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本文对四角蛤蜊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和高温极限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与亲贝生境水温有密切关系。它是随着亲贝生境水温的高低而相应的升降。 相似文献
4.
四角蛤蜊稚贝的温度试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角蛤蜊稚贝存活的各项温度指标进行了室内研究,结果表明,四角蛤蜊稚贝起始致死温度是随着驯化的变化而改变,最高起始致死温度为35.1℃,生长的周平均最高温度为27.7℃ 相似文献
5.
四角蛤蜊人工剌激催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了四角蛤蜊人工剌激催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用阴干剌激、流水冲击和0.15~0.25%氢海水浸泡三结合的方法,可获得良好的催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四角蛤蜊人工刺激催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四角蛤蜊人工刺激催产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用阴干刺激、流水冲击和 0 1 5~ 0 2 5%氨海水浸泡三结合的方法 ,可获得良好的催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红岛蛤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2和0.4mg/L)的4-壬基酚(NP)对暴露7天后蛤蜊鳃组织和消化腺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壬基酚(0.2和0.4mg/L)能够引起红岛蛤蜊鳃和消化腺内SOD和CAT活性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底栖动物及其在水质评价和监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括了底栖动物的概念,列举了淡水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利用底栖动物评价和监测水质的主要工作,为底栖动物的研究,以及环保工作者在此方面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样地调查法于2012年7月对马銮湾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分析,根据游憩资源开发的程度及游憩人数,将研究区域分为重度游憩利用区与轻度游憩利用区。结果表明:马銮湾重度游憩利用区与轻度游憩利用区采样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都为4种,其中环节动物1种(长吻吻沙蚕(Glycera chirori))、节肢动物1种(弯螯活额寄居蟹(Diogenes deflectomanus))、软体动物2种(斧蛤(Donax variabilis)、鲳螺(Umbonium vestiarium))。受游憩活动的影响,游憩强度越大,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就越小;轻度游憩利用区中低潮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重度游憩利用区;从垂直分布看,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及生物量从中潮区至低潮区呈下降趋势;两个区域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游憩干扰是造成沙滩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四角仙人掌图的优美性,给出了几类四角仙人掌图是优美的一些结果,从而部分回答了A.Rosa在「1」中提出的猜想。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了剑尾鱼(Xiphophrus helleri)在体型和性行为方面,雌鱼生殖后在不同温度下转变为雄性的现象。雌剑尾鱼在能生存的温度范围内,都有性逆转现象,但在生存温度的上限和下限内性逆转率较高,其余温度内性逆转率较低,甚至为零。 相似文献
13.
14.
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催化剂以及温度对封闭体系BZ振荡反应的影响,振荡反应的最佳初始条件为:[H2SO4]=0.8 mol/L,[CH2(COOH)2]=0.175 mol/L,[KBrO3]=0.06 mol/L,0.004 mol/LCe(SO4)2,温度为303 K.振荡周期与主要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动力学方程:Tp=kC-0.635KBrO3×C-0.478CH2(COOH)2×C-0.505H2SO4@一般说来,主要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参数影响不大,但催化剂铈的浓度变化对振荡反应参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剂量的麻醉剂戊巴比妥钠和氨基甲酸乙酯给鸡胸肌注射,结果表明,鸡麻醉后体温普遍下降,24小时内体温变化曲线是马鞍型,鸡有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中枢。 相似文献
16.
孙东旭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19(6):79-82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和温度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缺硼处理B0.4的株高和干物重低于正常供硼处理B10但差异不显著,在正常供硼条件下,随温度降低,小麦结实率有所下降,缺硼导致小麦不结实、正常供硼条件下,对照处理单株粒重和植株硼含量最高,低温处理次之,高温处理最低,正常供硼处理B10硼含量普遍高于缺硼处理B0.4,二者差异前期较小,抽穗、开花以后差异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