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33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内镜进行诊断,患者肿瘤直径0.8cm~5.5cm.患者中直接套切11例,采用黏膜切除15例,针状刀玻璃切除患者4例,3例患者进行热活检.患者切除标本均行常规的病理检查与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次33例患者中经过内镜治疗后30例患者成功切除.术后有2例患者创面发生出血,经过钛夹止血,有5例换成出现轻微胸骨后疼痛,经治疗后消失,无其他症状发生.患者手术后4周进行胃镜复查,并进行1~18个月随访,无并发症状复发.结论:应用内镜微创手术切除直径2cm的上消化道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对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征及病理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消化不良等,少数以其他症状就诊或合并其他疾病。行胃、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毕Ⅱ式胃空肠吻合术4例,胃壁部分切除7例,小肠部分切除2例,4例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超声内镜(EUS)上消化道异位胰腺声像学主要特征为:病变多起自粘膜下层,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的中等回声,边界清楚无包膜。高频电凝切除术后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目前对异位胰腺治疗一般为手术治疗,EUS对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内镜下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在治疗下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94例患者共175个病灶,以注射法行黏膜切除治疗,记录操作方法并按照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并发症、切除标本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94例患者中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所占比例分别为1.06%,4.26%,19.15%,40.43%,22.34%,10.64%,2.12%.175个病灶均完整切除,治愈率100%.并发症:术中渗血5例(5.32%),以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成功止血.无一例发生延迟出血、穿孔、狭窄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炎性息肉3个,增生性息肉67个,腺瘤性息肉104个,类癌1个.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下消化道肿瘤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治疗价值。对25例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在确定病变范围及浸润深度后行黏膜下剥离术。先超声内镜判断浸润深度及利用Lugol液染色确定病灶范围,后采用术中标记、粘膜下注射、边缘粘膜切开、剥离及创面处理等方法。结果显示,病灶完整切除,术中无穿孔、出血;术后3、6、12月常规随访,均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出现食管狭窄,给予扩张后狭窄缓解。结果表明,对早期食管癌及食管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的内镜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主要分析内镜超声检查 (EU S)结果及介绍检查体会。方法 :对 70例已行常规胃镜、B超、CT等检查后有EUS检查适应症的患者行 EU S检查。结果 :2 9例食管胃粘膜及粘膜下隆起病中检查出粘膜增厚 3例 ,囊肿 2例 ,平滑肌瘤 9例 ,胸主动脉 2例 ,脾 7例 ;胆胰疾病 2 9例中检查出胰腺癌 5例 ,胰腺囊肿 4例 ,胰腺炎 4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胆总管外肿瘤和肝门处肿瘤各 1例 ,另外还有胸腺瘤放疗后效果及其顽固性呃 口逆原因 ,食管胃癌的侵袭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EU S所检查的以上疾病是其他检查所不能替代的 ,并且通过 70例的检查得到了掌握适应症、操作技巧及检查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多种体会  相似文献   

6.
<正> 超声内镜(Eus)是近十余年开发的新技术.它始于1980年汉堡欧洲第四次消化内镜学会,会上西德的Strohm和美国的Dimagno等首次公布了将超声内镜应用于诊断消化管疾病的报道.十余年来Eus的器械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其临床应用范围也日渐扩大,被称为胃肠道内镜学最精确的影像技术,解决了消化管管壁异常及其周围脏器病变的诊断问题,尤其在消化道癌肿的分期、粘膜下病变、巨大目皱襞,胰腺小肿瘤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探讨护理配合在内镜下消化道粘膜剥离术(ESD)中的重要作用。回顾性分析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413例内镜下胃肠黏膜剥离术(ESD)的护理配合体会。  相似文献   

8.
自1976年Neuwirth和Amin首次报道宫腔镜电切子宫粘膜下肌瘤,开始了妇科内镜于术新纪元,目前已进入临床应用成熟阶段。宫腔镜电切除子宫内膜或粘膜下肌瘤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影响卵巢功能等优点。合并症少,主要为出血、子宫穿孔、低钠综合症等。我们在1996年元月参与一例因行宫腔镜取节育环而发生死亡的尸体解剖鉴定过程,国内尚未见这一类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DC-CIK过继转移联合微创技术治疗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免疫效应细胞联合微创技术回输治疗消化道肿瘤技术平台.新入组病人首先制定综合治疗方案,预先进行免疫效应细胞的制备并在术中、术后早期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回输.经肝动脉输注+TACE2例;腹腔镜+射频消融+局部注射治疗5例;腹腔镜手术+局部注射治疗3例;达芬奇机器人+局部注射2例;超声引导下腹腔内注射120例.免疫效应细胞联合微创技术回输治疗消化道肿瘤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初步分析表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超声内镜(EUS)检查的258例上消化道胃黏膜下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上述患者行手术或微创手术(ESD等)切除,均有术后病理资料,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通过计算并比较EUS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变起源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对EUS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EUS对不同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脂肪瘤平滑肌瘤异位胰腺间质瘤,平均灵敏度为90.9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脂肪瘤异位胰腺间质瘤平滑肌瘤,平均特异度96.1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对不同起源层次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灵敏度以固有肌层最高(91.18%),与固有肌层比较,黏膜下层特异度最低(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灵敏度为85.55%,平均特异度为93.27%,各组间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1.
探究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疗效与安全性。选取国营长风机器厂职工医院收治的112例胆囊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82.1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17.86%(P0.05)。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粘膜下肿瘤的诊断。方法 :对常规内镜诊断为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 2 6例病人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结果 :经超声内镜诊断 2 6例病人中、平滑肌病 9例、平滑肌肉瘤 1例、癌肿 3例、异位胰腺 1例、胃息肉 2例、囊肿 1例、腔外压迫者 9例。结论 :超声内镜诊断粘膜下肿瘤诊断率几近 10 0 %。如配合使用细针穿刺 ,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超声内镜( EUS)已成为目前国内胃、胰、胆疾病的可靠的微创性诊断手段 ,为了保证顺利进行 EUS检查 ,减轻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 ,为检查提供最佳条件 ,正确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出现的护理问题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有助于提高检查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 :我科从 1 999年至今共行 2 0 8例EUS检查 ,EUS作为一种微创性的诊断方法 ,不仅需要高超技术 ,而且细致、富有同情心的解释 ,友好与信任的氛围同样是成功的关键 [1]。术前患者缺乏有关知识 ,担心成功…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6种血清肿瘤标志物人工神经网络(ANN)诊断模型,以验证其在鉴别胰腺疾病的应用价值.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42例胰腺癌患者、50例胰腺炎患者及50例消化道良性疾病对照组血清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199(CA199)、癌抗原50(CA50)、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242(CA242)共6种肿瘤相关标志物指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结合6种肿瘤标志物构建胰腺癌诊断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该模型可以同时判别消化道良性疾病、胰腺炎与胰腺癌.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胰腺癌诊断模型,可为临床胰腺癌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道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在早期难诊断易转移,发展迅速;胰腺癌转移率高,且转移后难以治愈进而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相比胰腺癌未转移来说,研究确定预测胰腺癌转移、转移后的新治疗方法及治疗的潜在靶标尤为迫切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近两年兴起的基于基因之间相关关系的共表达网络分析法,为多种复杂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我们应用TCGA数据库中的大量胰腺癌转录组数据,筛选胰腺癌转移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共表达网络分析法(WGCNA)筛选胰腺癌转移后,基因间出现一个52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的新共表达网络模块,且挖掘到其中ASIC4,GLDC,MMD2,CTNNA2,FOXC4-AS1,SNHG19和BCAN等11个枢纽基因。我们推测认为它们为胰腺癌转移提供了新的潜在诊断、治疗靶标。同时KEGG富集分析发现,该新基因网络模块内基因富集于炎症介质对色氨酸通道的调节,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乙醛酸和二元羧酸盐代谢和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等4条代谢通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内镜下局部化疗加电凝切的方法治疗食管贲门癌。方法是应用NM-K内镜注射针,5-Fu注射液500mg,内镜到达肿瘤部位后插入注射针,在瘤体中心基底部及边缘分多点注射。每点注入药液0.5~1.0ml,4-6次为一疗程,每周一次。电凝切除瘤体用Olympusps D-10高频电配套器械,凝切方法和电流指数与息肉切除相同。根据病变的具体形态分别使用圈套器,热活检钳或高频电刀进行电凝切除。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起到协同作用,见效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进行额窦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根据CT扫描,结合术中鼻内镜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理阻塞窦口引流的病变组织,扩大额窦开口,以建立良好的符合生理性的额窦通气引流通道。术后定期冲洗,清理鼻腔及鼻窦。结果术后随访4-24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复发情况,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额窦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准确寻找并开放额窦开口且保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彻底清理额隐窝并尽可能保留窦口周围粘膜,正确开放后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微创、彻底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手术路径。方法:对90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治疗。结果:90例手术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该手术路径对于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治疗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术后无复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进行额窦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 根据CT扫描,结合术中鼻内镜准确定位额窦开口,清理阻塞窦口引流的病变组织,扩大额窦开口,以建立良好的符合生理性的额窦通气引流通道.术后定期冲洗,清理鼻腔及鼻窦.结果 术后随访4~24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无复发情况,无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额窦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准确寻找并开放额窦开口且保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应彻底清理额隐窝并尽可能保留窦口周围粘膜,正确开放后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腔外科专家,在心脏内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科室的配合下,采用超高温多电极“集束巨能刀”技术治疗肺癌获得国内首次成功,从而为这类患者提供了优良的科学治疗途径,标志我国治疗肺癌技术研究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随着肺癌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它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采用传统手术切除治疗肺癌危险性高,并发症多,创伤大,对病人康复影响较大。自80年代以来,各国科学家纷纷探索采用射频介入微创技术治疗肿瘤,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在心脏、前列腺、大脑等疾病方面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