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双酚A是近年来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种重要内分泌干扰物,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2-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聚三甲基丙烯酸丙三醇酯为交联剂,通过微球法合成了对双酚A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纳米级印迹聚合物微球.平衡吸附实验表明:与空白聚合物相比,双酚A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分析,该聚合物对双酚A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其中特异性结合的平衡结合常数达1.78×10s M-1,表观最大吸附量为7.23 μmol/g.同时比较了该聚合物对双酚A结构相似物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MIPs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特异选择性和识别能力,为复杂介质中双酚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本晓  唐瑾  鲜啟鸣  于红霞 《河南科学》2007,25(6):1047-105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2-乙烯吡啶为功能单体,通过微球法合成了对双酚A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以此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填料,试验了聚合物在结构相似底物竞争环境下对双酚A的特异选择性能.通过Scatchard分析,该聚合物对双酚A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其中特异性结合的平衡常数达1.78×105 L/mol,表观最大吸附量为7.23μmol/g.固相萃取结果表明:合成的MIPs对双酚A具有高度的特异选择性,为从复杂环境介质中分离富集双酚A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不同种类金离子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以及应用范围,特别是新近出现的含有大量胺基和亚胺基的芳香聚合物的优良吸附能力.作为芳香胺聚合物吸附剂的杰出代表,聚1,8-萘二胺对于金离子的吸附容量高达2 874mg·g-1,远高于性能较好的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容量,而且可以直接将金离子还原为单质金,有可能成为新型的金溶液电解后处理工序.  相似文献   

4.
糊精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在碱性介质中合成不溶于水的糊精交联聚合物。同时考察了糊精交联聚合物对模拟水样和实际废水中微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糊精交联聚合物对模拟水样和实际废水中微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天然膨润土,得到有机改性的膨润土.有机改性膨润土是一种粒径很细的粉末,由于产生难于分离的活性淤泥,很难应用于含酚废水的工业化处理.为了获得能够应用于固定床吸附的膨润土吸附剂,将粉末状有机改性膨润土加入渗透膜聚合物溶液中,渗透膜聚合物在有机改性膨润土表面形成一种能够让苯酚分子通过的渗透膜,得到新型球状膨润土颗粒吸附剂.研究了新型吸附剂吸附苯酚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其吸附动力学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速率方程.采用间歇吸附实验获得了新型吸附剂吸附苯酚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很好的符合兰缪尔模型和佛兰德利希模型.这种新型吸附剂对于苯酚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其最大吸附容量为32 mg g-1,与天然膨润土相比,这种球状膨润土吸附剂对苯酚的吸附非常好.结果表明这种球状膨润土吸附对于含酚工业废水来说是一种优良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废物粉煤灰(fly ash,FA)为原料,通过负载壳聚糖和钙离子制得一种新型吸附剂(Ca/CTS/FA),将其用于模拟染料废水中直接桃红12B(direct pink 12B,DP 12B)和直接蓝2B(direct blue 2B,DB 2B)的吸附,对吸附剂进行了EDS表征,并详细探讨了吸附条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染料溶液pH、吸附时间和温度均对吸附有影响.不同温度下,Ca/CTS/FA对DP 12B和DB 2B的吸附过程完全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61.85kJ·mol-1和46.83kJ·mol-1.Ca/CTS/FA对DP 12B和DB 2B的等温吸附数据分别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热力学参数吸附自由能变、焓变和熵变的结果表明,吸附剂对DP 12B为自发的放热吸附,而对DB 2B则为自发的吸热吸附.EDS分析表明CTS和Ca2+成功负载到FA上,且所得Ca/CTS/FA对DP12B和DB 2B的去除率分别比FA增大了1.4倍和85倍.Ca/CTS/FA能用蒸馏水再生,可循环使用1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对双酚A的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酚A是废水处理中一种典型的有害物,需要在废水处理中去除.该文研究了不主动排泥的运行模式下膜-生物反应器对双酚A的去除效果.考察了不同双酚A污泥负荷对双酚A去除的影响,以及污泥吸附和生物降解对去除的贡献.在双酚A污泥负荷为0.058~10.2 g·kg -1·d -1的条件下,膜-生物反应器对双酚A的去除率在93%以上.污泥对双酚A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但污泥吸附只占去除量的 0.2%以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培养,反应器污泥可以降解双酚A.双酚A的加入没有对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常规污染物的能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双酚A在土壤表面的吸附行为,探讨pH值、土壤用量、双酚A的起始浓度、腐殖酸、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在土壤表面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2h,双酚A在土壤表面的吸附行为可以较好地用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来描述,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土壤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力学计算表明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  相似文献   

9.
实验测定了自制DP8-12 糊精粉剂的吸湿性和溶解度 ,结果显示 ,该产品吸湿性不大而有较好的溶解度 .用 3种糊精作为壁材对维生素C、茶多酚和酒进行包埋试验 ,结果表明 ,DP8-12 糊精具有比普通糊精和麦芽糊精更好的包埋性能 .  相似文献   

10.
聚对/间-苯二甲酸双酚A酯(1:1)是七十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本文研究了对/间-苯二甲酰氯和双酚A的界面缩聚反应,考察了碱用量、乳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产率可达95%以上,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本文还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密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研究表明,聚对/间-苯二甲酸双酚A酯(1:1)是非晶态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以11B NMR法研究了溶液中硼酸与没食子酸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硼酸可与没食子酸反应生成1∶1和1∶2化学计量比的配合物,1∶2配合物主要形成于中性溶液,而碱性环境更利于1∶1配合物的生成.两种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分别为logβ1=3.79,logβ2=4.10.利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没食子酸接枝硼离子选择性吸附剂,并以bath法研究了没食子酸接枝吸附剂对水中硼的去除作用,考察了溶液pH值、硼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硼去除率的影响.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硼酸在没食子酸接枝吸附剂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准二级速率方程,属自发的单分子层化学吸附过程.没食子酸接枝吸附剂对硼的饱和吸附量为0.39mmol/g.  相似文献   

12.
以研制粒状钙离子吸附剂为目的,采用吸附材料与粘结剂、增孔剂、水等辅助物料混合的方法,进行了粘结剂筛选和粒状吸附剂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以13X沸石为吸附材料,凹凸棒土为粘结剂;按照沸石、凹凸棒土、精煤粉15∶4∶1的配比,煅烧温度为650℃制得的粒状吸附剂性能最优;钙离子吸附量达到30.81 mg/g,损失率为1.76%;缩小吸附剂粒径、吸附速率增大;延长吸附时间,吸附量增加,120 m in时基本达到饱和。  相似文献   

13.
以琼脂糖凝胶为载体,重组蛋白A为配基制备免疫吸附剂。过血浆动态吸附之后洗脱得到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洗脱液;通过分析洗脱液中免疫球蛋白的纯度可以考察吸附剂对免疫球蛋白的吸附选择性;最后利用等温静态吸附检测了吸附剂对人免疫球蛋白(hIgG)溶液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洗脱液中免疫球蛋白的纯度大于92%,重组蛋白A吸附剂对免疫球蛋白吸附选择性较好;等温静态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一步分析Langmuir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剂在临床治疗中有吸附量大的明显优势,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粒状活性炭对水中双酚A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粒状活性炭(GAC)对水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分别讨论了温度、溶液pH以及背景离子的存在等因素对整个吸附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吸附开始阶段,不同质量的活性炭吸附速率均较大,约3 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pH≥10时,吸附量随着双酚A的电离而减小;背景离子的存在使得吸附量下降。活性炭对双酚A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用Langmuir方程可以比较好的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对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ΔH0,说明吸附为放热过程;ΔG0,说明双酚A倾向于从溶液中吸附到活性炭表面,反应过程是自发进行的;ΔS0,说明吸附过程对溶液体系属于熵减小的过程,活性炭对双酚A的吸附比解吸强烈。  相似文献   

15.
研制在高酸度下能有效分离富集铀的吸附介质对我国核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乙烯基膦酸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经溶剂热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孔含磷氧基聚合物吸附剂,采用多种表征技术对聚合物吸附剂结构及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溶液酸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对其吸附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在高酸度下对铀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4 mol/L硝酸介质中,吸附剂对铀的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容量为255.8 mg/g。聚合物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循环使用5次后,吸附剂对铀的吸附容量未见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三氯氧磷、双酚A、苯酚与甲酚反应制得化合物双酚A双(二甲苯基磷酸酯).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物料比、反应温度、催化剂进行讨论,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n(三氯氧磷)∶n(双酚A)∶n(苯酚)∶n(甲酚)=3∶1∶2∶4.05;第1步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8 h;第2步反应温度为140 ℃,反应时间为5 h;以AlCl3为催化剂,用量为双酚A总质量的1.5%,产品收率达到87.4%.通过FT-I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在塑料中添加该化合物,对其阻燃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是一种较好的阻燃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麦芽糊精和联苯四甲酸二酐交联制备了麦芽糊精聚合物(MDP),并利用MDP吸附去除水中的次甲基绿。通过实验可以看出,MDP对次甲基绿具有较好的吸附去除能力,吸附能力在pH=3.0~9.0范围内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同时,在重复再利用的实验中,经过4次吸附与解吸附后,MDP的吸附能力并未减弱。  相似文献   

18.
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对Pb2+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及工业废水处理问题,利用一种由1,12-十二烷-O,O’-二苯基磷酸(DDDPA)和4-乙烯基吡啶作为双功能单体得到新型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其吸附及识别性能展开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水中Pb2+有着良好的吸附性能,当溶液pH> 5时,就能保持很高的吸附效率。选择性吸附试验研究发现,当共存金属阳离子为Zn2+,Co2+,Ni2+时,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目标Pb2+的选择性较好,试验条件下的选择吸附系数分别为86.6,53.0和46.5。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r3+和Cu2+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试验条件下的选择吸附系数分别为20.8和9.5。对铅离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洗脱试验结果表明,洗脱含微量Pb2+的吸附剂时使用低浓度的HNO3就能达到100%脱附。经HNO3脱附后的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单位饱和吸附量仍然可达90.9 mgg1,为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铜离子为模板,制备了聚乙烯醇凝胶,通过吸附实验试验了该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铜离子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吸附率可达95.3%,显著优于一些化学合成铜模板聚合物及非铜模板聚乙烯醇凝胶.  相似文献   

20.
吸附法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抗生素的技术.但是,传统的吸附材料存在吸附容量低、回收困难等问题.选择MOF-808材料作为吸附主体,聚丙烯腈(PAN)作为载体,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MOF-808@PAN吸附剂.四环素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当MOF-808和PAN质量比优化为2.5∶1时,吸附剂对四环素的吸附效率超过90%,并具有112.2 mg/g的最大吸附容量.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颗粒内扩散模型.此外,该吸附剂在宽泛的pH范围以及高浓度的四环素溶液中均表现良好.首次将MOF-808材料用于水中抗生素的吸附去除,可为其他粉末吸附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