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境多变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对黄河三角洲植物群落进行野外调查,探究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植物物种丰富度、植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植物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变化的解释量最大,表明生态系统同时维持和提供多种服务功能需要更多的植物物种数量来支撑。土壤盐分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主要环境因素,土壤盐分的升高直接引起植物多样性的降低,从而间接导致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寒植物功能性状对种子萌发率与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寒植物功能性状对种子萌发率与出苗率的影响,对30种高寒植物进行萌发试验、盆栽试验以及测定包括百粒重、种子数、繁殖分配、比叶面积、生物量、高度在内的功能性状,并对萌发率、出苗率与功能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萌发率与种子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1),与其余功能性状无显著相关性;出苗率与萌发率、生物量及高度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 0. 01)。萌发率与种子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P 0. 01);出苗率与种子数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P 0. 05),出苗率与生物量、高度和萌发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P 0. 01)。因此,用植物功能性状预测其种子的萌发率与出苗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漓江河岸植物的功能性状(生活型、生态类群、叶片质地、花序类型、果实类型、种子传播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漓江河岸共有乔木37种,灌木63种,亚灌木6种,藤本15种,草本182种;中生植物201种,湿生植物55种,半湿生植物38种,两栖植物9种;草质叶122种,纸质叶121种,革质叶片53种,肉质叶4种,膜质叶3种;总状花序62种,圆锥花序56种,聚伞花序54种,头状花序37种,伞房花序、轮伞花序和肉穗花序均仅6种,团伞花序、复伞房花序及复二岐聚伞花序均仅1种;蒴果66种,瘦果53种,核果41种,颖果28种,胞果、角果、翅果、分果、柑果和梨果分别仅为8种、7种、5种、3种、2种和1种;动物传播有111种,风媒传播83种,水媒传播58种,自体传播51种。  相似文献   

4.
魏俊杰 《科技信息》2012,(7):338-338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其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植物对土壤中动物、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且对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转基因植物对土壤环境的生态风险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内蒙古草地植物的6个功能性状在种间、种内不同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间的变异.结果表明,除株高外其余5个功能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种间,但种内变异占总体变异的比例不能被忽视.不同功能性状的种内和种间变异的程度和来源不同,说明不同物种、不同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不同.因此利用功能性状进行各种研究时,应该充分考虑种内变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区为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指导理念下正进行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活动以带动经济发展.因此,针对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引入绿色发展和数字技术发展理念是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的.本文以创业生态系统已有成熟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学中对生态系统功能性状的研究方法,聚焦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安新区,充分结合绿色、数字资源导向,从主体和环境两个层面,研究贵州省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拓宽了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的深度和宽度.  相似文献   

7.
环境氮沉降的增加影响植物功能性状,进而改变植物群落的构成.本研究分析了中国内蒙古多伦县境内连续6年施氮肥的克氏针茅群落中5种主要植物的功能性状的变化,以探究草地植物对氮素添加的响应策略.研究发现,随着施肥量增加,草地主要植物通过增加植株高度、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叶片氮、磷含量,减小叶片干物质含量,提高自身对光资源的竞争能力.该结果说明,随着环境氮输入的增加,植物的响应策略是向着叶片经济谱中低投入快回报的方向移动变化.草地群落总生物量及克氏针茅、黄囊苔草、冰草地上生物量与氮肥添加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冷蒿和星毛萎陵菜地上生物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该结果暗示着氮沉降的增加通过影响植物功能性状,进而改变植物群落的构成.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氮沉降增加条件下植物响应策略及群落演替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柳静  阮鹏飞 《科技资讯》2011,(11):139-139
本文介绍了陆地生态系统植物功能群研究进展,综述了植物功能群概念的由来、划分标准及其生态学意义,详细介绍了植物功能群在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稳定性、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植物功能群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不仅有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同时还服务于城市居民的人文、审美需求等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然而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外来植物入侵对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已构成不可避免的威胁。城市湿地入侵植物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本地植物个体适合度、生理特性、种群遗传结构、种群数量、群落种间关系、本地植物多样性以及本地植物所处的生境等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根据城市湿地本地植物遭受的影响,加强对城市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管理及对退化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视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产出为其重要的功能,应用系统组分—功能分析法,建立了生态系统生物量产出功能的基本估算模型;用此模型对陕北黄土高原以植被群丛组为主体划分的22个基本生态单元的生物量产出进行了估算;在少匕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分为3个生态区,13个生态亚区;依照生态系统的组分与功能特点,提出了各区生态系统向良性转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桂林岩溶石山232种主要木本植物的生长型、生活型、物候型、光习性、叶性质和果实类型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揭示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为今后桂林岩溶石山植被生态恢复、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以及保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灌木有115种,乔木有89种,木质藤本有28种;大高位芽植物有3种,中高位芽植物有78种,小高位芽植物有98种,矮高位芽植物有53种;落叶植物有130种,常绿植物有102种;阳生植物有121种,阴生植物有111种;中型叶有126种,小型叶有105种,微型叶仅有1种;单叶有177种,复叶有55种;非全缘叶有127种,全缘叶有105种;革质叶有108种,纸质叶有98种,草质叶有25种,肉质叶仅有1种;单果有213种,聚花果有12种,聚合果有7种;单果中核果有63种,蒴果有47种,浆果有44种,荚果有17种,瘦果有13种,坚果有10种,翅果有8种,蓇葖果有8种,梨果有3种。表明桂林岩溶石山主要木本植物的功能性状是其生境条件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植物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的热带云雾林为研究对象,在2011年及2021年对21个20 m×20 m固定样地内DBH≥5 cm木本植物进行群落学调查,测定个体、物种和群落水平的植物功能性状及环境因子,分析植物功能性状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探讨环境因子对功能性状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与2011年相比,2021年热带云雾林土壤全氮(TN)、有效氮(AN)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SOM)、全磷(TP)、有效磷(AP)含量显著减少.空气最高温呈上升趋势,平均空气相对湿度、最低空气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对环境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2011年负荷值较大的环境因子分别为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有效氮及最低空气相对湿度,2021年负荷值较大的环境因子为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最高空气温度及最低空气相对湿度;(2)与2011年相比,2021年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厚度在个体水平显著增大,比叶面积显著减少;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茎全氮含量、叶片全氮含量在物种水平显著增大,茎可溶性糖含量、叶全磷含量显著减少;叶绿素含量、叶片厚度、茎全氮含量、茎全磷含量、叶全氮含量在群落水平显著增大,茎密度、茎可溶性糖含量、叶全磷含量显著减小;(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土壤养分含量(如土壤有机质、全磷含量、有效氮含量等)和气候因子(如最高空气温度、最低空气相对湿度等)共同影响植物个体、物种及群落水平功能性状变化,土壤养分因子作用较大,土壤磷胁迫的加剧是影响各个群落组织水平功能性状变化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东平湖是国务院确定的黄河下游重要的防洪工程,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重要的调蓄水库,因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通过分析水文特征、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空间物理结构和湖滨景观五个因子对东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总结得出了其变化趋势,并根据东平湖生态系统目前的现状,提出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功能性状是连接植物与环境的桥梁,能够客观表达植物对不同生长环境的响应,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桂林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乔、灌木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坡向灌丛植物功能性状在营养性状(生长型、生活习性、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和生理性状(叶绿素含量)上的差异,探究喀斯特石山植被对不同坡向微气候生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阴坡的灌木和耐阴物种数多于阳坡,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为阴坡大于阳坡;阳坡的乔木物种数多于阴坡,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的群落加权平均值也均为阳坡大于阴坡。植物营养性状(叶片厚度和叶组织密度)为喀斯特石山不同坡向植物群落差异显著的主要功能性状。植物功能性状随坡向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喀斯特石山灌丛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对植被的筛选效应。  相似文献   

15.
物种多样性在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植物群落生产力等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小浪底库区的消落带为研究区域,对消落带内的植被群落展开野外调查,并对土壤的环境、化学成分等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Patrick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s指数都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物种的...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其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30多年来,福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地获得了更科学、更合理、更优化的利用,但由于福建较优越的生态环境中隐藏着特殊的生态脆弱性,土地利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最后从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提出若干协调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生态保障之间的对策:应突出森林生态系统保育、近岸海域生态管护和经济走廊带生态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和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条件成熟时可建立自然保护群网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而植物的性状特征又决定其对不同生境的适应能力。为探究不同的生境条件下功能性状的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桂林市蒋家坝丘陵不同坡位灌丛5 368株植物的生长型、物候型、光习性、基径、树高、叶质、果实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型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物候型、光习性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基径、树高平均值呈坡底坡顶坡中;叶质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果实类型种数呈坡底坡中坡顶。本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局域生态学过程及桂林丘陵地区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回顾和介绍了当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着重对其指标评价体系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研究的一个热点.文中回顾和介绍了当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指标,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着重对其指标评价体系和经济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以2000-2019年生长季5-9月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Ts)数据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