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明 《甘肃科技》2014,(9):117-118
观察小剂量布比卡因脊麻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下肢择期手术老年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小剂量(A组30例)与对照组(B组30例)。两组患者均择期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骨科手术治疗,小剂量组在脊麻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0~1.2mL(7.5~10mg),对照组在脊麻穿刺成功后在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1.8~2.0mL(13.5~15mg),完成硬膜外置管等操作后患者平卧位;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基础值,麻醉后5min、10min、30min心率及血压,麻醉平面超过胸10的例数,术中麻黄碱的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腰硬联合并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小剂量组心率及血压变化小(P0.05);术中麻醉平面更稳定,术中麻黄碱用量及恶性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布比卡因脊麻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效果确切,生命体征平稳,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致脑血管痉挛兔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注血组(15只)和假手术组(15只),通过切开暴露寰枕关节间硬脊膜,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注血组穿刺枕大池注自体动脉血2 mL,假手术组则注等量生理盐水。术后5 d取基底动脉标本形态学观察(常规HE染色,透视电镜观察)。结果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穿刺成功率高,不易损伤脑干,动物术中存活率高,且典型脑血管痉挛模型成功建立。结论应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可成功建立稳定、可靠的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致脑血管痉挛动物模型,且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失血性贫血对老年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只老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失血组(A组,n=11只)和失血40%组(B组,n=11只).B组大鼠放全身血容量的40%的血并给予三倍的晶体液输注.两组大鼠术前和术后2 d后进行水迷宫实验,记录两组参考记忆和工作记忆数据.结果:A组和B组的参考记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大鼠与A组大鼠比较,工作记忆的四次潜伏期均有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次的潜伏期两组差异尤为显著(P0.01).结论:急性失血,失血达40%时对老年大鼠的学习认知功能及回忆探究能力是有抑制的.  相似文献   

4.
张凌志 《甘肃科技》2016,(17):121-123
观察高渗氯化钠预扩容对剖宫产手术孕妇血流动力学、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的影响。9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预先输入7.5%氯化钠4ml/kg;B组预先输入6%羟乙基淀粉10ml/kg;C组预先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10m L/kg,控制三组液体均在麻醉给药前30min内输入。麻醉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术中输液使用复方氯化钠液体维持,直到术毕。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预扩容前(T0)、预扩容后(T1)、麻醉给药后5min(T2)、10min(T3)、30min(T4)及术毕(T5)母体MAP、HR。于T0、T1、T2、T3、T4、T5时间点采集静脉血测HCT、凝血功能(PT、APTT、Fib)和电解质(Na+、Cl-、K+),术毕记录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1)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在T2、T3、T4、T5时间点,C组较A、B两组降低(P0.05)。HR的变化在A、B组较C组稳定(P0.05);C组在T3、T4、T5时间点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HR明显增快(P0.05)。HCT的变化预扩容后A、B组降低(P0.05)。2)凝血功能的变化预扩容后B组与A、C组比较PT、APTT延长,Fib降低(P0.05)。3)电解质的变化预扩容后A组Na+升高(P0.05)。4)Apgar评分情况三组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预扩容后各组的min和5min 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高渗盐于剖宫产前预扩容能增加母体有效循环血容量,维持母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预防手术时发生的低血压,有利于增加胎盘血流,改善胎儿氧供,提高围术期母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全麻两种麻醉时血流动力学、血糖、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的变化。方法 :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A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B组单纯全麻 ,分别于麻醉开始前、气管插管 5min后、手术开始 1h后、术后 2 4h抽取中心静脉血 ,用酶法测定血糖 ,用放免法测定皮质醇、胰高血糖素。结果 :术中B组血压、心率均高于A组 (P <0 .0 5 ) ,术中A组血糖、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均降低 (P <0 .0 5 ) ,而B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且B组血糖、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均明显高于A组(P <0 .0 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应激反应较轻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将自然挂膜好后的藤壶壳分装为4组放置于水处理系统上部滤料桶中,生物滤料与模拟对虾养殖尾水体积之比例分别为1:10(A组),2:10(B组),4:10(C组)和9:10(D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水处理效果试验为藤壶壳在生物滤料中的应用以及生物过滤池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显示,A、B、C、D 4组的氨氮最高去除率均能达到99%以上,以达到氨氮去除率90%为基准,D组优先B、C组2 h,优先A组6 h;B、C、D组去除亚硝酸盐(NO2--N)的能力优于A组,以达到亚硝酸盐氮去除率95%为基准,D组优先C组2 h,C组优先B组8 h,B组优先于A组12 h;各组的磷酸盐去除速率为:D组C组B组A组,在10 h时A、B、C、D组磷酸盐(PO43--P)的去除率皆可达99.50%以上;48 h时,各组的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为:D组C组B组A组。各组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磷酸盐和TOC的去除率随着填充率的增加而增加,而综合考虑水处理效果和成本,推荐填充率B组(2:10)应用于今后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选择 6 0例硬膜外麻下行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A、B 2组 ,A组为对照组 ,B组在A组镇痛液的基础上加入力邦欣定 ,观察患者术后镇痛VAS评分、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结果表明 :VAS评分 2组在各阶段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恶心、呕吐 :B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力邦欣定能有效地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治疗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6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n=32)、对照A组(n=32)、对照B组(n=32).3组均采取静吸复合全麻,对照A组术中持续泵注依托咪酯0.2 mg/(kg·h),对照B组术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h),研究组术中持续泵注依托咪酯0.2 mg/(kg·h)和右美托咪定0.3μg/(kg·h).对比3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时(T1)、切除标本时(T2)、术毕时(T3)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T0、T3、术后12 h(T4)、术后24 h(T5)应激反应(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细胞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统计3组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T1、T2、T3时SBP、DBP、HR水平波动小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 3组T3、T4、T5时Cor、NE、Glu水平较T0时增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研究组T3、T4、T5时血清CD4+/CD8+、CD4+、CD8+水平较T0时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P0.05); 3组气管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麻醉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能进一步减轻术中应激刺激,降低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体位选择对术后头痛的影响。方法将166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去枕平卧6h,一组垫枕平卧观察。结果166例患者均无发生头痛。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有无去枕平卧对预防头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体位选择对术后头痛的影响.方法 将166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去枕平卧6 h,一组垫枕平卧观察.结果 166例患者均无发生头痛.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术后有无去枕平卧对预防头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马建军  谢婷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90-190,30
目的:进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与以往常规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翼状胬肉54例60只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眼.A组采用传统胬肉切除及暴露角膜缘巩膜术;B组采用胬肉切除及结膜瓣移植术;C组采用新型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3组术后创面修复时间及2年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A组角巩膜创面修复时间平均8.0天,B组5.8天,C组4.6天;经2年以上随访,A组复发率20%,B组5%,C组无一例复发.结论:新型胬肉切除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硬膜外麻醉效果的方法。方法选择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采用3%氯普鲁卡因行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C组行复合腰麻硬膜外麻醉。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5),但麻醉效果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使用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能明显提高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拟探讨在肝癌肝部分切除术中应用低容量性自体储血对失血和输血的影响及其安全可靠性。选取择期行开腹肝癌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观察组(H组):H组在开腹后切除肝实质前缓慢采集占体重0.7%的全血,同时限制输液维持采血后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在目标范围内直至肝实质切除完毕,再回输自体血;C组未实行采血。记录术中手术和麻醉情况、术后重要脏器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显示,H组患者低容量性自体储血的采血量平均数是450 mL,低容量性自体储血后CVP平均降低2.27 cmH2O,H组的出血量比C组低(P<0.05)。两组术中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在院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肝癌肝脏部分切除术中实行低容量性自体储血能有效降低CVP,减少出血量和异体血的输注,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儿童单肺通气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40例择期单肺通气行胸外科手术的患儿,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组(A组,n=20)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B组,n=20),两组患儿分别通过Coopdeeh支气管封堵器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记录两组患儿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术侧肺萎陷优良率和术后喉痛声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单肺通气前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动脉氧分压(P_aO_2)和气道压(P_(AW))的变化。结果:A组插管时间明显长于B组[(224±72)比(165±46)s,P0.05],A组插管成功率(100%比85%,P0.05)、术侧肺萎陷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95%比75%,P0.05),A组术后喉痛声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10%比35%,P0.05);单肺通气30min后A组P_aO_2明显高于B组[(206±58)比(148±63)mmHg,1mmHg=0.133kPa,P0.05],P_aCO_2和P_(AW)明显低于B组[(36±4)比(45±7)mmHg;(21.6±3.2)比(29.3±5.5)cmH2O,P0.05]。结论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均可用于儿童单肺通气,但支气管封堵器具有咽喉损伤较小、插管成功率较高、术野暴露较满意、气道压力低、氧合较充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切开取胚J型缝合对输卵管再通率的近期影响。回顾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115例保留生育功能且具备随访条件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两组:A组57例,行患侧输卵管切开取胚J型缝合重建术;B组58例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术后不予缝合输卵管。二组患者妊娠时间、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术毕均予甲氨喋呤20mg注射于病变输卵管处系膜,并行通液了解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对侧输卵管均通畅)。3个月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比较两组患侧输卵管的再通情况,并随访其近期(12个月内)宫内妊娠率、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情况。术中通液检查示:A组通畅53例,B组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行HSG检查示:A组全程通畅49例,B组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A组52例(91.22%)宫内妊娠,显著高于B组的37例(63.79%),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A组3例(5.3%),B组是18例(31%),两组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切开取胚J型缝合重建术,可以减少对患侧输卵管损伤并恢复其正常的解剖结构,从而有效地保留患者生育功能。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不缝合者,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患儿接受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B组15例患儿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两组术中均使用1%~3%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惠儿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诱导时间、术毕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患儿血压、心率、诱导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7%七氟烷吸入复合氯胺酮诱导过程中患儿循环较稳定,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相比,术毕拔管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体温保护对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A组术中采用普通棉被覆盖保温,B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普通棉被覆盖保温,C组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充气式患者升温系统。比较3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围术期血液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组患者术中麻醉用药量明显降低;麻醉诱导开始后30 min至术毕期间,C组患者鼻咽累积下降温度明显低于A组及B组。3组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S100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手术结束后5 min(T1)明显升高,手术结束后3 h(T2)至术后72 h(T4)逐渐降低,B组波动明显小于A组,C组波动最小;与术前1 d相比,3组患者术后1 d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降低,A组降低最明显,C组波动最小。与A组比较,B组及C组术后3 d内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C组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伞麻与伞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包括术中及术后的平稳程度、全麻药用量.方法:40例胸、上腹部、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单纯全麻醉组(G组n=20)和伞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n=20).GE组先进行相应椎间隙穿刺向上置管3cm,硬膜外注射2%利多卡因注射液3~5ml,出现阻滞平面后,胸部和上腹部注射0.5%罗哌卡因注射液5~7ml;下腹部注射0.75%罗哌卡因注射液7~9ml;两组均用地西泮、丙泊酚、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胺诱导插管.全麻维持均用微量输注泵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据麻醉深浅调整麻药剂量.间断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GE组据手术时间的延长可追加罗哌卡因注射液.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电图、脉博氧饱和度.结果: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伞麻药用量显著少于单纯伞麻组P<0.01.且术后苏醒早,拔管时间缩短,拔管时其心血管的反应明显比单纯伞麻组平稳.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相互取长补短,麻醉过程平稳,全麻药用量显著减少.术后用于镇痛可减少许多胸腹部并发症,改善并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分析肝叶切除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作用。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8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组(n=42例)和B组(n=42例),分别采取胆管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B组总有效率92.86%较A组的76.19%高(P0.05),术后结石残留率4.76%较A组的19.05%低(P0.05),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较A组少(P0.05),并发症发生率7.14%与A组的11.9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远期结石复发率4.16%较A组的21.43%低(P0.05)。肝内胆管结石进行肝叶切除术治疗,其疗效与胆管切开取石术相比更为显著,可有效清除胆管结石,明显降低远期结石复发率,且手术用时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切割损伤模型,为临床脊髓不同平面损伤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不同平面双侧半横切组(A组,n=15)、脊髓全横切组(B组,n=15)和假手术组(C组,n=15)。术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活动、进食水、排尿排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死亡情况,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功能。结果术后A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减少,53.33%大鼠出现尿潴留,40.00%大鼠于术后1~4周死亡;B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明显减少,66.67%大鼠出现尿潴留,60.00%大鼠于术后1~4周死亡;C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维持最大角度值检测显示,A、B组均低于C组(P0.05),而这些评价指标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不同平面双侧半横切损伤模型大鼠尿潴留及死亡率低,行为学评价与脊髓全横切损伤模型类似,适于脊髓不同平面双侧损伤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