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律条文中的几种特殊句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字句、"为"字句、"的"字句、"由"字句、"是"字句、"下列"字句等是我国法律条文中传递法律信息、表述法律规范时常用的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不属于根据句子结构特征划分的句型范畴,但在法律语体中有其特殊的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2.
钟淑杯 《科技信息》2009,(11):118-118
“把字句”作为主谓句中的特殊句式,是由介词“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本文主要从结构上了解”把字句“的特点和“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的“对”字句和相应的一般主谓句是以适应于不同语境的不同方法来表达同一个意义的,二者往往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与一般主谓句相比,“对”字句作为一种特殊句式,具有一种特殊的表达功能。“对”字句的语用功能在于表达主语对确定的某人或某物具有某种态度或实施某种行为,具有积极主动的色彩。科技语体如法律条文、新闻报刊等常常表达判断、评议的语用功能,与“对”字句的语用特征相吻合,故而“对”字句的使用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5.
近代汉语中有种被动“吃”字句,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通过对近代汉语“吃”字句的简单探讨,并且列举了被动“吃”字句在近代汉语文献中的表现,分析了这种句式结构单位的历史发展概貌和初步探讨了这种特种句式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佳 《科技咨询导报》2008,(36):240-240
近代汉语中“吃”字句是汉语史上特定阶段的特殊现象,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从五个方面谈对近代汉语中的这一特殊被动句式的看法,论述了“吃”字式被动句是近代汉语的一种新出现的表被动的语法形式。  相似文献   

7.
变换分析法是研究语言句法结构的变换关系的一种方法,一般是用未分析共时平面的语法结构形式的。通过变换分析未研究历时形态的被动句式的发展演变情况,可以看出汉语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为”、“见”字句等发展为“被”字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动词带宾语“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被“字句式.它出现时期早于唐代,六朝以前这类现象为数尚少,唐代以后用得已经相当普遍了.  相似文献   

9.
河北邢台方言和普通话在语法方面差别不大,句式方面的差异更小,但还是有一些这样那样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把”字句、“被”字句、比较句、疑问句和可能补语句中。  相似文献   

10.
在"把"字句的研究史上,仅有较少人对从属于"把"字句的一个典型而又特殊的句式:"我把你这个+Np"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大量实例的考察,对该句式作了相关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重点考察其语用功能的演化,认为该句式来源于一般"把"字句,其作用正逐步由表示责骂向表示嗔怪和无可奈何之情转变。  相似文献   

11.
郑雪  赵川 《科技资讯》2011,(17):168-168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又有点特殊的句子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得非常普遍。相关的研究者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基于形式语义学里三种特殊句式中对"是"字句的描述,从语义(HNC)的角度对之进行了补充和说明,使得它能更好地处理是字句。本文的描述纯粹是为"是"字句服务的,因而是面向"应用"的,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2.
:“影响式”和“揭示式”评论句是评论句中两种富有特色的句式。“影响式”评论句表达“甲事物影响乙事物”的语义 ,下位句式有直表式、使令式、绍介式三种。在绍介式中 ,“为”字句值得关注。“揭示式”评论句表达揭示事物的性质、意义的语义 ;具有揭示作用的动词有四类 :“说明”类“反映”类、“意味”类、“告诉”类。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作为汉语最重要的特殊句式,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但一直以来,对把字句的研究偏重定性分析,基于计量分析的成果较少,且覆盖不够全面,有的研究难以直接适应教学需求。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动态语料库,从教学角度讨论把字句的分类体系。首先,根据语义差别将把字句分为基本处置式、转移式、判断式和致使式四类,再对四个语义类别的把字句语料进行标注和分析,区分其句法形式特征,最后讨论了语料库中不同类别把字句的分布情况及谓词搭配信息,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歧路灯》中“把 名 谓语”其谓语可以是复杂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单个的动词;根据“把”后宾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歧路灯》中“把”字句划分为处置义、使役义、处所义、工具义等类;“把”“被”融合、主语后置、宾语加长以及谓语空缺等是《歧路灯》“把”字句的特殊形式。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被字句“被 V 成 NP”,有其特殊的句法表现行为和内在的结构复杂性。以Chomsky的最简方案为研究视野揭示,这类被字句中出现“成”的动因是:“成”是一个轻动词,它的嵌入是为了给后面的宾语指派格,但由于在语义上被冲淡,没有能力指派论旨角色,宾语是从由主动词和“成”组成的复合谓语中得到论旨角色的指派,语义上表示“成为”的意思,对“NP 被 (NP) V 成/为/作 NP”这类被字句具有普遍的解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讨论“由”作介词时所构成的句式 ,即“由”字句 ,主要考察“由X”位于句首的格式及与“由”字相关的固定格式。在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理论的指导下 ,分析它们各自不同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7.
"被"字句和"把"字句具有变换关系,但不是所有"被"字句都可以变换为"把"字句。就"被"字句的内部构成成分来说,主语、状语、"把"后宾语、动词、动后成分以及主语、"把"后宾语担任的语义角色都对变换构成制约;就整体属性来说,特殊形式的"被"字句在变换时要受到制约,但句式语义不影响变换;就使用环境来说,强调语境、对举语境、"串珠式"话题链会对变换构成制约。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比"字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式.然而留学生甚至学到高年级还会犯"比"字句的错误.学生犯错往往出现在"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上,常用"A 不比 B VP"代替"A 没有 B VP,,作为"比"字句的一般否定形式.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把"A 不比 B VP"细分为"A不比B·VP","A不比B·VP 数量"、"A比B·VP不 数量"三种句式,对它们的语义从预设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建议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增加"A 不比 B VP"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相似文献   

19.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20.
刘显  杜娟 《晋中学院学报》2009,26(4):1-4,12
运用变换分析法,揭示把字句与相关句式之间变换的可能性及相关的限制,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发现把字句的规律,而且还有助于从理论高度,建立起把字句和相关句式之间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变换对比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