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分析了乒乓球运动中的弧圈球与快攻球在击球、球接触台面、球接触球拍时的受力与运动,探讨了旋转与速度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提出了以速度对抗旋转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朋霞  姚光亮 《科技信息》2010,(22):I0240-I024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实验﹑比赛统计等方法,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弧圈球多球训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科学地运用多球训练方法,通过巩固加强步法、不定点定线、定点定线、无规律供球等阶段的练习,乒乓球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击球速度、击球力量都得到了提高,也使队员的专门耐久力得到提升,其在规定时间内弧圈球的成功率得到提高,可见多球训练在短时间内能提高队员的弧圈球水平。  相似文献   

3.
多球训练是一种有效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的训练方法.多球训练的特点:可以通过供球的快慢来控制击球的速度,使运动员能较快地掌握击球动作.节省时间加大供球的密度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速率;可以扩大供球的范围来增加击球的难度;可以加快供球的速度来增加击球的强度;可以加快供球的次数来增强耐力等.因此,采用多球训练不仅能有效地进攻及提高技术,增强专项身体素质.全面掌握乒乓球技术动作是一项非常好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柳丛 《科技信息》2011,(10):I0257-I0258
乒乓球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都会使球产生旋转,因此,尽量详细、准确地剖析乒乓球各种旋转,从而了解并掌握乒乓球在运动中旋转的规律性,对掌握整个乒乓球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网球各项基本技术中上旋球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击球方式,它的优点在于既有进攻性又具有稳定性,掌握好上旋球技术对于网球选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比赛焦虑是运动员在参加竞技运动时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也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阐述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对比赛的影响,并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提出相关的调控方法,为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毅贤 《科技信息》2011,(8):278-279
本文通过对乒乓球业余训练队中运动员盯球意识培养前后的技战术能力进行对比,发现:运动员在盯球意识能力提高后,其训练水平和比赛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因此,文章就乒乓球业余训练中盯球意识的培养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为乒乓球事业贡献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乒乓球比赛技术特点和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多媒体视频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估系统.研制了比赛数据采集软件,利用比赛视频采集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技术数据,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运用微粒群算法结合神经网络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临场技术能力进行评估,模型精确性和收敛性较好,为指导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羽毛球运动员球感与腕关节动作记忆表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羽毛球比赛具有球速快、旋转剧烈和战术变化多端的特点,运动员不仅要有与其他项目运动员一样的良好素质,还必须具备许多特殊的素质,如精细的握力感、时间感、空间感和主要关节的动作记忆表象等能力.本文就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球感与手腕动作记忆表象能力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华晓敏 《科技信息》2011,(24):270-270
本文阐述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分析了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前、比赛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提出运用激励赞扬法、注意力转移法、音乐调解法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以期使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现代乒乓球比赛时间特征、供能特点与专项体能训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每球得分制下乒乓球比赛的时间和运动特征进行分析,结合三大能量供应系统的供能特点,得出乒乓球比赛是以有氧供能为基础、磷酸源供能为主的竞技过程,根据供能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内容、方法、负荷及训练模式,旨在为教练员确定新的训练思路和采取合理的营养补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运动员在关键场次比赛中具备过硬的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是取得比赛最终胜利的关键.对乒乓球运动员在关键场次比赛中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系统地剖析,并找到适合而有效的调控方法,以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失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覃健 《科技信息》2013,(8):343-343,345
为探明郭跃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为以后女子左手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女队优秀运动员郭跃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特点和左手持拍运动员的技战术共性,为乒乓球教练员进行技战术训练和左手持拍运动员的比赛提供借鉴,为乒乓球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足球运动特点,分析那种脱离球的体能训练是有缺陷的,单纯的长距离持续跑的体能训练只能提高基础耐力储备.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应把无氧训练和有氧训练、有球手段和无球手段、训练和比赛合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有五种:接球、发球、搓球、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比赛中这五种最基本的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要想进行一场乒乓球比赛,发球和接球是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一定的战术应用是战胜对手的条件.那么怎么发球可以为自己争取一定的先机,将对手迷惑呢?研究乒乓球发球技术有利于提高乒乓球水平的发挥,本文着重研究发球技术要素、战术配合要领,调查研究乒乓球比赛中发球中的技术战术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是乒乓球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少年儿童的特点出发,论述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几种不良心理状态和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几种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峰 《科技信息》2012,(12):290-29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傅涛在2008年全国比赛时掷链球过程中的旋转用时、单双支撑时间比例、旋转速度和最后出手等运动学指标进行分析,并且和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的各项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傅涛属于投掷项目运动员里力量较小的,但是傅涛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她采用的是大部分专家及学者认为最合理的"晚抬早落"技术,双支撑用力时间明显长于单支撑时间,有效的延长了用力时间,加之利用本身的速度优势和良好的加速节奏,充分发挥了速度优势,所以在整体速度上也明显快于其他选手,缩短了傅涛在力量方面与其他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但是傅涛在投掷链球技术的最后用力阶段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最后用力的出手角度过高,导致链球有往高走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运动成绩,这也是傅涛提高成绩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不同的心理因素所带来不同的技、战术变化及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乒乓球运动员成功的关键。心理素质常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提出有效提高乒乓球心理训练的方法,为促进我国高水平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保持良好运动竞技状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中等运动强度的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乒乓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并由此提出了有关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专项耐力训练的有关内容方法和手段,为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运动训练比赛过程中,提高训练比赛质量,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对抗性运动,要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运动员必须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进行心理训练.以现代乒乓球项目发展和制度改革为依据,结合当前发展趋势,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现代排球比赛对能量代谢系统机能训练提出的新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比赛每球得分制的实施,缩短了比赛时间,增加了激烈程度,无疑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不少优秀排球队训练课的某些内容和方法与比赛实际情况不相符,教练员和运动员虽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速度、爆发力、耐力等方面收效不显。通过对每球得分制下排球比赛的时间特征及运动特点分析,从运动生理生化角度出发。提出了训练课应紧紧围绕3种供能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内容与方法,选择适合的训练模式,使之与比赛的实战情形相一致、不脱节的观点,并介绍了提高供能能力的训练方法,旨在为教练员确定新的训练思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