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中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自相关、核密度分析等方法,测算2011—2018年产学研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研究表明:第一,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但空间分异显著。第二,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关关系,但空间相关性较低,空间关联有待加强,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之间呈现出“空间集聚性”与“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特征。第三,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核密度曲线经历了“向左——向右”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反映出省域产学研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3.
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的核心是协调度模型.通过分析现有应用较为广泛的协调度模型,总结了模型的本质,并由此推知: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确定,在整个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围绕其本质,引入欧式距离,构建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现有评价方法中时常被忽略的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定量分析,作为评价的前提步骤.最后,以中国的经济与科技系统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社会系统现代化演进的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在于,本来在世界历史中是历时态的现象,在中国却以共时态并存于现实发展之中。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向着现代化的理想目标迈进,必须抓住系统的客观序参量,以使其各个组分能够协同地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耦合协调度计算的主观性、揭示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间的耦合协调状态,通过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评估研究.基于文献分析和理论推导,揭示了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机理;在文献分析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建立了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再基于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协调度.收集全国不同地区14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的样本数据,分析这些项目中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从项目维度看,目前多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耦合协调度在0.609与0.761之间,处于初级或中级协调水平,个别项目耦合协调度低于0.5,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从区域维度看,南、北方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耦合协调水平差距明显,这主要归因于使用意愿、推广力度和经济条件的差异而非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时间.基于结果分析,进一步提出营造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转化的良性生态,完善现有精益施工能力培训体制.研究结果为实现装配式建筑精益施工能力与效益的良性耦合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外包制造下,为分析碳交易对低碳供应链影响和研究低碳供应链协调机制,基于外包制造分别构建由一个低碳产品制造商、一个普通产品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参与的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和集中决策博弈模型.基于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时最优解,首先,剖析碳交易对两种产品最优定价、需求量、单位外包制造费用和利润的影响;其次,分析碳交易下两种产品对环境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最后,运用Shapley值法实现低碳供应链协调.研究主要得到:1)分散决策时,在碳交易下低碳产品生产商可以通过提高单位外包制造费用来增加利润;2)当单位普通产品与单位低碳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小于3时,无论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碳交易不仅可以降低两种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还减少消费者剩余;3)运用Shapley值法可以根据低碳供应链成员的贡献有效分配低碳供应链成员利润,避免边际损失,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8.
9.
当系统某次评价不达标,选取怎样的方案使系统整改后达标便是评价后续决策问题。首先类比事故树基本事件重要度,建立能综合反映指标重要度的模型及改善代价的模型;之后对最大重要度所对应指标得分进行固定步长、渐升步长以及渐降步长等3种形式的增值,再求新的系统评价得分,直到系统评价满足阈值,并确定3种迭代模型的取舍策略;最后分析迭代过程及结果,建立指标改变先后度模型,确定指标改变的轻重缓急次序。文中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对象分析,实例验证切实可行,并可推广应用于灰色评价、可拓学评价以及集对分析等常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9,25(2):218-222
采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地区的农牧复合度进行评价和分区,得到如下结果: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农牧复合度差异极其明显,其中拉萨7县市区的农牧复合状况最好,复合水平最高,其次是日喀则地区的6县(市区),农牧复合水平最低的是山南地区的5个县(市区)。图1,表4,参13。 相似文献
11.
新型智慧城市是当前全球城镇化发展重要方向。本文以三元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城市系统和智慧城市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将新型智慧城市抽象为一个城市的反馈控制系统。从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入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元空间反馈控制结构的新型智慧城市系统框架,将新型智慧城市分解成为数据感知体系、数据传输体系和数据应用体系,并分别对其主要构成、主要作用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最后,将此系统框架应用于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国家标准的研制和优化中,选取城市管理这一典型环节对现行的国家标准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改进后的标准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张智光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14(4):256-260,263
提出了林业大系统分解协调优化的及针对林业系统的实际模型,以协调变量放手,推导出分解协调算法的思路,全面分析地协雕为量的选取原理,从而有利于克服由于林业问题的特殊性而造成的大系统理论应用中的困难,最后通过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分析了经济-环境系统发展的协调性,提出了经济-环境系统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数学模型,最后以A市为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相对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的效率。通过采用DEA方法,对中国工业制造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进行了相对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工来,贱金属工业和非金属制造业的技术阳新存在非相对有效,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系统动力理论和成品油供需分析建立了我国三类成品油需求仿真系统,本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汽油需求子系统、煤油需求子系统和柴油需求子系统.系统模拟实践表明,在假定国际原油在高位平稳运行、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各类主要用油机具燃油经济性不发生变化等假设条件下,三类成品油供需呈上涨趋势且比较平衡,但均体现出供应紧张趋势;三类成品油需求比例比较稳定,但煤油需求占总需求比例有一定上升,而柴油和汽油比例有一定的波动;需求柴汽比有一定的升降;用油车辆的数量不断上升,但其增长速度都呈下降的趋势;三类成品油国内价格均低于国际价格,汽油和煤油价格上升较快,柴油价格上升较慢. 相似文献
16.
《系统工程》2017,(7)
参考DPSIR分析框架,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技术,构建了区域绿色发展多情景仿真模型,模型由经济人口、资源能源、环境评估3个子系统构成。以湖南省为研究案例运行仿真模型,有效性分析显示模型对大部分关键指标的历史和现状数据的仿真误差在10%以内。设计了粗放-调整、经济转型优先、污染治理优先3类情景方案,对湖南省3类情景2016~2030年的仿真运行结果表明:(1)经济总量增长和城镇化方面,长期上经济转型优先情景最优、其次是污染治理优先情景,但粗放-调整情景在2020年前仍能维持较高经济增速;(2)能源供应是湖南省未来主要的资源瓶颈,各类情景中远景一次能源自给率均将下降至30%以下,此外粗放-调整情景将有20%~25%用水缺口;(3)大气污染控制上污染治理情景优于经济转型情景,碳排放和水污染控制上偏重源头预防的经济转型情景效果更佳。文末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8.
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积极探索一套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教育模式极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采用了AHP法,试图探索一套较为完善的面向21世纪小学生综合素质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据此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对改革之中的小学教育模式的建立有所稗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系统思维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引入三阶段DEA与超效率DEA模型评价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研究表明,环境系统对高等教育效率存在显著性影响;在剥离了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情况下,各省市高等教育技术效率发生明显变化;调整后全国高等教育综合技术效率均值、纯技术效率均值和规模效率均值均在0.90以上,整体水平较高;影响高等教育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中国有15个省市处于高等教育技术效率前沿面,但是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超效率DEA值差异明显。对此,各地区应通过管理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改善外部环境来挖掘高等教育效率提升潜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30个省级单位的相关数据,利用熵值法和Moore结构变化值,分别对新型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进行测度,通过计算全局Moran'sⅠ指数,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空间依赖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控制变量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空间效应分解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新型城镇化通过发挥其"选择效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生产率,有效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期,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结构性减速"现象,但其经济增长效应仍显著;"产城协同"显著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产城联动对于缓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带来的"结构性减速"和"三重压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增长效应因产城关系的时期性不匹配而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