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溴酚蓝、丁基罗丹明B以及溴酚蓝和丁基罗丹明B形成的离子对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溴酚蓝与丁基罗丹明B的缔合比在pH =7时为 1∶3,其Ksp=2 .66× 10 - 2 3,缔合物在甲苯中的萃取率为 94 .9% .缔合物的吸光度在溴酚蓝浓度为 0~ 6× 10 - 6mol/L时服从比耳定律 .为进一步研究溴酚蓝·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锑与碘化钾和罗丹明B形成三缔合物的超高灵敏显色反应。以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缔合物中摩尔比Sb元:RB=1:2。缔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5nm,摩尔吸光系数为6.24×10~6L/mol·cm。方法的灵敏度很高,Sb(Ⅲ)含量在0-0.6μg/ml范围内符合Beer's定律。同时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并作了水中锑的回收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锶与碘化钾和罗丹明B形成三元缔合物的高灵敏显色反应。以摩尔比法测定缔合物中摩尔比Sr∶I:RB=1∶4∶2,缔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0nm,摩尔吸光系数为ε=2.42×10~6 L/mol.cm,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sr(Ⅱ)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Beer s定律。同时,详细研究了反应条件。并作了水中锶的回收实验。操作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铱-钼酸盐-罗丹明B缔合物的超高灵敏显色体系,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85nm,摩尔吸光系数∈=1.06×106L·mol-1·cm-1,服从比尔定律范围为0~3.15μgIr/25ml.测定2.0μg铱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n=7).测定铱的适宜条件为CHCIO4=0.99mol/L,CMvO42-=8.7×10-4mol/L,CRB=2.9×10-5mol/L,PVA0.5%.试验了近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用平衡移动法测定缔合物的摩尔比Ir:RB=1:4,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本方法已用于冶金产品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在H3PO4介质中,Pb(Ⅱ)-碘化钾-罗丹明6G形成红色的三元离子缔合物,缔合物的组成比为:Rh6G∶Pb(Ⅱ)∶I-=2∶1∶4,聚乙烯醇的存在可增敏该体系,摩尔吸光系数为3.64×105L.mol-1.cm-1,铅(Ⅱ)的浓度在0.01~0.4 mg.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研究了试剂用量、温度、干扰物等因素的影响,结合巯基棉吸附,测定了4种环境水样及鸡精、猪肝、油麦菜等样品中的痕量铅.  相似文献   

6.
在pH 4.80的HAc-NaAc缓冲液中,用溴邻苯三酚红(BPR)-Eu3+作为光谱探针,以Triton-100为胶束增敏剂,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BPR-Eu3+-蛋白质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光谱性质及生成条件.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在3.35~60.3 μg/mL范围内三元离子缔合物的吸光度遵循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485 c-0.0089 (c:mol·L-1),相关系数R=0.9993,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4.8×105 L·mol-1·cm-1.初步探讨了其反应机理,BSA与BPR-Eu3+络合物之间主要以静电引力相结合.用该方法对生物样品中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H2SO4介质中磷钼杂多酸与碱性染料的显色反应.在PVA存在下,磷钼杂多酸与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实现水相直接测定微量磷.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580=1.07×10^5L·mol^-1·cm^-1,磷含量在0.5μg/L-320μg/L之间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城市内水系中磷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n=7),加标回收率为99.5%-103.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A存在下,乙基罗丹明B络阳离子与InI4^-络阴离子所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分散在水相中,形成了胶束增溶显色体系,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02nm处,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602=1.58×10^5L·mol^-1·cm^-1,铟含量在0-11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用于碱性无汞电池样品中铟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9%(n=4),加标回收率为95%-107%,比对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钴(Ⅱ)—硫氰酸铵—氯丙嗪分光光度法测定氯丙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Co(SCN)_4]~(2-)络阴离子与盐酸氯丙嗪形成兰色离子缔合物,以乙酸正丁酯作萃取剂的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丙嗪.该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630nm处,其色泽至少可稳定4小时.氯丙嗪含量在0~400μg/ml间遵守比耳定律.用摩尔比法及连续变化法测得离子缔合物组成比Co(Ⅱ)∶SCN~-∶氯丙嗪为1∶4∶2.本法快速、准确、再现性好,曾用于药品制剂中氯丙嗪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铜(J)碘络阴离子与罗丹明B的离子缔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的水溶液中显色反应,国内已有报导。文中指出该络合物在0.016~0.052N硝酸介质中,摩尔吸光系数为1.60×10~5,0~8μgcu/50ml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并应用于钢铁和铝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伽利略变化以及洛伦兹变化建立了相对论动力学基本方程,根据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推出了交变电磁场的波动方程.然后,根据伽利略变换和洛伦兹变换以及参考系变化时物理规律数学表达形式变化的特性,详细分析了某些物理规律的协变性和可变性.结果表明:相对论动力学方程、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洛伦兹公式、交变电磁场的波动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具有协变性.而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气体分子的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热力学第一定律、静电场的库仑定律和高斯定理以及环路定理、静磁场的毕奥-萨伐尔定律和高斯定理以及安培环路定理、德布罗意波长、薛定谔方程具有可变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流速对数律和流速指数律相联系,推导了溢流反弧段的摩阻流速的计算公式,对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所量测的反弧段流速指数和边界层的资料,计算了不同粗糙度和不同曲率半径时反弧壁面摩阻流速及切应力等。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角度针对非物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大学物理学的特点,利用归一化条件和温度公式,并借助初等微积分知识推导出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从而加深对温度公式和分布律的统计规律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城市暗挖隧道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暗挖隧道爆破施工引起的地表振动效应是影响地表建(构)筑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数值模拟、实测数据验证和量纲分析方法对不同埋深隧道爆破地震波在邻近地表一定范围内的反射叠加规律和地表振动速度衰减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暗挖隧道爆破产生的地震波在邻近地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反射叠加现象,其影响范围随隧道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反射叠加强度随隧道埋深的增加而减弱;论文提出考虑埋深影响的地表振动速度衰减计算公式能更好地反映地表振动速度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地震效应研究和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对蕴涵关系规律的内容、要求及公式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该规律在形式逻辑中的地位、历史上逻辑学家们对该规律重要地位的认识、它的性质和客观基础问题进行了考察,认为蕴涵规律符合作为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条件,应该是除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之外的形式逻辑的第四条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从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和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函数进一步理解最可几速率和波耳兹曼因子.  相似文献   

17.
根据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表示出系统内分子相对某一个分子的平均相对速率,进而求出两分子间的平均相对速率.  相似文献   

18.
论述痕量化学中共沉淀过程,尤其是在生成混晶的共沉淀过程中,微量组分在固相和溶液间的分配规律以及共沉淀的动力学。依共沉淀的条件不同,微量组分分别按均匀分配律和对数分配律进行分配。同时讨论了一些主要因素,如体系组分数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温度、溶液组成和微量组分的浓度等,对共沉淀分配的影响。引进一个描述微量组分进入晶体的动力学的一般方程,并通过将共结晶过程分作三个阶段(诱导期,晶体生长期和陈化期)的方法,用该方程对共沉淀的动力学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极化磁化方程的基础上,在线性各向同性介质中,导出相对介电常数与相对磁导率之间的关系,解释极化现象和磁化现象是完全对称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相对磁导率可以同时为负,不可以一正一负.给出了介质中的洛仑兹力公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介质中的洛仑兹力公式、介质极化磁化方程以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出介质中的能流密度和介质中的能量密度.指出相对介电常数与相对磁导率同为负时,介质中能量密度仍为正.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连续型布筋和分段型布筋两种型式,认为弯曲孔道处的径向压力p是非线性分布的,利用库仑摩擦定律,推导出任意应力分布情况下弯曲孔道摩擦阻力公式.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推导公式计算的摩擦损失值相比规范公式更大,并且随着预应力钢筋曲率增大,两者相差越大;分段型布筋的摩擦损失值与连续型布筋不同.有限元模拟结果及相关试验实测结果表明,推导的公式精确度更高,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