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造教育是根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创造学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外已经比较广泛、深入。我国从 2 0世纪 80年代引入以来 ,也有较大的发展。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创造与创新 ,中华民族也有良好的创造精神。按照创造学的观点 ,创造能力人皆有之 ,人的创造能力可以开发、培养、训练。高校教师有责任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 ,更要注意在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人格由创造性个性倾向、创造性自我意识、创造性心理特征所构成。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有效途径,其目标是培植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教育要培养和建构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需要创造型教师、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创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活动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智力,而且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造教育与高师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以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创造教育,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广泛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创造型教师的主要特点,创新的教育观念、优化的知识结构、良好的个性特征、科学的教学方法、现代的管理意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并通过对基础教育与创新关系的阐述,对高师如何推行创造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造动机、扎实的知识基础、灵活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当国际教育组织将21世纪命名为“创造教育世纪”之时起,培养21世纪所需的创造型人才,已是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然而,何种途径能最有效地开发创造力呢?我认为:要从学科教学入手。学科教学作为学校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占大约3/4的教育时间,投入者学科最大的人力、物力,是培养各种知识和基地。因此,学科教学也理应成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当然,这必须在学科教学中突破那些保守、习惯、常规的思维方法,探索有益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革新。在不变的基础知识中,使学生产生多变的思维方法,进行不断的创造尝试。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造型体育人才是高等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争奇的制高点。文章运用《创造学》的基本原理,首先阐述了创造型体育人才应具备的6大素质结构,最后提出了创造型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和强调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采用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培养人的首创精神;邓小平同志号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多次强调要培养勇于开拓进娶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现在我们国家更是把建立创新型国家作为奋斗目标.这些都说明,把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作为我们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是不容忽视的.初中学生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发明创造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把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开展创造性教学,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生物学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内容中所含的创造性因素,在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性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8.
创新性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造能力培养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创造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本文简述了创造学的兴起和发展现状;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注重实践性教学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创造学的教学策略;评述了学习创造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时代呼唤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要靠创造性教育。教师在创造性教育中起关键作用,所以教师对创造力的理解不容忽视。研究表明,教师对创造力存在偏见,这种态度表现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各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消除偏见,社会心理学提出群体内接触这个概念,这对消除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偏见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提出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创造教育 ,其途径是 :给三年级学生开设《普通创造学》课程 ;各专业任课教师要自修《普通创造学》课程 ,并结合各自专业开展本创造学的研究 ,研究成果要在专业课教学中展示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科技信息》2007,(30):51-51
在21世纪,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创造型人才,笔者以一个计算机教师的视角,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说明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当代教育,就其本质及其发展趋势看,是一种创造教育.创造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开发系统,目标是开发人的大脑.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研究创造教育,探索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突破陈规和创新的精神,教会学生如何捕捉灵感,营造良好的创造教育环境,采用创造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创造力是 2 1世纪人才的最重要的能力。怎样提高创造力 ?这已成为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和各行各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迅速大量培养 2 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和提高在职人员的创新素质 ,这是每个学校、单位、企业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素质教育”和“技术创新”的决定 ,为了适应大、中专学生创新教育和企业开发创造力进行技术创新的需要 ,由著名创造学学者、8项发明专利获得者周道生和陶晓春两位副教授编著了《实用创造学》 ,原省教委葛锁网副主任和镇江高专祝诚校长为该书作序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已于 2 0 0 0年 9…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施创造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和掌握创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高校的创造教育,必须适应当代科技的发展趋势.探讨高校创造教育的基本特点,按照创造教育规律,有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首先应当全面分析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大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科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创造型人才的多少,创造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成就,是精神的最高标志,培养创造型的人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近几年来,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现就自己的做法谈一下粗浅的体会.1 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是指创造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造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  相似文献   

17.
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反而压抑了其创造性。以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创新精神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成为教育的重之重。从现代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创新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要求,以影响教学模式运行的五大要素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健美操教学的创新体系,为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日益引发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课堂教学是创造力培养的主阵地,将创造力培养融入课程,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应然选择。而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尚未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应有关注。作为一种创造性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其中,心理学重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是将创作融入课堂的理论前提;管理学强调激励和期待,是有效组织管理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来源;创造学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并关涉创造的技能和实践,相信"人人都能创造"。基于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感受激发、突破自我,即兴发挥、自由创作,创造塑形、成果展示几个方面总结经验及取得的成效,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在原来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着重于强化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出成果,创造力培养并不神秘。  相似文献   

19.
创造学简介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能力、创造发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创造学涉及哲学、逻辑学、美学、心理学、人才学、教育学、科学学、管理学、脑科学、体育科学、思维科学和科学技术史等,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美国创造工程学家奥斯本被公认是创造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为1941年发表的《思考的方法》一书。创造学主要包括:以基础理论为主的创造科学;以教育培养、开发、造就创造人才为主,并提供相应理论依据的创造科学;以及研究创造发明的技术方法的创造工程三个方面。创造力的探索、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创造性”人才的探讨是创造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端就是只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创造力的培养.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在今后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