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用氟化钠诱发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和生殖细胞精子畸形,同时用氯化钙进行抗诱变的观察。结果一、用氟化钠进行诱发,当剂量为1/2 LD50mg kg 时,染色体畸变率为26.0%;1/5时为19.6%;1/10时为20.0%;1/20时为12.4(?):环磷酰胺阳性组畸变率为33.5%;阴性对照组畸变率为0.01%。精子畸形发生率1/5时为4.63%;1/10时为5.03%;1/20时为3.72%;阴性对照组为2.38%,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氟化钠在高剂量下可诱发中度或低度的染色体畸变和精子畸形。二、用氯化钙抗诱变时,当剂量为1/5 NaF+2mg/g CaCl_2时,染色体畸变率有所下降,但效果尚不显著,有待寻找更有效的抗诱变剂(Antimmtagen)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垃圾发酵用菌种粉末的急性毒性反应、致染色体畸变作用以及对皮肤的刺激性 ,采用昆明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和骨髓嗜多染细胞微核实验以及新西兰兔急性皮肤刺激实验 ,来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 :小鼠经口LD50 值 >6 0 0 0mg·kg- 1 (体重 ) ;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的平均微核率 (2 .7± 0 .81‰ )与正常组 (2 .5± 0 .77‰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阳性对照组的平均微核率 (2 5 .5± 1.6‰ )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家兔皮肤刺激强度分值为 0。上述结果提示 ,该菌种粉末无毒 ,不具有致染色体畸变作用 ,对皮肤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查明高原鼢鼠肌肉脂溶物质对机体是否有毒性作用,分别设1/5LD50(4·0g/kg·bw)、1/10LD50(2·0g/kg·bw)、1/15LD50(1·33g/kg·bw)三个剂量组和对照组,各试验组大鼠每日按以上剂量灌胃一次。每周称其体重、观察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等。于试验等30天取全血作生化指标、血象以及心和肝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试验过程中无一只动物死亡,体重、食物利用率、血象、各种脏器均正常,而且能有效降低BUN胆固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使用ICR小鼠开展体内染色体畸变实验,通过在不同时间点给予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及秋水仙素(colchicine,COL),对比不同给药/取材时间点及不同给药浓度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共36只约7~8周龄ICR雄性小鼠首先随机分为药后18 h取材组和给药后24 h取材组,再下设COL 4 mg/kg体质量(取材前4 h,i.p.)和10 mg/kg(取材前2 h,i.p.)给药组,以0.9% 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对照,分别给予CP 0 mg/kg、10 mg/kg和40 mg/kg,每小组各3只动物。记录实验期间给药前后动物体质量。阴性对照组和10 mg/kg CP组间隔24 h分两次给药,40 mg/kg CP为单次给药。给药后18 h或24 h取材,取材前2 h或4 h分别腹腔注射COL。取材时摘取全部实验动物双侧股骨,收集骨髓细胞悬液制备Giemsa染色体标本用于分析染色体畸变类型,并计算每组平均结构畸变细胞率(不含ctg及csg,AC%)、结构畸变细胞率(含ctg及csg,ACG%)、多畸变细胞率(不含ctg及csg,MAC%)及多倍体细胞率(PC%)。结果 本研究所用CP和COL对动物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可行。与各小组内的溶媒对照组相比,所有CP给药组的AC%、AGC%和MAC%均显著性升高(P<0.01),且给药剂量高时染色体损伤更为严重;CP18 h-COL4h组的AC%、ACG%和MAC%均低于CP18 h-COL2h组,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使用高剂量的COL(10 mg/kg)可产生额外的染色体损伤。溶媒对照组中的结构性畸变类型绝大多数为裂隙,而染色体单体及染色体断裂是CP引起的最主要畸变类型。结论 开展ICR小鼠染色体畸变试验时,在CP给药后约18 h、COL给药后4 h取材较为理想。本研究通过对试验条件的摸索不但积累了背景数据,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用大鼠和小鼠以霍恩法测定了三甲胺的急性经口LD50,并以蓄积系数法测定其对小鼠的K值。观察并记录了急性中毒的症状。最后,以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法检测了单独摄入三甲胺和同时摄入亚硝酸钠的致突性。结果是大鼠经口LD50.1236mg/kg(雌),797mg/kg雄);小鼠经口LD50.908mg/kg(雌),704mg/kg(雄)。蓄积系数K>5(指标为小鼠死亡率)。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阴性。  相似文献   

6.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小鼠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考察受试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否具有遗传毒性.通过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实验进行检测.在给予甲苯二异氰酸酯1/16LC50和1/8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无显著性影响(P>0 05),而1/4LC50以及1/2LC50剂量的染毒组对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 01),结果显示,甲苯二异氰酸酯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聚天冬氨酸钙的毒性及血清半衰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聚天冬氨酸钙进行初步毒理生物利用度的检测.方法:通过灌胃造成急性毒性确定半数致死量(LD50),并对小鼠蓄积毒性、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和血清半衰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受试物对小鼠的LD50大于5 000 mg/kg,属于无毒.以蓄积毒性剂量5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20 d后,小鼠的体重和心、肝、脾、肺、肾、肠胃等器官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指标上与阴性组对照无明显差异.分别以500、800、1 000 mg/kg的剂量对小鼠连续灌胃2 d,PCE微核率分别为4.8±0.87‰、5.4±0.99‰、5.6±1.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相同剂量灌胃后小鼠血清中药峰值出现时间为120、140和150 min,血清半衰期时间分别为:160、200和220 min,长于天冬氨酸钙的药峰值时间(20、30和40 min)和半衰期(均为50 min).结论:聚天冬氨酸钙属于无毒,其吸收和代谢相对缓慢,药效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
健胃舒咀嚼片促进消化功能动物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胃舒咀嚼片对动物胃肠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进行小肠运动实验,设置阴性对照组、复方地芬诺酯模型对照组和受试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人群推荐量的10、20、30倍,即0.67g/kg,1.34g/kg,2.01g/kg)。采用Wistar大鼠进行体重、体重增重、进食量和食物利用率试验以及消化酶的测定试验,设置阴性对照组和受试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人群推荐量的5、10、20倍,即0.34g/kg、0.67g/kg,1.34g/kg),受试物连续灌胃给予时间为30d。结果小肠运动试验中,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墨汁推进率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该受试物各剂量组对大鼠体重、体重增重、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无明显影响(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胃液排出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每小时内胃蛋白酶排出量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胃舒咀嚼片有明显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转WMV-2CP基因甜瓜饲喂小鼠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WMV-2CP基因甜瓜的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以及30 d喂养安全性分析试验.其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半致死量LD50>90 g/kg体重试验,表明该转基因食品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微核实验和精子畸变实验及Ames实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30 d喂养试验,54、108、162 g/kg体重各剂量组小鼠发育、...  相似文献   

10.
TDI的急毒实验及其对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对小鼠的急性经口的毒性以及其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2,4-甲苯二异氰酸酯小鼠经口的LD50为1995mg kg;在分别给予小鼠1 2LC50、1 4LC50剂量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染毒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摘要:探讨亚硝酸异丁酯致突变作用,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实验( Ames实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PCE)微核实验,进行亚硝酸异丁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Ames 实验使用的菌株为鼠 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组氨酸缺陷型( his-) 菌株 TA97a、TA98、TA100 及 TA102,实验共设 10 个剂 量组,剂量区间在 250 ~ 5 000 μg / 皿,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平板掺入法,观察每皿回变菌落数;微核实验设 11 mg / kg、41 mg / kg 及 103 mg / kg 三个剂量组,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提示亚硝酸异丁酯在 Ames 实验中未呈现致突变作用,但在微核实验中 103 mg / kg 时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一次染毒条件下,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出现峰值的时间-剂量条件。方法:将1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腹腔注射,1次给药,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处理组的阿霉素剂量分别是2.5 mg/kg、5 mg/kg、10 mg/kg和20 mg/kg。染毒18 h、24 h、30 h、48 h和72 h后取小鼠骨髓进行微核分析,评价阿霉素对小鼠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理想的腹腔注射诱导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峰值的条件就是:一次染毒,阿霉素剂量在10%LD50即2.5 mg/kg至80%LD50即20 mg/kg的范围内剂量越大微核率越高,取样时间在30~48 h间微核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霍恩氏法研究杞芪灵芝多糖的急性毒性,采用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和Ames实验研究杞芪灵芝多糖的遗传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杞芪灵芝多糖经灌胃给药,其半数致死量为LD50 >21 500 mg/kg,基本无毒;在骨髓细胞微核实验中,微核出现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精子畸形实验中,精子畸形率也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拮抗效应.方法 30只SPF级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五指毛桃高(20g/kg)、中(10g/kg)、低(5g/kg)3个抗突变组.抗突变组用五指毛桃水提液灌胃,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5d.于第14 d,除阴性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mg/kg,24h后重复注射一次.用微核试验,检测五指毛桃水提液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抗突变组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睾丸生精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五指毛桃液浓度的增高,微核率逐渐降低.结论五指毛桃可以拮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遗传物质损伤,提示五指毛桃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草苁蓉多糖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要求,采用急性毒性实验(LD50)、最大耐受量测定、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及小鼠精子畸变实验,研究了草苁蓉多糖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草苁蓉多糖LD50值大于24 g/kg,最大耐受量为30 g/kg;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量、小鼠精子畸变数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草苁蓉多糖属一级无毒物,未见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不同浓度气态甲醛诱导昆明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将4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4,12,36 mg/m3剂量组,采用静式呼吸道染毒,连续染毒4d,每天6h,染毒结束后将小鼠处死,测定微核率.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骨髓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剂量组微核率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F检验,受试物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雌雄两性微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环磷酰胺组(40 mg/kg Bw)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同性别微核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雌、雄两性微核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认为气态甲醛对小鼠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