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正海 《科技信息》2010,(31):316-316,335
通过上海能源大屯选煤厂主厂房工程进行加固,对框架梁柱加大截面法、框架柱外包钢加固法、框架梁底粘钢、梁板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等各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特点及其适用场合的介绍,为实际工程合理地选择加固方案提供参考。对钢筋混凝土各种加固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为更好完成类似工程结构体系的加固改造方案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地震的频繁发生,各地建筑物受到了或轻或重的损坏,抗震加固成为研究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制定了新的抗震加固规范和建议。在震区的多层框架结构由于当地抗震烈度的提高同样需要进行加固。该文就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抗震加固的研究背景和地震知识的相关理论,包括地震的类型,成因和强度等。其次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抗震加固的原则,论述了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给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抗震加固时应考虑的若干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固方法将来可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结构薄弱环节与抗震加固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在结构层次上对既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进行定量分析,使其更具合理性,本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薄弱环节的加固补强分析和评估体系,确定结构薄弱单元和薄弱楼层加固的合理目标及加固顺序,并评估薄弱楼层及薄弱单元加固的效果及合理性.本文的结构抗震加固评估分析方法能为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又使抗震加固更具有针对性,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刘洋  黄山  沈思 《工程与建设》2011,25(2):227-228,277
近年来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做好建筑物震害预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较好的预测已有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文章采用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对该类房屋的未来震害进行了预测分析,对今后进行抗震防灾规划和震害预测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抗震设计、加固也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中的拱效应,说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有比按正常设计时更高的抗弯承载力,使得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具有潜在的抗倒塌能力。同时重点分析了在拱效应下,纵向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芳  赵玉洁 《甘肃科技》2010,26(21):149-150,85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背景,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并探讨了各种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从而为分析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积累了经验。详细的分析了加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有黏结外包型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等。对各种加固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并积累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经验,完善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工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中的拱作用和索作用,说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有比按正常设计时更高的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使得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具有潜在的超载能力。同时,这种超载能力也使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得以实现更充分的内力重分布,从而形成新的有效的传力路径,最终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抗倒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林海健 《科技信息》2007,(24):144-145
本文对房屋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柱的几种常见加固方法—四周增加钢筋混凝土围套法、外包钢加固法、单侧或双侧加大截面法、一侧或两侧加设预应力撑杆结构法、加设钢柱间支撑法等几种方法进行了介绍,且重点分析了各种加固方式的设计方法,可供加固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粘钢板法与粘CFRP法在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两种加固方式比较相似,加固机理也类同,论述了粘钢板法和粘CFRP加固方法在方案选择、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建筑结构加固新技术——混凝土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强非金属纤维类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具有耐久性好、施工简便、不加大截面、不增加荷载、外形美观等优点,已成功运用于多种结构的抗震、抗弯和抗剪加固。但是,碳纤维加固方法也有其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几个工程实例,分析用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其适用性。一、碳纤维用于抗震加固试验研究表明,用碳纤维材料包裹钢筋混凝土柱,使纤维方向与柱轴线相垂直,可以有效提高柱的延性和承载力,增加其抗震耗能能力。另外,剪力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其破坏形态不外乎受弯延性破坏(中高剪力墙)或受剪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 static push-over proce- dure has been presented and developed by several au- thors, including Saiidi and Sozen[1], Fajfar and Gasper- sic[2], Bracci et al.[3], amongst others. This method is also described and r…  相似文献   

12.
我国规范《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规定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承担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不宜小于基底总剪力的10%,而实际工程受建筑布置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难以满足,工程界对此颇有争议。为探讨其合理性,设计了五个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主要的变化参数为框架刚度、框架强度、连梁的形式。利用PERFORM-3D软件进行了弹性反应谱分析和小震、中震和大震下的动力时程分析,考察了各个结构的响应规律。分析表明:当框架部分按刚度计算承担的剪力最大值小于基底总剪力的10%时,增大框架刚度的做法不经济,结构的抗震性能反而更差;增大框架强度的做法减小了框架梁的损伤,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但没有形成有效的“强柱弱梁”机制;采用宽连梁和可更换连梁都可以使核心筒自身具有双重抗震体系特征,连梁耗能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保护了墙肢和外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水泥砂浆加固钢筋混凝土足尺梁抗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钢纤维水泥砂浆这种新的加固材料能早日在土木工程领域得到应用,对采用此材料加固的梁的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包括1根对比梁和6根用钢纤维水泥砂浆钢筋网加固的试验梁,试验梁采用三面U形加固形式,量测主要项目为试验梁裂缝分布形态,荷载-挠度曲线,钢筋、混凝土及加固砂浆的应变发展规律等.通过改变加固梁的加固配筋率和受力形态,研究了这种加固技术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力、破坏形态、截面刚度及裂缝分布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钢纤维水泥砂浆对足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抗弯加固,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和刚度;钢纤维水泥砂浆中的钢纤维能有效地抑制裂缝的产生,使试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RC)梁构件进行受损前后的受弯性能加固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构件的破坏形态、裂缝分布、荷载-挠度曲线、钢绞线的应变曲线以及极限承载力等.研究表明,普通RC梁在一般过火条件下,其抗弯承载力和刚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采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复合面层加固技术(SMPM)加固后,其加固效果显著,承载力较过火梁显著提高,可恢复到其过火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曹忠民  黄轩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7):7064-7070
框架结构中框架柱是主要承重构件之一,框架柱自身性能对框架整体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预应力钢绞线加固RC柱能够抑制早期RC柱显著提高柱的正、斜截面承载力,抗震方面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柱的延性以及耗能能力。目前研究中乏有预应力钢绞线的加固设计研究,因此限制了该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本文对课题组相关研究成果及各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和设计规范,从该项技术加固RC框架柱正、斜截面承载力出发,研究了其框架柱抗震加固设计和控制其最终破坏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建立预应力钢丝绳-聚合物砂浆面层抗弯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的有限元模型(FEM),并利用已有的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持荷比下加固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可较好地解决持荷条件下钢丝绳-聚合物砂浆面层与RC梁之间单元不协调变形等问题;随着持荷比的提高,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逐渐减小;当预加载低于未加固梁极限承载力的20%时,混凝土损伤较小,不考虑预加载的影响;当预加载高于未加固梁极限承载力的20%时,需考虑加固材料滞后应变对加固试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和钢丝绳滞后应变,提出抗弯加固持荷RC梁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粘钢加固RC梁的剥离正应力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弹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钢板剥离正应力计算公式,对在集中荷载或均布荷载作用下采用粘钢加固的混凝土梁,分析影响钢板最大剥离正应力的有关因数,采用本方法可以对钢板端部最大剥离正应力进行验算,防止混凝土梁出现局部剥离破坏,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完善粘钢法加固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支座负弯矩钢筋长度确定存在的问题,对钢筋混凝土梁支座负弯矩钢筋长度确定新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举例说明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受压区侧面粘钢混凝土梁进行了静力试验,试验中测量了不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梁在不同配筋率、不同粘钢截面面积时的跨中挠度。考虑粘贴钢板的作用,将受压区粘贴的钢板换算成混凝土,得到一个T形截面,给出了考虑粘贴钢板作用的混凝土梁短期刚度计算方法。讨论了集中荷载、配筋率和粘钢截面面积等因素对受压区侧面粘贴钢板的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