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数据检索法及对毕业学生的反馈调查,力图说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体育课外活动,对其社会适应的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为高校整合和大力发展体育课外活动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9,(4):90-94
探索性别角色(男性化、女性化)对大学生社会能力和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五所学校478名大四学生(男201人,女277人)的性别角色偏好、社会能力和生涯适应力。结果:(1)男性化、女性化、社会能力和生涯适应力在男、女性别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168,t=1.347,t=1.522,t=1.555,ps>0.05);(2)女性化、社会能力对生涯适应力的直接影响显著(β=0.24,β=0.57,ps<0.05),而性别、男性化对生涯适应力的直接影响不显著(β=-0.09,β=-0.11,ps>0.05);(3)男性化对社会能力的直接影响显著(β=0.49,p<0.05),性别、女性化对社会能力的直接影响不显著(β=-0.08,β=0.25,ps>0.05);(4)社会能力在男性化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女性化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5)性别在女性化对生涯适应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显著(β=0.226,p<0.05),而在社会能力对生涯适应力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β=-0.144,p>0.05)。结论:研究证实了女性化、社会能力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直接影响,以及社会能力在性别角色对生涯适应力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真正影响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是性别角色,而不是性别;但女性化特质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即相比男性学生,女性学生的女性化特质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终身体育思想内涵的深层次的挖掘,阐述了以俱乐部形式教学、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掌握营养与健康知识、进行体育锻炼安全知识及保健知识教育、指导学生学会体育欣赏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五个可行性和必要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通过体育教育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在认识体育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体育教学时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不仅能增进身体健康,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可以改善心理的不良情绪。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参与者因其特殊的环境和功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汤灿 《科技资讯》2014,(14):204-205
随着大学学历的普及化,在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武汉高校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有益经验,提出我国政府、各大学校及高校社团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拓展社会适应力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超 《科技信息》2012,(12):272-272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不仅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所在.研究了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方法,认为可以利用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进行调适与排解,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胡德堂 《科技信息》2011,(36):280-280
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的突破性的增长还没有引起重视,更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只是停留在表面和无意之中,通过本文探讨,希望引起体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适应与发展被视为人生发展的两个课题.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更多开设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内容.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为高校体育改革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对高校体育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意义、内涵及构成进行分析,论述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3.
潘伊荷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3):57-58,64
对创造性学习的内涵、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更好地实施体育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和为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议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是导致其就业难、发展难的内在核心因素。高校体育教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对于发展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五个主要方向:自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意志品质和创新意识,以期高校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清晰地把握教学重点,更优化地设计教学内容,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 0 引言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能力教育已引起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已把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这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现代体育观认为,高校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育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完成。本文从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认识出发,结合普通高校教材、体育教学等现状,就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专业社会资本的质量对专业内部大学生的就业有显著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本文从专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入手,把专业社会资本分成信任、规范和网络等方面,并对每一个方面提出优化的建议,希望引起有关决策者的重视,改善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8.
杨燕  夏婷婷 《科技信息》2012,(20):321-32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培养和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体育教学从哪些方面以何种方式来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影响的深层机制又是什么,本研究正是从体育特有的教育功能出发,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在理论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新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社会与社会体育这两个容易混淆的议题,以二者的内涵和涉及社会问题的侧重点为出发点,分析它们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探讨二者之问的相互联系,为我国今后的体育理论研究和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校体育工作者应当发挥学校体育的特殊功能,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