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中国的部分企业的确到了有实力而客观现实也要求其“走出去”的时候了。不想谈太多的理论,只想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我个人的视角——中国某家电集团驻印度经理的视角,来谈点感受。 相似文献
4.
端倪已经在印非峰会显现即便中国在印非合作上不加阻碍,印度自身的国情也无法让“非援”走得更远。以“共同的愿景:加强伙伴关系”为主题的第二届印度一非洲论坛峰会,于5月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 相似文献
5.
6.
2009年8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3次会晤再一次以“双方承诺努力推进框架谈判进程”作为谈判结局,双方谈判的成果又一次变为“决定继续谈下去”。外界舆论的评价,大致仍是“炒冷饭”、“久拖不决”、“希望渺茫”等等。 相似文献
7.
8.
印度是我国的重要邻国,也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客观地认识、了解印度,对我们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印度与我国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近代史上,都曾因落后而挨打,沦为被西方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人口大国。然而,在短短的几十年间,综合国力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印度在一些领域正大步流星地前进,有些发展指标赶上甚至超过了我们。印度的崛起对我们在新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9.
10.
11.
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与世界制造业的差距,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为中国制造而设计",从而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最终实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2.
13.
科技是一根“魔棍”,它点铁成金,点贫为富,化愚昧为文明,促落后为先进。今天的印度,虽然总体上人民还比较贫困。但它的经济却蓬勃发展,科技尤其是软件业正强劲增长。许多人预言,印度正朝着一个经济技术强国奋进,而它的科技水平则是它前进的不竭动力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利益是各个国家制订外交战略的最终依据,在印度对中国西藏政策上也不例外。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中印关系史,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因素明显占据了印度在考虑对中国西藏政策时的重心:一是历史的继承性,即沿承英国的对藏政策;二是文化的影响性,即从印度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制订对藏政策;三是安全的防范性,即把中国西藏视为印度的战略缓冲区。不过上述因素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因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而有所偏重。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课题组 《科技促进发展》2014,10(3):75-85
目前.印度已率先进入人才、资本双重驱动的“公司化知识经济移民时代”,由此,美国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已形成“印度化”趁势。从发展态势看.包括苏州在内,中国一大批硅谷也能成为中国知识经济移民大规模进驻西方就业市场的“移民发动机”。从发展潜力看.中国进入“公司化知识经济移民时代”的规模和力度将远远超过印度。中国的科技崛起.可能绕不过美国高科技行业人力资本、知识产权资本的“中国化”阶段。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正>2月4日晚,1967年出生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海得拉巴市的纳德拉成为微软新一任CEO。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因为此前的候选人中包括了福特汽车公司现任CEO穆拉利、卧底三年的诺基亚前CEO埃洛普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但老印们占领硅谷乃至华尔街的趋势却已经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