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与网络打交道可谓久矣!1996年,我在北京市政府做公务员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当时,办公室里是一水儿的586计算机,在当时可算是最先进的配置。一台硕大无比的调制解调器,连接上计算机,就接入了互联网,我也成为“与时俱进”的第一批人。  相似文献   

2.
年关过去,很多人长舒了一口气。 年关难过。去年,业界最流行“郁闷”二字。最郁闷的显然是“网络英雄”们,裁人、借钱、融资、关门,不绝于耳。夏天里就有人在写预言——什么“互联网的冬天来临了”,“IT的冬天来临了”。流言可畏,英雄末路,人们纷纷“郁闷”。  相似文献   

3.
“谁制胜互联网谁就制胜未来。”这是《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一书对于网络信息安全所下的结语。众所周知,由于我国信息行业起步较晚,受IT和互联网行业“先入为主”以及倍增效应的影响,当前我国在信息化进程中仍大量使用着国外厂商的硬件和软件。  相似文献   

4.
谁拯救IT     
上帝派IT出山要拯救人类,可谁又来拯救IT呢? 有谁来会引领未来互联网的潮流?未来的IT英雄何时破壳出土呢?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信息贯穿着人类发展的进程,不仅是传播与媒体的功效,还是思想与意志的力量,是人类进化与变革的萌芽。在历史和文化的交汇之处,哪里有文明的碰撞和冲突,哪里就有巨大的商业机会,而信息的的力量,推动了商业价值的实现,就像一支鸽子报道了拿破仑获胜的消息,却让罗斯福柴尔德家族发了笔战争的横财,也催生了路透社、布隆伯格等信息巨人的出现。而未来IT的英雄必将伴随着信息化的大潮而诞生,他是一个象征,是新一代人追逐未来的形象代表。他呼唤人们的心灵,开启新时代人们精神的家园。 发现英雄之旅,正是IT的探索之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相关实验课程的建设对于创新型和研究型IT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文中重点分析、总结了目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创新型和研究型IT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11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谷歌全球副总裁刘允又一次向产业界渲染了"云"的魔力:"云"会真正改写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腾飞将更多基于云的计算和应用。终端、应用、平台、技术以及网络速度的整体提升将催生更多具有魔力的应用和内容,IT产业格局将彻底发生改变,全球将迎来移动云计算的新盛宴。试想:如果互联网的未来是移动互联网,计算机的未来是公共云计算,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两者的"合二为一"会缔造一个怎样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计算机的发展创造了一批英雄,那么这里面有一位英雄就是道格拉斯·爱基波特。他是鼠标器和Window型软件的发明人,被誉为第一位预见计算机联网的人。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革命的五大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在媒体到处都在热炒“IT(信息技术)革命”。其实,类似IT革命的说法早在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就出现了。当今人们再次热烈谈论的IT革命,其实是指1995年互联网开始普及所引起的“互联网革命”,这场革命将计算机普及所引起的信息技术革命推向了新高潮、新阶段,形成为一次真正的新产业革命。互联网革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引起了一次新产业革命,并大大刷新了产业革命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随着云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发展。然而,由于网络入侵将导致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不仅影响工作,还泄漏隐私。因此,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当计算机处于网络环境时,就存在外界与内部的不安全因素,例如病毒、软件的侵入而影响到计算机的运行安全,那么就可以运用入侵检测技  相似文献   

10.
经过纳指的洗礼,中国互联网清醒多了。互联网下一步怎么走?把旧模式进行到底还是重建新秩序?IT精英们对互联网现状作了一个客观的评价,并指出了发展的大方向。 精英论坛首先登场的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及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塞迪网CEO、中国计算机报社社长李颖,她一开始就提出了当前互联网三大问题:互联网是泡沫吗?  相似文献   

11.
<正>从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会出现哪些标志性的技术或产品?我认为,智能驾驶将是这个时代变革中出现的第一个高峰。互联网带来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意思是一件事的运势到来时,它的发展就好像有天地同助,但是一件事的运势过去时,也会英雄落寞。如果看不清时代的发展趋势,就会像看着后视镜向前行车一样本末倒置。我觉得从本质上来说,互联网带来了三种变革。第一,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了各种各样的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大数据、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的热点。各种移动互联网的云应用,加快了云计算的发展。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体系中,云计算技术已经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新兴技术。云计算技术是计算机教学中的新技术,但由于它涉及到了传统IT行业的方方面面,如网络、存储、服务器、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等,在教学体系中对应到了相应专业课程,因此,该文采用了高职教学中常见的"模块化"和"任务驱动"方式设计。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不仅能从互联网获取信息,更把互联网当作发表意见和交流情感的新媒体渠道。互联网正由"阅读式"向"交互式"进行着剧烈的转变。有研究者提出,交互式互联网技术的目标就是要赋予计算机类似人一样的观察、理解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最终能够像人一样自然亲切地交流。而分布在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中,文本形式的信息已成为最容易获取,也是最为丰富的一种交互资源。如何从文本形式的交互资源中进行情感分析与计算,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热门、前沿的研究领域,也就自然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从事互联网工作的IT人,对移动办公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我一直以来都很关注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蓝牙技术的出现,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必然成巨大的影响及转变。针对这一新技术,我想从正反两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一点观点。首先说说正面的吧,作为一项很有建设性的新技术的诞生,一定拥有其丰富的市场蕴藏力。蓝牙最吸引我的,首先就是它那种无界限式的自动组网能力,类似我们一般的IT人,身边常备的通讯及工作设备就包括了——笔记本电脑,PDA、手提电话、  相似文献   

15.
从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会出现哪些标志性的技术或产品?我认为,智能驾驶将是这个时代变革中出现的第一个高峰. 互联网带来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意思是一件事的运势到来时,它的发展就好像有天地同助,但是一件事的运势过去时,也会英雄落寞.如果看不清时代的发展趋势,就会像看着后视镜向前行车一样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6.
"大学IT"实验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手段,分析了现有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内容不分层次、实验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用具有梯度化的实验教学内容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解决方法。并进一步详细说明了梯度化教学实验内容的具体设置、实施方案以及评价标准,进而搭建了交互式"大学IT"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框架。这一方法在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实验活动中推广,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对"大学IT"的实验教学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人类社会迈向了网络社会,自从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青少年一直是网民队伍的主体,尤其是近几年,青少年上网的人数更是与日俱增。互联网的使用对青少年的影响就如同一把"双刃剑"。本文主要就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网络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短平快     
近日,由新华社和我国著名IT企业浪潮集团共同发起了一项名为“互联12亿”的工程。这项工程旨在让互联网与大众生活紧紧相连,以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大众的互联网时代。据了解,我国网民数量虽然已超过1000万,但这在我国人口比例中还不到1%,而且仅仅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对于我国大多数百姓而言,网络的广告、宣传虽然铺天盖地,但是扑朔迷离的网络概念却离普通老百姓生活很远,如何使互联网走入家庭、走入大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究竟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实实在在地驶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同时,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我们更多人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功能的完善以及计算机网络范畴的扩充,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可靠性的程度上提出一种全面升级化的方案。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上升,将计算机网络的需求量推动到一定的高度,计算机网络是否可以稳定运行已然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文就计算机网络可靠性展开具体的分析,将其问题分解成几种因素,然后针对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几种算法可以使上述因素得到控制,进而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论的特征及其引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孟庆涛  刘业兴  唐勇 《科技信息》2007,(32):203-204
随着信息时代的日益发展,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了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喜欢网络、依赖网络甚至迷恋网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上网计算机总数5908万,上网用户已达11873千万人,其中25岁以下年龄占到59.7%,大学生占32.4%。上网电脑之多,上网学生之众,都是前所未有的。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因此,发展网络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导网络舆论,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高等学校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