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理论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五句话”,在理解上存在着三个主要分歧。“五句话”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规。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马恩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马恩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马恩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规(“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观(“五句话”)的辩证统一。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际战略观是对国际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主观因素,邓小平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胆突破传统国际战略思想观念,以“共赢”作为自己的国际战略观,推出务实外交,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国际外部环境。文章从两个维度对“共赢”国际战略观在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的凸显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本质观的继承与发展。其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本质观中的基本原则、历史方向和正确论断,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对其有所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又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经历了三个前后相继的认识阶段,即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观,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观和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观,反映了党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认识的深化和推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创新则是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社会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矛盾-改革-创新的动力轨迹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历经艰辛,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和外在因素的分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动力观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在总结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改革为核心的动力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动力观在当代中国的合理转换。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应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三个方面,去完整而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文章通过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分析,给出了社会主义的定义:社会主义,是具有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更高生产力的,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没有阶级剥削和两极分化、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文章还认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质的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纪律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组织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邓小平社会主义纪律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纪律观主要有:社会主义纪律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保证,社会主义纪律建设需要靠制度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纪律建设要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相结合,党纪建设是社会主义纪律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特别是我党第三代领导的认识邓一个新高度,作出了更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以发展生产力而达到共同富裕.在由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七个重要观点构成的新社会主义观的完整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出发点并居于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存在着三种典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即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社会主义观、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新型社会主义观。这三种社会主义观是一脉相承的,经典社会主义观具有开创和奠基意义,传统社会主义观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经典社会主义观的继承和发展,新型社会主义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典社会主义观和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批判性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
国际战略观是对国际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主观因素,邓小平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胆突破传统国际战略思想观念,以“共赢”作为自己的国际战略观,推出务实外交,开创了我国外交新局面。文章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两个维度对邓小平同志的“共赢”国际战略观作了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资本主义观是邓小平关于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近年来,关于邓小平理论各组成部分的专门研究渐近成熟,如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一国两制论等等。这些研究都需要以对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研究为基础。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社会历史条件可从理论依据、历史依据、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就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本质、建设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等方面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不同程度地作出了回答,但主要是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尤其是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虑的,而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纠正了马恩以后的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理解,而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仅如此,邓小平也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方面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又体现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并做了科学的回答,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提出了邓小平的改革观: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巩固、发展和完善,改革应坚持“两条”原则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改革是有风险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的改革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政治思想的产生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他的系统改革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改革变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一国两制”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精神的弘扬,他的民主法治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在人”的人治观念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8.
墨子有着丰富的哲学伦理思想,尤其是墨子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与今天我们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现实的契合性。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复合价值观、“义利合一”的功利观、“节用”的可持续消费观、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观、“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和“尚贤使能”的人才观六个方面对墨子的和谐观加以解析,探讨墨子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契合,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观教育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中蕴含着民族及其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凝练,对民族院校民族观教育有强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要按照党的指导思想理论进行民族观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商品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观问题和强国、富国理论的异同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