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鬼灯擎中鬼灯擎素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鬼灯擎素作为标准物质,应用紫外光谱法测定鬼灯擎中鬼灯擎素的含量;在275nm处,以乙醇为溶剂,鬼灯擎浸泡液的浓度在0.04-0.8mg/ml,与其相应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样品回收率为100.02%;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适合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南鬼灯檠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西南鬼灯檠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西南鬼灯檠的化学成分,常规硅胶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和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了4个化合物。结果:4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儿茶素(catechin,Ⅰ)、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gallate,Ⅱ)、岩白菜素(bergenin,Ⅲ)和齐墩果酸(oleanoli cacid,Ⅳ)。结论:这4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西南鬼灯檠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采用柱色谱、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网状软柳珊瑚(Suberogogorgia reticulat)中分离获得8个单体化合物.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cholest-5-en-3β-ol (1)、尼克酰胺(2)、咖啡碱(3)、腺嘌呤(4)、1,7,9-trimethyl-1H-purine-6,8(7H,9H)-dione (5)、尿嘧啶(6)、胸腺嘧啶(7)、对羟基苯甲酸(8).化合物1,2,4,5,8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动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树白骨壤(Avicennia mavina)果实中芳香酯类化合物。【方法】采用柱色谱、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白骨壤果实中分离芳香酯类单体化合物,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骨壤果实中分离获得7个芳香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甲基(4-氯-4[N-羟氨基]苯基)醋酸酯(1)、4-(2-羟基乙氧基)苯甲酸甲酯(2)、邻苯二甲酸二异丙酯(3)、咖啡酸甲酯(4)、原儿茶酸甲酯(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结论】化合物1~7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5.
艾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干燥艾蒿用无水乙醇浸泡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制得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从两种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种单一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酸(1),α-菠甾醇(2),β-谷甾醇(3)、水杨酸(4),7-羟基香豆素(5),对羟基苯丙醇(6),3α-羟基-1(10),4(5),11(13)-吉马三烯-12,6-内酯(7),其中化合物1,4,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红树木榄胚轴中芳香环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多种现代分析手段,探究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胚轴中芳香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现代柱色谱、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木榄胚轴中芳香环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运用波谱分析和文献对照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木榄胚轴中分离鉴定了7个芳香环类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methyl caffeate(3)、原儿茶酸甲酯(4)、异香兰酸(5)、4-羟基苯甲酸(6)、4-甲氧基苯乙酸(7)。【结论】化合物1~7均是首次从该种海洋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爬树龙(Rhaphidophora decursiva)地上部分用甲醇提取,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层析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鉴定结构为:sesartemin(1)、(1R,2S,5R)-2-(3’-methoxy-4’,5’-methylendioxyphenyl)-3,7-dioxa-6-oxobicyclo[3.3.0]octane(2)、6,7-二甲氧基-4-羟基-1-萘甲酸(3)、原儿茶酸甲酯(4)、丁香酸(5)、1,2,4-三甲氧基苯(6)、原儿茶酸(7)、没食子酸(8)、没食子酸甲酯(9)、胡萝卜苷(10)和β-谷甾醇(11).其中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层析、反相硅胶中压柱层析、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对姜科姜黄属束骨姜黄(Curcuma xanthorrhiza Roxb.)根茎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MS和NMR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分离纯化化合物6个,分别鉴定为蓬莪术环氧酮(Ⅰ)、β 谷甾醇(Ⅱ)、愈创木内酯Guai-1(10),3,5,7(11),8-pentaen-2-on-11,8-olide(Ⅲ)、郁金二酮(Ⅳ)、莪术双环烯酮(Ⅴ)、花侧柏烯(Ⅵ)。化合物Ⅲ、Ⅵ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Ⅴ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对所分离获得化合物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测定,其中化合物Ⅳ、Ⅵ具有活性,化合物Ⅳ的TLC生物自显影最小抑制量为95μg。  相似文献   

9.
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材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萃取、反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皂角刺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确定其化学结构,并进行细胞模型的体外活性筛选。结果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两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trans-2R,3R-3’,4’,5,7-tetrahydroxyflavanonol(1)和8-C—glucopyranosyl-3,4’,7-trihydroxyflavone(2)。化合物2显示出明显的组织蛋白酶B抑制活性(CAT-B模型)。结论该两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皂角刺中分离得到的单体黄酮类化合物,且发现化合物2具有组织蛋白酶B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从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et Kin.)中得到三种黄酮结晶。全草粉末用70%乙醇浸泡,滤液蒸除乙醇后,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乙醚提取液依次用1%硼砂液、5%碳酸氢钠液及5%碳酸钠液萃取。硼砂液用盐酸中和,析出黄色沉淀(晶Ⅰ)。经定性分析、纸层析等确定为槲皮素。5%碳酸钠提取液用盐酸中和,生成棕黄色沉淀(晶Ⅱ)。熔点:266—268℃。加稀盐酸水解,煮沸数小时无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用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法鉴定其化合物结构,从蒙药述达格-4(高良姜、紫硇砂、木香、石菖蒲)中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为β-谷甾醇(1)、高良姜素(2)、山奈素-4′甲醚(3)、二氢高良姜醇(4)、苯甲酸(5)、香草酸(6)、二十烷(7),二十烷为首次从该复方药材中分离得到.鉴定的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述达格-4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为阐释蒙药述达格-4药效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升麻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层析方法从升麻(Cimicifuga foetida)的根茎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升麻醇(1);25-O-乙酰基升麻醇(2);升麻醇-3-O-β-D-木糖甙(3);12β-羟基升麻醇-3-O-β-D-木糖甙(4);25-O-乙酰基升麻醇-3-O-β-D-木糖甙(5);升麻醇-3-O-α-L-...  相似文献   

13.
岩白菜素(Bergenin)是从矮地茶(Araisia japonica Bl.)中提出的有效成份之一双氢异香豆素。具有镇咳和消炎作用,现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关于岩白菜素的分析,许宏亮等曾用纸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药物制剂中的岩白菜素,陈文斗还用比色法分析了药物中的岩白菜素,Qkuda等在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研究丹宁水解产物和有关多酚时,曾经指出存在有岩白菜素的色谱峰,但未作进一步证实。我们研究了岩白菜素的高效液相色谱行为,并拟订了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片中岩白菜素的新方法。方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从山桃(prunus davidiana Franch)种仁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其中两个通过高效 TLC 及 IR 等物理数据鉴定为苦杏仁甙及蔗糖。另外测得山桃种仁中含油量为48—50%。  相似文献   

15.
中药延胡索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多种分离层析手段,从中药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干燥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与标准品或文献数据对照的方法,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延胡索甲素(d-Corydaline)、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Pontevedrine、四氢黄连碱(Tetrahydroberberine)、去氢紫堇碱(Dehydrocorydaline)、原普托品(Protopine).研究表明生物碱是中药延胡索的主要成分,其中Pontevedrine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  相似文献   

16.
对猫儿屎内生真菌DL06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鉴定菌株DL06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应用多种层析手段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8个化合物,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确定为β-谷甾醇(1)、6,8-二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2)、单甲基硫赭曲菌素(3)、大黄素-8-甲醚(4)、2-呋喃甲酸(5)、5-羟甲基呋喃-3-羧酸(6)、6-柠檬酸甲酯(7)和丁二酸(8),化合物(2)、(3)、(6)和(7)均为首次从产黄青霉中分离得到。利用最小抑菌浓度法(MIC)对化合物的活性进行检测,抗菌活性表明化合物(3)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X射线衍射及差热分析方法测定了Gd—Ni二元系富Ni合金相图,Ni含量为50—100at%。在这个成分范围内,观察到如下七个金属间化合物:GdNi(1280℃同成分熔化),GdNi_2(1010℃包晶分解),GdNi_3(1110℃包晶分解),Gd_2Ni_7(1200℃包晶分解),GdNi_4(1270℃包晶分解),GdNi_5(1470℃同成分熔化)和Gd_2Ni_(17)(1285℃包晶分解)。存在二个共晶反应:GdNi—GdNi_2(880℃,~56at%Ni)和Gd_2Ni_(17)—Ni(1275℃,~95at%Ni):Gd在Ni中无明显的固熔度。  相似文献   

18.
化香果单宁及其有关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0%丙酮水溶液室温浸化香果,使用几种凝胶柱层析,从化香果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了5种化合物。根据化学反应及真实样品共层析和氢核磁共振谱分析,其中四种化合物被鉴定为鞣花酸、没食子酸、英国栎鞣花素和木麻黄亭,另一种化合物待鉴定。  相似文献   

19.
蛇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研究蛇莓中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学成分.经过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反复分离,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叶绿醇(Ⅰ,phytol),生育酚(Ⅱ,dl-α-Tocopherol),5a-Ethoxy-α-tocopherol(Ⅲ,)2,5-Cyclohexadiene-1,4-dione(Ⅳ)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蛇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将干燥玉米须水煮提取,提取液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别分离两种提取物得到4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香草醛(1)、硬脂酸(2)、尿囊素(3)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