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探讨小儿健脾补肺膏方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RRTI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小儿健脾补肺膏方+免疫活性肽)与对照组(免疫活性肽),指标包括外周血CD3+、CD4+和CD8+流式细胞检测、最大呼气流量(PEF)及RRTI中医证候评分,随访至治疗后1年。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组的CD3+和CD4+水平、PEF、RRTI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2.22%)低于对照组(13.33%),而临床有效率(97.77%)高于对照组(84.44%);说明小儿健脾补肺膏方+免疫活性肽治疗儿童RRTI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具有改善呼气功能、临床症状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活性初乳素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性初乳素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蒋宁南①张挺秀①胡德芳①吴京燕②程光宇②唐梓进②反复呼吸道感染(PR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活性初乳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疗效,我们对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应用活性初乳素,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测定...  相似文献   

3.
杨玉兰  韦祁山  乔海范 《甘肃科技》2014,30(19):128-129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发育,而且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西药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4.
伏计能 《甘肃科技》2016,(2):114-115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免疫增强剂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65例,随机分为三组,丙种球蛋白组55例,转移因子组55例,均为治疗组,对照组55例常规抗病毒感染治疗。抗病毒联合免疫增强剂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非常显著,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增强剂,其疗效优于单纯的抗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老年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现状和特点。在门诊或(和)往院呼吸道感染病人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患咽试、痰或/和血标本,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示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儿童及少年组(〈17岁)患28例,占69.9%;成人组(18 ̄59岁)患61例,占19.6%;老年组(≥60岁)患33例,占10。6%。老年组病例以男性为主,平均发病年龄67.3±5.2岁,多发生于冬季,表现以咳嗽  相似文献   

6.
徐建东  程鹏 《甘肃科技》2003,19(8):113-113,118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高原地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0.1%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bid,7d~l0d为一个疗程;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有效率89.3%,细菌阴转率9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7%;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一种治疗高原地区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胡巧梅 《甘肃科技》2001,17(4):46-46
本文报道我院1999年4月~2001年4月儿科住院及门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间歇期应用这些微量元素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1 对象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儿科门诊随访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6例,1~3岁37例,3~7岁57例,>8岁仅12例,男与女之比为1.02:1。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4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根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的诊断标准确定。1.2 方法。对照组在呼吸道感染间歇期应用板兰根冲剂,每次5g,每日4次;观察组在呼吸道感染的间歇期服用施儿康(每粒含VitA5000μ、VitE30μ、VitB2117μ g、VitC60…  相似文献   

8.
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150例儿童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常规利尿消肿、抑制免疫、降血压,口服强的松1.5~2mg/(kg·d)。治疗组加入黄芪注射液1~2ml/kg+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浆清蛋白(ALB)等指标变化,并进行组间效果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2.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BUN、SCr、Chol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ALB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提升(P<0.05);治疗的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有效率高,可促进血浆清蛋白水平的提高,降低胆固醇、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及患儿24h尿蛋白定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徐凤丹  邓文龙 《科技信息》2009,(3):390-390,327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ACS早期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90例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30例)、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血脂、肝功等指标。结果:①3组病例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④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和20mg/d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③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血清hs—CRP治疗后下降更明显,与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可迅速、明显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抑制炎症和稳定斑块作用,且剂量偏大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环丙沙星和阿洛西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分别应用环丙沙星和阿洛西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成本进行评价。结果疗程结束时,环丙沙星组(A组)和阿洛西林钠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18%和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本-效果比显示药品总费用有效率每升高1个百分点所需增加的费用,环丙沙星组为1.7元,阿洛西林钠组为10.6元,组间相差8.9元。结论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比优于阿洛西林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52例均做血、尿、大便常规,血清MP-IGM检测及胸部X线照片检查;予以红霉素15mg-3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21d,或用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连用7-10d;症状控制后使用阿奇霉素口服序贯疗法,即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每日1次,连用3d,停药4d,疗程14-21d.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年龄、季节不恒定,52例中出入院符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者30例,符合率为58%;治愈51例.结论对于疑似患者及使用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及时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查;红霉素、阿奇霉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观察和分析了山莨菪碱辅佐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以探讨山莨菪碱辅佐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随机将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注射液,每次0.2~0.3 mg/kg,静滴,每日一次,共用3 d.结果显示:对照组病情减轻慢,平均住院时间长;观察组较对照组肺部罗音消失的快,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两组病程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小剂量山莨菪碱佐治婴幼儿肺部感染可显著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特异的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方法 根据RS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并优化实时荧光反转录PCR反应体系,对686例临床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结果测序验证.结果 本实验所建立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可准确、特异地检测RSV;686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感染达到16.5%(113/686).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SV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可用于儿童RSV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止咳露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氨溴特罗:6~8月。2.5mL/次.8月~1岁.5mL/次.2~3岁7.5mL.4~6岁10mL/次.6~12岁。15mL/次.2次/d:对照组使用小儿止咳糖浆,6月~1岁,2.5mL/次,2~5岁.5mL/次,6~12岁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服药5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6%.对照组有效率83.9‰。两组差异性P〈O.05。结论氨溴特罗对于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改良酚水法提取南极寡营养细菌(Alteromonas stellipolaris)ANT52的脂多糖,得率可达6.73%,据SDS-PAGE分析结果判断细菌ANT52的脂多糖为光滑型脂多糖。以南极寡营养细菌ANT52脂多糖提取物免疫注射梭子蟹,分别在免疫接种后的第3、6、9、12天检测梭子蟹血清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淋巴细胞的吞噬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南极寡营养细菌ANT52提取的脂多糖能显著提高梭子蟹血清中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血细胞吞噬活性(P<0.05),且各种酶活力及血细胞吞噬活性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溶菌酶出现峰值时间早于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16.
两类具有最优代数免疫阶的奇变元布尔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变元的对称布尔函数中达到最优代数免疫阶的有且仅有两个:f0和f0+1.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两类奇变元的具有最优代数免疫阶,有较高代数次数,并且非线性度等于2^n-1-(n-1(n-1)/2)的平衡非对称布尔函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3期MEDLINE、Pubmed、Highwire、CBM、CNKI,检索时间从1992年-2007年。纳入所有研究丙型肝炎病毒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配对与非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4.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估计其OR值和95%CI。结果共纳入11个研究,包括口腔扁平苔藓患者754例,正常对照1973例。其中以正常人为对照研究的6例。以除扁平苔藓以外的口腔粘膜病为对照的4例,以两者为对照研究的1例,按照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口腔扁平苔藓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明显高出对照组,且结果有显著差异[OR合并=5.70(95%CI3.64,8.94),OR合并=5.23(95%CI3.78,8.09)]。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口腔扁平苔藓有关,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有更高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混杂性偏倚以及诊断性偏倚的中、高度可能性,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人工悬浮培养的发菜胞外多糖对小鼠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表明:50~100,mg/(kg·d)的发菜胞外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碳粒的能力和NK细胞的自然杀伤活性(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同时,发菜胞外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起到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作用.与空白组相比,高、低剂量的发菜胞外多糖对小鼠脏器指数、二硝基氟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表明人工培养发菜胞外多糖对小鼠特异性免疫系统无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气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HFOV组18例,常频组15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X片变化。结果HFOV组治疗6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OI下降至(7.67±3.36)(P〈0.05),PaO2升高至(77.66±16.65)mmHg(P〈0.05),PaCO2下降至(41.02±4.30)mmHg(P〈0.05);治疗24h后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明显降低,气胸吸收时间(54.06±24.04)h;与常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新生儿气漏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气漏吸收更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运动性低血色素是影响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运动性低血色素对脾脏淋巴细胞免疫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实验通过11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大鼠运动性低血色素模型,并对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分类和细胞周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了解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脾脏淋巴细胞免疫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导致运动性低血色素大鼠脾细胞CD3+、CD4+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CD4+/CD8+比值趋于降低;2、运动组处于G0/G1期的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而G2-M、S+(G2-M)期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运动性低血色素发生时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