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底贲门癌经腹切除行食管下端、胃吻合术 ,如何防止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和反流 ,始终是肿瘤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作者针对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 ,设计了内外翻结合双层吻合法应用于临床。于 1991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应用该手术方法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 83例 ,效果良好。另外 ,应用全内翻双层吻合法手术治疗 60例患者作对比。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4 3例 ,其中 83例应用内外翻结合双层吻合法 ,均行上消化道造影响检查 ,另 60例行全内翻双层吻合。1.2 手术方法 根治性切除标本后 ,即行食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出袢逆向胃内套叠的原因.方法对1例成人肠套叠患者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空肠胃内套叠的原因可能是布朗氏吻合口过大;残胃与空肠顺应性蠕动在术后短期内难以完全协调;胃肠吻合口处无括约肌调节;肠管粘连.结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存在输出袢空肠逆向套入残胃的可能性,在出现反复上腹痛症状时,应警惕输出、入袢套叠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对12例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上段瘢痕狭窄的体会表明,移植结肠的血运是预防吻合口痿的关键,而吻合的方法、胃造瘘术的应用、顺蠕动吻合及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减少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保证移植结肠血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统计分析2002-2007年行全胃切除无瘤生存1年以上的96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袢式空肠代胃+Braun吻合(Braun)、单纯Roux—en—Y吻合(RY)和Roux—eli—Y吻合+P形代胃(RYP)三种方式重建消化道,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Braun组存在严重的食管反流,RY和RYP重建则有较强的抗反流作用,RYP组饮食限制少、进餐早期饱足感发生少;术后半年时无瘤生存患者的营养状况三组无差异,而1年以后体重恢复和血浆总蛋白水平RY和硝母两组优于Braun组。结论Braun吻合术后食管反流严重、营养状况较差;而RY及在此基础上的P形代胃术效果良好,是比较合适的重建术式,建议对预期术后生存期超过1年以上患者,采用P形代胃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002~2007年行全胃切除无瘤生存1年以上的96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袢式空肠代胃+Brmm吻合(Brsun)、单纯Roux-en-Y吻合(RY)和Roux-en-Y吻合+P形代胃(RYP)三种方式重建消化道,对这些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的消化道症状和营养状况作为评价依据.结果 Braun组存在严重的食管反流,RY和RYP重建则有较强的抗反流作用,RYP组饮食限制少、进餐早期饱足感发生少;术后半年时无瘤生存患者的营养状况三组无差异,而1年以后体重恢复和血浆总蛋白水平RY和RYP两组优于Braun组.结论 Braun吻合术后食管反流严重、营养状况较差;而RY及在此基础上的P形代胃术效果良好,是比较合适的重建术式,建议对预期术后生存期超过1年以上患者,采用P形代胃术.  相似文献   

6.
今日食管空肠(或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在非食管外科医师手中仍屡见不鲜,吻合口瘘的死亡率较高。而且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仍无可靠的预防方法。我院外科从1985年起设计创用“围巾式”法用于临床,其特点是用全层空肠或胃壁包绕在吻合口周围形成瘘的屏障和吻合口处高压带防止返流。9年来共作食管空肠或胃吻合50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和返流性食管炎,仅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痊愈,初步证明这是一种简单易学、效果可靠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章月安 《科技信息》2008,(7):296-296
本文总结并分析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对我院两年多来6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的病人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术后建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总结,结果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病人恢复快,肠道功能恢复早,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分析认为空肠营养管在食管贵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残胃236例临床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全部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证实的手术后胃236例.BillrothⅠ式残胃(B-Ⅱ式)24例,BillrothⅡ式残胃(B-Ⅱ式)212侧.结果显示吻合口炎及残胃炎发生率为最多;病理以慢性炎症为最多,其次为不典型增生病变.检出残胃癌12例(其中手术原因不明者3例).残胃复发癌12例.并对残胃癌、术式等问题进行讨论.认为术前术式选择宜从严掌握.术后必须内镜随访,尤其对胃癌术后、残胃癌前病变应定期胃镜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2例患者,探查无法切除8例,治愈出院196例,术后死亡6例,2例术后死于心脏骤停,4例死于呼吸衰竭,近期吻合口瘘8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8例。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如围手术期给予很好、恰当的处理,大部分病人可恢复如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贲门癌病人围手术期处理,提高老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2例患者,探查无法切除8例,治愈出院196例,术后死亡6例,2例术后死于心脏骤停,4例死于呼吸衰竭,近期吻合口瘘8例,胸腔积液6例,肺不张8例。结论高龄食管、贲门癌患者如围手术期给予很好、恰当的处理,大部分病人可恢复如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高龄食癌贲门癌 12 例, 均合并进行性营养不良和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切除+ 胃食管吻合 10 例(包括根治术和姑息手术) , 探查造瘘 2例.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手术切除率83.33%, 3 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基本接近文献大宗病例报告.行切除术后病例随访均获得满意生存质量. 结论: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得到积极的手术治疗,高龄不是手术禁忌症.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呼吸系统和营养不良,应在术前得到积极治疗和改善,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对于高龄食管癌、 贲门癌手术治疗的评价,不仅要重视术后生存率, 更应重视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竣综合征的诊断、防治。结果 总结25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体会。结果 25例病人经综合措施治疗后,21例患者10-15d恢复,4例患者术后因低蛋白血症,经空肠造瘘,支持治疗20d左右进食正常,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定期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本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一旦诊断确立,应耐心血病人解释,消除其紧张心情和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使用美国强生公司圆型胃肠吻合器的经验,并对该吻合器进行评价。方法:对食管—胃(肠)端侧机械吻合的116例病人术后并发症、吻合口大小、进食及返流情况进行观察,并在术后第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结果:绝大部分病人术后顺利进普食,无吻合瘘发生,4例吻合口狭窄与术中操作不当有关,少数病人有返流症状。103例使用25号吻合器病人随访各期吻合口平均直径>1.18cm。结论:机械吻合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掌握器械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Stretta射频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近、中期疗效.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Stretta射频治疗的336例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后随访分析患者的症状缓解率、症状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显示:2例病人在全麻插管下进行,其余都在深度镇静下进行,平均耗时(39.0±5.0) min.术后并发症非常轻微,包括短暂的胸骨后疼痛、轻度发烧、恶心呕吐、短暂吞咽梗阻感等,未出现穿孔、黏膜大片撕脱、大出血、死亡等.共320例(95.2%)患者得到了至少2 a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36.2月.其中102例(31.9%)症状基本消失,138例(43.1%)症状明显缓解,66例(20.6%)症状部分缓解,14例(4.4%)无效,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23例(7.2%)症状有不同程度复发,其中3例行再次射频治疗,6例改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手术.结果表明:胃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是治疗以食管外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残胃癌的病变规律及诊疗对策。方法 :对 2 5例残胃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及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术患者残胃癌发生率高 ,BII/BI式为 2 0 / 5。男性多于女性。发病距初次手术时间 5 .4~ 2 6年 ,平均 11.3年。胃镜结合病理活检对残胃癌的确诊率可达 90 %以上 ,确诊时多属晚期。随访2 1例 ,平均生存 12 .2月 ,15例残胃癌根治术患者 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73.3%、5 3.3%、33.3%。结论 :胃镜结合病理学活检是目前诊断残胃癌最有价值的手段。防治应从初次手术的术式选择开始 ,减少或避免胆汁返流对残胃粘膜的刺激。胃术后 5年以上须定期胃镜检查 ,治疗上尽量行全残胃根治术 ,以多脏器联合切除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心铒钳在食管胃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32例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患者,均应用心铒钳,采用手工吻合.结果:132例手术无1例吻合口瘘发生.结论:应用心铒钳行食管胃吻合,保证吻合质量,非常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确有独到之处,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径路显露左肝内胆管的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1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经不同径路切开显露左肝内胆管并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或间置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胆瘘、肠瘘和肝周感染发生,并经3~6年随访,无胆管炎症状复发.结论不同径路显露左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径路显露左肝内胆管的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16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经不同径路切开显露左肝内胆管并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或间置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结果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胆瘘、肠瘘和肝周感染发生,并经3~6年随访,无胆管炎症状复发.结论不同径路显露左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安全可靠,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单纯胰液反流对食管粘膜的损伤作用。方法运用全胃切除+食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胆管空肠吻合术制作单纯胰液食管反流,并于不同时间分批取得食管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实验组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反流性食管炎,病变以食管下段为重,随病程延长加重,组织学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上皮高度增生及出现化生柱状上皮。结论胰液能造成明显食管粘膜损伤,可能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并发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振霆 《扬州科技》1995,3(2):28-29
1989年-1994年以来,对20例贲门癌者作了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改用一层吻合,胃或空肠浆肌层套叠,膈肌固定,取得了满意效果,其特点是,手术风险小,创伤小,心肺功能干扰轻,恢复快,杜绝了一些因经胸而产生的并发症,术后配合化疗,同样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