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计算是一种基础架构管理方法论,它把大量分散的同构和异构的软硬件资源组成一个大的资源池,然后按照需要提供服务。云计算支持资源的动态变化,可以运行多个用户自己创建并定义的服务。云计算应用于电子商务协同平台的作用体现在它的三种服务模式上:云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软件即服务、云平台即服务。  相似文献   

2.
徐长瑜 《科技信息》2010,(18):I0207-I0208
本文通过以Google云平台中实现构建一个日程管理云开发服务为例,对云计算的特点、Google云服务体系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如何利用谷歌应用引擎云的集成环境来实现部署一个基于云计算的Web服务,进而为今后在教育行业校园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的实践应用作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云计算服务在快速发展,但目前云服务市场上却存在定价高、定价体系差异过大以及价格缺乏灵活性等问题。为了解决当前问题,本文考虑网络外部性下,基于用户不同服务质量要求的云服务定价方法与模型,用以指导云计算企业与服务运营商更好地实现云计算业务的降本增效,一方面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为云服务提供商提供一种定价思路,增强竞争力,并进一步给出了模型的应用步骤与框架。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是IT产业的第三次变革, 已成为互联网信息服务研究的热点, 并且各种云计算的产品相继出现. 云计算大多采用强数据中心和弱终端的架构模式, 建设这种架构的云计算中心,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并配置高速的网络访问环境. 目前中国的网络带宽还难以满足这种云计算框架下服务的需求; 同时, 众多云计算中心的建立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已有PC设备资源的浪费.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用户融合的云计算服务架构, 该架构通过将有一定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用户终端动态地融合到数据中心, 使得云计算中心的规模能够动态地扩展或收缩, 让用户能够为云服务中的其他用户提供服务. 基于该框架, 设计和实现一个云服务视频点播系统. 实验表明, 该框架能够在保持云服务质量的同时允许动态扩充云的规模.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现在依然是非常热门的一个概念,我们通俗地从运营商角度来理解云计算就是一句话: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方式和商业模式。电信运营商正在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渠道优势向云服务提供商转型。中国联通的定位是做云基础资源的供应者、私有云服务的托管者、行业应用云的孵化者、公众云服务的汇聚者。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以云计算为依托的IT柔性支撑架构和绿色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6.
引入资源即服务的云计算架构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引入资源的四层云计算构架,阐述资源在云环境中的必要性.同时从资源的角度,给出云和云计算的概念.设计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采集模型,并从数据资源的角度,设计应用广义搜索树的面向云计算的数据预处理机制.与已有的云计算构架对比,该构架更能体现出云计算技术的特性,为云计算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云计算技术,对建立统一的创新管理服务平台进行了研究。平台利用先进的云服务手段,通过整合分散的服务资源,为消费者提供自助服务、透明服务和全面的咨询服务,力求通过建立消费者透明消费、服务机构透明服务和政府部门透明监管的"三透明"模式解决服务滞后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云计算的迅速发展对云应用与云服务的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依靠提供商提供的云平台基本功能组件不能直接满足需求,对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会增加开发周期,降低开发速率。OpenStack是一个开源的云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云基础架构服务,包括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和网络服务。以OpenStack为基础,针对虚拟机管理应用、存储应用和定制应用,设计并实现了一种云应用开发框架,融合了服务组合和元数据的设计思想。基于该框架实现了一个虚拟机定制系统,并验证了该设计框架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服务提供商在云平台上不断提供或大或小的云服务,服务数量不断增长,云计算因此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服务传递的基础架构.在云服务的发展中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提供一种必要的故障处理机制以保证云应用在云平台上的正常有效运行.针对云服务故障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共享开放模式的云服务诊断架构,该架构通过将诊断模块解耦为几个部分,并在识别故障类型的基础上自动选择诊断服务、诊断信息及处理方法,实现诊断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云共享平台的云平台诊断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智能旅游导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地旅游信息化资源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且没有完善的面向游客和导游的移动智能导览系统平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云计算来建立后端信息存储和处理中心,以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互联网技术结合作为前端展示终端和接口,以高性能信息处理、数据挖掘和智能推荐技术为信息处理支撑,建立为游客和导游提供信息服务的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智能旅游导览系统。案例分析表明:系统模型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和可扩展性,且有助于更高效地实现旅游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云环境下虚拟机资源在多数时间中处于闲置状态导致云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云资源监控系统,并在云监控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ARIMA)模型的动态负载预测与资源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虚拟机负载与配置的关系,通过预测负载情况,提前启动或者挂起虚拟机,提高云资源的利用率.研究结合OpenStack云环境提供的虚拟机,实现其下的云资源监控,预测和弹性分配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预测虚拟机的需求量,所制定的资源弹性分配策略能够提高云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云计算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思想,探讨了云计算对于图书馆整合及其运营与创新的重要性,分析了云计算使用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论述了云计算在降低碳排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开源Hadoop云平台的一些主要特点及其数据存储的优势.通过把云平台自身特点与地理系信息系统的构架设计相结合,提出了基于Hadoop云平台的地理信息系统构架,使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云的相关特性.该地理信息系统能解决地理信息数据量大、种类繁多的数据在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而大大提高了云GIS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Load balancing in the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Good load balancing makes cloud computing more efficient and improves user satisfac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better load balance model for the public cloud based on the cloud partitioning concept with a switch mechanism to choos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 algorithm applies the game theory to the load balancing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in the public cloud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云计算及云计算实施标准的文献,讨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现状可概括如下:概念清晰、操作模糊、人云亦云、云里雾里.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重建设、轻应用;技术已有一定基础,却仍有差距.目前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已意识到云计算的巨大潜力,给予了充分重视,却未形成云计算实施标准,这已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的瓶颈.从实践和应用角度,通过对云计算的理解和对互联网应用发展的探索,指出云计算并非只是商业模式的变化,而应看作可解决不同问题的云革命,在此基础上提出云计算定义和云计算实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云存储的概念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所利用的技术包括集群计算、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网格计算技术等。这些异构的存储系统通过彼此的协调、配合,构成一个虚拟的、巨大的存储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文章阐述了云存储结构模型,并对几种典型云存储的架构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卫星资料具有覆盖范围广、时空密度大等优点,能有效地弥补缺测地区观测信息不足的现状,可为天气分析和数值预报模式等研究提供大量有用资料.采用青藏高原西藏阿里地区上空的Terra ASTER多角度影像立体成像像对,结合遥感和摄影测量理论,建立了基于摄影中心、影像点和实际物方点共线关系的云顶三维参数解算模型,用以求取云顶三维坐...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云计算产生的背景和云计算的定义,辨析了云计算与其他计算形式的区别,阐述了云计算的特点及其体系结构,展望了云计算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IT技术,也被认为是互联网乃至整个IT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对云计算的兴趣在不断地提高,云计算在全世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作为肩负着向高校学生传递最新信息技术任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将进一步贴近企业发展的需求开设新的课程。本文在分析了云计算涵盖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探讨了《云计算与基础设施云部署》课程作为计算机公共课程开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扩大学生的应用知识层面,拓展学生对新技术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北京地区2007-2009 年夏季8 km 高度以下云出现概率(探测到云的次数与总探测次数之比)及云出现概率在一天内的分布规律, 并研究三年中夏季单层云的云底高度分布规律, 典型对流云的云底高度特征, 以及对流云云底高度与地面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北京地区夏季云出现概率约为12%, 一天内云最容易出现在夜间, 下午较夜间云出现得少; 云底高度分布呈单峰, 最容易出现在700±50 m 高度, 低云(云底高度在3000 m 以下)出现次数占云总出现次数的82%; 典型对流云云底高度出现在400~2500 m 高度, 一天之内云底高度变化不大。利用绝热气团模型得到云底高度与地面相对湿度的线性关系, 并以此方便地给出对流云云底高度, 平均相对标准差为0.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