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 ,很多普通元素如氧和碳 ,是在某颗成为超新星的星体爆炸时生成并散布到整个宇宙。但越来越清楚的是 ,普通星体无法生成足够多的金和铂这类重金属。因此 ,地球上和整个宇宙中的金和铂的来源一直是一个谜。最近 ,瑞士莱斯特大学的斯特凡·罗斯沃格博士和巴塞尔大学的合作人员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议上报告了一种生成金、铂和其他重金属的新途径。罗斯沃格的研究小组探究的观点是 ,这些重金属是在高密度中子星剧烈相撞时生产的。这些中子星———它们死亡的旧星体的核心———比地球重 10 0万倍 ,面积却只有伦敦那么大。有时会发现中子…  相似文献   

2.
青水 《科学之友》2005,(1):35-35
在《科学》杂志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查理斯·莱恩威弗和澳大利亚斯温伯恩工业大学的科学家耶希·芬纳和布拉德·吉布森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这3位科学家宣称,他们已经在银河系确定了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中有几百个恒星,它们有类似地球、火星和水星及能提供支持复杂生命存在的行星,因此在这里最可能有外星人的存在。他们将这区域称做“银河系可能有居民的区域”,并说,这些恒星离地球不很远,有的甚至在地球上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布拉德·吉布森告诉记者说,这个区域是在80亿年前形成的,在形成后它们集聚了诸如碳、氧和铁…  相似文献   

3.
李墨 《科学之友》2006,(8):39-39
2006年6月19日,“2006年北京国际弦理论大会”开幕。世界科学大师史蒂芬·霍金出席此次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你们听得见吗?”霍金教授以他招牌式的问候开始了45min的演讲——对他来说算是长的了。现场观众听到的是霍金教授利用电脑控制的语音合成器发出的具有金属质感的声音。霍金教授斜靠在轮椅上,像在安静地休息,不过讲述的话题,却是最吸引人的宇宙的起源和归宿。“宇宙有无起点?宇宙是否永恒?”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中的智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威尔逊山上用2.54m的望远镜观测天象后,情形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哈…  相似文献   

4.
挑战物理学的暗宇宙--现代宇宙学世纪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承启 《科学》2004,56(3):3-7
继“宇宙加速膨胀”当选为美国《科学》周刊1998年最大爆炸性新闻之后,“暗宇宙”又摘取了该刊2003年十大科学成就的桂冠。为什么说宇宙是“黑暗的”?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与人们熟知的灿烂星河有何关系?人们是怎么知道它们的存在的?要弄清这些问题,需回顾20世纪初以来近百年的现代宇宙学史。  相似文献   

5.
当研究者们正努力探索火山喷发物是怎样破坏极地上空臭氧层的时候,另一些研究则开始表明这些喷发物是怎样损害热带上空的臭氧层的。美国的研究者们已经发现,火山喷发物中的微小颗粒既截获了从地球表而反射回来的红外辐射,又吸收了外来的太阳辐射,从而加热了大气平流层底部。结果在非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1991年6月)后的5个月,热带地区上空平流层底部的臭氧量减少了30%。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埃姆斯研究中心的斯图尔特·金尼和布赖恩·图恩,以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迈克尔·普拉瑟最近报告了上述发现。气溶胶颗粒破坏热带上空臭氧  相似文献   

6.
在意大利西部小镇芬奇,15世纪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奇才,他就是那亘古不朽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的作者———达·芬奇。达·芬奇的绘画、雕刻艺术或科研在当时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然而知道他是一位人类航空先驱的人则可能为数不多,至于他是怎样研究航空的,又取得了哪些成果的人就更少了。在达·芬奇那想象力异常丰富的脑海中,自幼就萦绕着一个愿望,在他的一生中,不知为此奉献了多少日日夜夜:这就是人类若干世纪以来最为持久、最难实现的梦想之一———用人的臂力模仿鸟类飞行。虽然才华横溢的达·芬奇,终身未能完成把人类从地面…  相似文献   

7.
<正>中微子和它们奇异亚原子行为,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高能粒子、正在爆发的超巨星,以及物质本身的起源。为什么在稳定地照亮黑暗宇宙数百万年后,一颗超巨大的恒星——超巨星会突然在一阵超明亮(亮度超过1000亿颗恒星发光的总和)中爆发?深空中有什么奇异天体,在以宇宙中已知最高的能量发射粒子?最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许是为什么宇宙会包含物质?这些奥秘已经困扰了天体  相似文献   

8.
英国物理学家一个小组已经宣布计划耗资12亿英磅建造一个观测站来研究宇宙空间遥远地方暴烈事件所产生的引力波.格拉斯哥大学吉姆·霍教授所领导的这个工程可能开辟过去宇宙学上未曾开发的一个窗口,并且在测量宇宙大小上给予一个空前精度的引人好奇的前景. 引力波烦扰物理学家几乎已经20年了.广义相对论预言,不管在哪里大的质量遭受到高的加速度就会产生引力波.实际上,这是指宇宙范围的暴烈事件,诸如星的合并和超新星的爆炸.探测它们的大多数尝试是依靠寻找重金属杆中细小的振动  相似文献   

9.
宇宙是什么?这是一个自从远古到现在都在不断引起人们巨大兴趣的问题. 如果不考虑神学的迷信和玄学的臆想,从来,人们对宇宙的研究,都是从观测入手,在观测的基础上,归纳,外推,以建立一些合理的假说或原理,然后运用当时人们所能掌握的严密自然科学方法,即数学和物理学的方法,去构造一个宇宙模型,再由这个模型的理论予言与观测的符合程度来判定这一模型的价值. 这正是爱萨克·牛顿研究天体运行,研究宇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下是未来解决美国能源和排污问题的一幕:全美各地都矗立着成百上千的钻井架。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钻探石油?不是!这些钻井架是用来寻找地下能产生电能的热岩。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其产生的电能足以满足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飞机在天空中不会掉下来?波音、空中客车以及几乎每本教科书的有关论述——这是因为机翼“峰”上的空气行进得比较快,从而产生了升力。但是,费米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大卫·安德森确信他们都错了:忘掉这幻想的流体动力学吧!你所需要的只是牛顿的运动三定律。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安德森学会了飞行,并且已经同别人合写了《理解飞行》一书,宣称要把事实真相搞清楚。那么,是不是飞行员和工程师必须接受再培训?明天的航空器是不是会有什么不同?以下是美国科普作家黛安妮·马丁代尔与安德森就飞行问题进行的一次对话。  相似文献   

12.
卡尔·萨根在行星学及科普方面都有过杰出的贡献,关于他的成功和骄纵的争论也将有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在萨根病逝3年之后,两本关于他的传记再一次使我们注意到他所取得的成就。 这两本传记都涵盖了萨根作为一个科学家和科普作家的全部贡献,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写作风格和所强调的重点。威廉·泡德斯通的《卡尔·萨根一“宇宙”中的一生》着重于萨根生涯中科学方面的主要事件。例如,泡德斯通对萨根作为主将的辩论作了很好的描述(关于太阳系中其他地方存在生命的证据和核战争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济·戴维森的《卡尔·萨根:生平》…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最近发现 ,在冰冷的太空生成的小气泡表明 ,生命或生命的种子可能起源于宇宙。科学家在一项模拟太空的恶劣环境———寒冷、无空气、大量辐射的试验中设法培养人造细胞膜。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从事细胞膜研究的生物学家戴维·迪默 (DavidDeamer)认为 :“这些类似于肥皂沫的细胞膜可充当原始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为半渗透性 ,因此像水和氧气这样的东西进出非常容易。这就是生命所需要的———一个不与外侧完全隔离的内侧。”发表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 ,来自太空的有机物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这些有…  相似文献   

14.
《生命科学的一项基础性发现》就1986年两位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和斯坦利·科恩的概况及其研究成果作了介绍。他们在30年前就已经分离出肽生长因子及其同类物质,但是它们在生命科学中的意义近年来才被认识,从此项获奖结果足以说明基础性研究的重要性,它可指导实践而应用于实际中。  相似文献   

15.
195 3年 4月 2 5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有两位年轻科学家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很短 (不足一页 ) ,但内容极其重要。署名者一位是美国的詹姆斯·沃森 ,一位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个发现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在 2 0世纪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1 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沃森和克里克 ,分享此荣誉的还有英国物理学家莫里斯·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吸引了一大批化学家、物理学家投身于对DNA或与DNA…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细菌,它们需要多少基因才能存活?或者可以这样问:现代细菌的一个细胞至少有多少基因?如果在过去,这样的问题可能被认为是胡思乱想。然而最近15个月以来,研究人员已经揭示了几种单细胞微生物——包括两种细菌———完整的遗传整体。这一新的信息已经允许研究人员对这一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科学家根据对细菌的完整基因组进行比较后认为,现代细菌最少需要256个基IIJ左右。马里兰州见塞斯达国家生物工艺学信息中心的阿卡迪·马谢吉安(ArcadyR.Mushegian)和尤金·库宁(EugeneV.Koonin)将他的研究发表在9月17日《美国科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家伊恩·斯图尔特在《自然》杂志的最新科学报道上发表了关于雪花、棘鱼及一类新的科学见解并论述了———  相似文献   

18.
李新洲 《自然杂志》1995,17(1):9-13
为什么大自然的规律是现在这样的?为什么宇宙是由现在的各种客体组成的?这些客体又是如何起始的?宇宙是如何获得现在这样的结构的?这是当代物理学家力图解决的四大问题。现在,上述问题的试探性答案已经开始显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介绍近年来宇宙弦理论取得的新成果:1.宇宙结构的起源问题;2.宇宙的拓扑缺陷;3.作为物质种子的宇宙弦;4.超导宇宙弦;5.反常超导弦的W玻色子凝聚;6.宇宙弦的若干稳定性问题;7.宇宙弦催化质子衰变。  相似文献   

19.
科学信息     
·Scienca《科学》Vol.258,NO.5086,1992年 1、空间科学家眼中的新老板——丹尼尔·戈尔丁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雇员,近来因为雇主易人而心中忐忑不安,对公司的前景表示担忧。空间科学家的这种担心早在十月初就有所表现,当时他们向议会发出“深切关心”事情变化的信号,表明了对基础研究在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前途命运极度紧张不安的心情。  相似文献   

20.
以可见光到X射线的波长来观测,太阳是太阳系卓越的表演者,然而以了射线来观测,月亮则比太阳明亮。康普顿7射线天文台望远镜最近拍摄的图片提供了这一现象的图像证据。美国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国家宇航局戈达德宇宙飞行中心T射线天文台的研究者大卫·J·汤普查森(DavidJ.Thompson)说:“就我们所知,还没有其他天文部门看到月亮比太阳亮。”当高能宇宙射线(带电粒子)几乎以光速从银河系的遥远地区射入,以撞击月球时,Y辐射产生。它们激发了月球表面的原子核,然后辐射Y射线。和月亮不同,太阳有磁场,磁场偏转了宇宙射线或其它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