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K.N.Shohet的影响函数法和弹性基础梁模型计算了六辊轧机的辊间压力随中间辊的抽动时的变化规律,并用三维光弹性应力分析法进行了实验论证,从而为六辊轧机确定合理的工艺制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HVC工作辊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交替方向差分法建立了工作辊温度场模型,可对任意时刻工作辊温度场分布和热辊形进行仿真,计算时间能够满足在线应用且具有绝对稳定性.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比较,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附加弯矩模型.该模型提出,在确定辊系偏移距时,应考虑附加弯距的影响;减少万向接轴的倾角,可以提高辊系的稳定性,从而给确定辊系最佳偏移距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影响辊系稳定性的附加水平力模型.该模型认为,在确定辊系最佳偏移距时,还应考虑附加弯矩和摩擦弯矩产生的附加水平力对辊系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给确定最佳辊系偏移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宽带钢热连轧工作辊热辊形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现工作辊热辊形的在线预报是板形控制的难题之一.采用一维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工作辊热辊形在线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热轧过程中和下机后任意时刻工作辊温度场及其热辊形.仿真和在线应用结果表明,此在线模型计算速度快,精度高,能满足板形在线过程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采用分割模型影响函数法计算辊间接触压力基础上,对HC轧机辊系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值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冯一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7):1489-1491,1507
纤维束的充分展开效果对实现高粘度热塑性树脂的浸渍尤为重要。Wilson提出了计算纤维束展开宽度的模型,该模型仅适用于计算纤维在直型辊上的展开宽度。本文对Wilson的模型进行改进,不采用WILSON 模型的近似代换,建立了更具有物理意义的新模型,并且对新模型进行扩充,使其能模拟纤维在曲型辊上的展开。对得到的模型进行模拟,发现纤维束展开的宽度与展开辊间高度差成正比,与曲型辊的曲率半径成反比,且模拟得到的结果能很好的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弹塑性弯曲理论,应用迭代法计算了板材一次弯曲矫直时的弯曲力矩和相应的反弯曲率,计算给定方案下形成的残余曲率,给出了压下量与反弯曲率的数学表达式.对于一定的矫直精度要求,提出了上排工作辊集体倾斜调整的辊式矫直机辊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由蠕变力学方法建立了新的由支承辊错位引起的连铸坯壳的错位应变的计算模型.与原有的模型相比.该模型更接近于坯壳错位变形的实际情况.而且还可以求出错位应变速率的值.  相似文献   

10.
辊式矫直机矫直辊的弯辊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板材在辊式矫直机矫直辊作用下的弯曲,假设为由压下机构作用的弯曲和由弯辊机构作用的弯曲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梁的弹塑性弯曲理论,通过把板材弯曲当作梁的弯曲,并考虑到矫直机在入口处的压弯量,通常使板材弯曲时塑性变形层高度占厚度80%,认为经弯辊作用后塑性变形层高度增加了5%~15%,利用梁的弯曲挠度,建立不同弯曲的弯辊模型,求出了矫直辊的弯辊量·理论计算的弯辊量与实际设定值结果吻合,证明该弯辊量设定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无取向硅钢热轧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1700mm热连轧机采集的现场数据分析了硅钢轧制工作辊磨损的规律和其磨损轮廓曲线.采用中部磨损和边部磨损分别建立磨损计算函数的方式,建立了无取向硅钢轧制的工作辊磨损预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计算了模型参数.现场实测数据验证表明,模型预报精度可靠实用,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1700热连轧机轧辊磨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某1700热连轧机为对象,研究了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轧制周期工作辊磨损.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形状近似箱形,受带钢宽度影响较大,带钢长度是影响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轧制周期后,F7工作辊中心磨损约为302μm.将程序计算得到的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冷连轧机SmartCrown轧辊磨损辊形对板形调控能力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应用的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通过对SmartCrown轧辊大量实测得到了轧辊磨损辊形,采用遗传算法建立了轧辊磨损预报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三维辊系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磨损辊形对SmartCrown板形控制技术在服役过程中板形调控能力的影响,提出了新辊形使用工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中厚板轧辊磨损模型的分析,探讨了适合在线应用的轧辊磨损回归解析模型·采用现场实际的轧辊磨损数据,将轧辊的磨损沿辊身分布上进行统计,将轧辊磨损量考虑为沿轧辊长度方向的函数并用来预测下一轧制周期内的轧辊磨损·对首钢3500mm中厚板轧机的轧辊磨损进行了预测和实际的测量,并进行了解析分析·应用结果表明:磨损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能够比较显著地提高磨损模型的预报精度,从而为中厚板的厚度精度、板形和板凸度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2 250 mm热轧带钢平整机为对象,对工作辊的不均匀磨损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发现其工作辊磨损具有“W”形的特征,并分析该磨损与热轧和冷轧平整磨损的异同。结合其磨损特点,构造磨损模式函数,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得到可满足工程要求的磨损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不同窜辊策略时工作辊的磨损情况,针对原策略的不足提出新的窜辊策略并进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均匀磨损程度减小,工作辊服役期延长。  相似文献   

16.
单机平整机轧辊的磨损及其对板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单机架平整机轧辊的实际辊形、磨损状况,并通过运用有限元模型计算辊缝曲线的2次和4次分量研究了辊形对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辊磨损较轻,对辊形影响不大,但原始辊形与目标辊形差别较大,是产生l/4浪板形缺陷的因素之一;支持辊局部磨损较严重,但这种不均匀磨损对板形影响较小,在整个服役期内对板形的作用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热带钢轧机轧辊磨损预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以国内某厂2050mm热连轧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热带钢连轧机轧辊磨损产生的原因,采用现场在线磨损计算模型进行了离线模拟计算;利用现有磨床测试轧辊磨损曲线·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的比较,发现轧辊磨损沿轴向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分布规律,其中部可以用二次曲线来描述,边部可用三次曲线描述·同时,回归出在线板形控制的磨损计算模型参数·修正后的计算结果符合轧辊磨损的一般规律,可用于轧辊磨损在线预报·  相似文献   

18.
热带钢连轧机精轧轧辊磨损计算理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四辊热连轧机精轧轧辊磨损进行了研究 ,除考虑了轧件的轧制长度外 ,还考虑了轧制压力和辊间压力的横向不均匀分布 ,轧件在辊缝中的纵向和横向滑动 ,轧件偏离轧制中心线的影响以及 CVC辊型对磨损的影响 ,以实测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支承辊和工作辊磨损分布的理论计算模型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 ,对各种轧机轧辊磨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Employing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SAA) and many measured data, a calculation model of work roll wear was built in the 2 800mm 4-high mill of Wu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WlSCO). The model was a semi-theory practical formula. Its pattern and magnitude were still hardly defined with classical optimization methods. But the problem could be resolved by SAA. It was pretty high precision to predict the values for the wear profiles of work roll in a rolling unit. After one-year applic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feasible in engineering,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wear profiles of work roll in other mills  相似文献   

20.
2250 CVC热连轧机支持辊辊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250 CVC热连轧机支持辊磨损严重、不均匀且出现剥落问题,提出与2250热连轧机CVC工作辊相匹配的支持辊新辊形CVR(CVC-VCR Compounded Roll),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辊系三维弹性变形模型,并在F3机架上进行工业轧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原辊形配置相比,CVR辊形配置不仅增加了弯辊力的调控范围,辊缝横向刚度增加11.5%以上,而且轧制过程服役前期和后期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匀度分别降低28.17%和29.1%,辊间压力峰值分别下降27.56%和24.49%;新支持辊CVR自保持性较好,可稳定发挥其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