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正在逐渐成为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本设计运用先进的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以及高性能单片机ATmegal6结合提升机实验装置和传感器,开发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矿井提升机监测系统。论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提升容器实时位置,运行速度,提升方向,电抠电流.油压.油温等参数的动态图形显示和模拟仪表显示,对故障点的多媒体声光报警,及其各运行参数和状态的数据存储.打印,数据记录的查询等功能。该系统能够迟到设计目标,软件操作简单方便。与传统的提升机监测系统相比,具有很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ABS试验台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ABS测试系统的构成、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ABS试验台测试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系统硬件设计包括对信号调理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接口函数和上层应用程序设计.通过将硬件、软件有机地结合,建立ABS试验台测试系统,以构成具有对ABS进行开发、调试、检测及性能评价综合功能的试验平台.该测试系统的研制开发。将使传统的ABS性能道路试验为主转变为以室内台架试验为主,提高了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的温度测试系统。将高性能的数据采集卡PCI-1711与传感元件和调理电路于一体,构建成了温度测试硬件系统,软件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检测信号的实时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等功能。系统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D590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和系统结构设计,重点阐述了虚拟仪器系统的构建和系统软件设计.利用虚拟仪器丰富的开发资源,基本不投入仪器设备及硬件,设计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的传感器特性测试系统.并用软件进行滤波及归一化处理抑制采集噪声,提高系统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仪器的流量测试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虚拟仪器的流量测试仪是在传统流量测试仪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流量测试仪的缺点,结合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测试仪器.虚拟式流量测试仪以秦氏模型理论为基础,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到流量测试领域,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仪器面板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流量测试仪的设计方法,将不同的流量测量方式模块化,用虚拟控件取代传统硬件,用虚拟仪器数字量的和显示取代传统流量测试仪的电路运算和表针显示,从而能实现流量的多线程远距离测试.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与测试测量仪器技术的结合,出现了新的测试仪器—虚拟仪器,高校实验室运用虚拟仪器技术能够达到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快速、方便地组建各种自动测试系统。从硬件、软件和整体设计等方面论述了虚拟仪器的相关内容,探讨了高校实验室虚拟仪器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挖沟机沿海底输油管道安全运动,研制了挖沟机导向杆应变应力测量仪.设计开发了差分输入、两级放大滤波的高精度应变测量电路及专用测控软件,实现导向杆应变应力实时监测.在硬件设计方面,通过高精度仪表放大器AD620实现微弱信号差分输入.在软件设计方面,基于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开发了应变应力测量仪测控软件.实验测试表明,该应变应力测量仪实现高精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设置《虚拟仪器》课程的综合实验,是为了提高学生快速组建测试系统、编制测试系统软件的能力。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得到LabVIEW图形编程的训练,更能理解软件编程与数据采集硬件应用间的关系,真正认识虚拟仪器技术的实质。文章介绍了虚拟仪器的五种硬件构成模式、在LabVIEW开发环境下测试系统软件的三种编程模式和综合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治华 《山西科技》2010,25(1):75-77
LabVIEW是一个开发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利用LabVIEW开发研制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负序分析装置。文章论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软、硬件设计组成及其实现方法,还进一步指出了虚拟仪器的网络化和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网络化测试成为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将虚拟仪器技术与USB接口技术相结合,USB总线可以实现对数据实时高速的采集,把采集数据传送到主机后再通过LabVIEW的网络通信功能进行数据的远程传输,通过USB接口模块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阐述了LabVIEW开发平台上网络化传输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面波仪器精度、稳定性和开发效率,开展了基于虚拟仪器研发方式的天然源面波采集系统研究工作.在对虚拟仪器在地球物理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对天然源面波采集系统进行了设计、对硬件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虚拟仪器开发方式进行了系统开发,完成了硬件集成与采集控制软件研发;最后,通过现场测试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进一步研发工作的重点,同时也证明了虚拟仪器技术在物探仪器研发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机转子试验的传统检测方法所存在的缺点,利用具有网络技术的亚当模块ADAM-5000/TCP进行数据通信,并结合相应的传感器、变送器等信号采集处理硬件,组成硬件系统,并利用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的虚拟仪器LabVIEW对系统上位机人机界面监测系统软件进行开发,研制出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的转子试验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电机试验多种工况量实时监测,完成了阻抗试验和温升试验.该系统投运结果表明,试验系统运行可靠,稳定地实现实时试验监测,达到了规定的设计性能指标和其它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bVIEW的虚拟示波器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虚拟双通道示波器设计为例,介绍了基于LabVIEW 7 Express和PCI-6024E数据采集卡的虚拟仪器设计过程,并对虚拟函数发生器送出的信号进行采集和频谱分析.实验证明,虚拟示波器实现了传统示波器的基本功能.通过软件修改,开发出了不同的虚拟仪器,实现了一卡多用,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将虚拟仪器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进行远程数据采集,充分发挥了虚拟仪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硬件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4.
新型瓦斯浓度测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数字化监控矿井瓦斯浓度,研制了一种基于高性能ATmega8单片机的矿井瓦斯浓度测定系统,介绍了瓦斯浓度测定系统的信号采集原理和设计程序.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瓦斯浓度传感器的变换电压,将其数字化为实际瓦斯浓度值,并经远程数据传送模块将数据传送到井上计算机监测平台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安全准确地采集瓦斯浓度数据和及时处理瓦斯浓度信号,具有瓦斯浓度状况监测、历史记录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仪器设计方法与信号参数测量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虚拟仪器中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相位等电信号参数测量原理,介绍了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的虚拟仪器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能为虚拟仪器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矿井智能瓦斯传感器自动调零灵敏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矿井智能瓦斯传感器自动调零和校正灵敏度的机理出发,对现场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求得补偿零点和校正灵敏度的依据。设计了以80C31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调校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调试,并给出系统自动调校前后的试验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bVIEW的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卡、信号转接板等硬件与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上开发的软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振动测试分析系统.振动分析的精度问题是振动测试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系统采用了相位差校正法进行频谱校正.文章还从硬件和软件功能两方面对测试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法及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测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虚拟仪器在测试技术教学实验中的应用。在LabVIEW环境下利用通用数据采集卡组成了虚拟仪器硬件系统,利用LabVIEW提供的外部代码接口节点CIN开发了通用数据采集卡的驱动程序,给出了完整的原程序代码。设计了教学实验虚拟仪器软件系统,并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原理及系统功能的实现方法。实践证明,将虚拟仪器应用于测试技术教学实验,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作为虚拟仪器技术的核心软件,LabVIEW以其图形化编程界面和便利的开发环境在测控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对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分析、系统软硬件设计、上下位机联调等过程的开发与研究,形成一套机械振动测试系统,通过系统模拟实验和现场实验对比分析,验证该系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可以为同类系统...  相似文献   

20.
虚拟式Hilbert-Huang变换信号分析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Norden.E.Huang等人提出的Hilbert-Huang变换(HHT)信号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经验模态分解的过程和希尔伯特谱、边际谱的概念等;以虚拟仪器的开发特点及应用为基础,利用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方法,从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仪器面板3个方面介绍了虚拟式Hilbert-Huang变换信号分析仪的设计,并成功开发了虚拟式Hilbert-Huang变换信号分析仪,为工程信号测试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