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信息     
攀钢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2006年8月15日,在四川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攀钢被列为首批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新材料领域骨干类)。同时,攀钢旗下的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入选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电子信息领域孵化类),攀钢钢铁研究院  相似文献   

2.
在“2009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推进会”上,攀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周一平从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手中接过了四川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证书,此次给攀钢带来荣誉的是该公司自主开发的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  相似文献   

3.
巴纪兴 《科技潮》2006,(1):12-13
“十五”期间,北京发挥得天独厚的科技资源优势,注重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新材料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04年底,仅中关村地区销售收入就已突破300亿元。北京各类新材料企业已达1000多家,其中,被北京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700多家,销售收入达亿元的有20多家,上市公司8家;并形成了一批重点产品和龙头企业。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4.
迅速崛起的北京新材料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科技潮》2005,(4):4-7
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主要高新技术,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与制造技术的重大变革。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上游,材料产业的创新往往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和发展,而下游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能极大地刺激和推动材料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北京目前有800多家新材料企业,每年有近300亿元的销售收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已达9%,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迅速崛起的新材料产业也为化工等传统产业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中均将其列为北京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  相似文献   

6.
由我校孙军教授组织并建议的“高性能钼合金材料制品关键技术开发”项目经“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办组织立项建议和可行性论证、指南编制与发布、项目申报与答辩及专家评审,科技部有关部门批准,已于近期获准立项,被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08年度启动的重点项目.该重点项目总经费4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000万元,企业配套3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刘旭 《安徽科技》2008,(3):23-25
一、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1.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特色鲜明 按技术领域分,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领域优势明显,2007年,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总产值1076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42.7%,新材料领域实现总产值958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8%。在区域分布上,合肥市和芜湖、马鞍山、铜陵沿江产业带继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65%以上,优势十分明显,已成为两个增长极,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攀枝花钒钛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07年7月,全市涉钒涉钛企业已达到85家,形成了以攀钢为龙头的多元化投资格局,钒钛产业的产业集群效应凸现,关键、瓶颈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下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国内外市场对钒钛新材料的旺盛需求的拉动下,新一轮钒钛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已经来临。为积极打造“中国钒钛之都”,推进多品种、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建设,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局借“第二届钛工业企业高层论坛”在宝鸡市召开之机,组织攀钢钛业公司、攀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攀钢(集团)钢城企业总公司、攀枝花学院、恒为制钛、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相关单位赴会并对宝鸡市的钛工业发展进行了考察,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西安有科技型中小企业近5000家,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这些企业所开发、生产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先进性,发展潜力巨大,已经成为西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形成研究、开发、创新产品的标准化工作模式,才能实现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企业知名度小,行业技术地位和影响低,不被行业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计划,广西将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工程”,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等领域,每年培育30家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到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家,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到25%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310亿元。推动桂林、南宁、柳州、北海四大高新园区“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1.
<正>安吉全县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家、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8家,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5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92%。有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3家、市级29家,万人专利授权指数62.34件、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1.67件。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被批准为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县,并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省科技强县称号。  相似文献   

12.
张彩娜 《今日科技》2014,(12):11-11
<正>宁波市新材料产业产值2013年已突破千亿元,占宁波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14.68亿元,同比增长33.92%。截至2013年底,宁波市已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129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当前,宁波正在实施《宁波市新材料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到1600亿元。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神舟、长征、乐凯等众多著名品牌,企业的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曾经多次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在新材料领域方面,中国航天科技  相似文献   

13.
正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蚌埠高新区)1994年4月成立,1995年5月启动建设,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滤清器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之一。2016年,蚌埠高新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威海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威”战略,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9.7%,比年初增加5个百分点。威海市先后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电动汽车试点示范城市”、“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新材料基地”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相似文献   

15.
<正>新材料产业是当今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作为新一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引起广泛重视,对未来产业影响巨大。宁波市新材料产业拥有竞逐的基础优势、创新传统和政策路线,呈现出产业创新集群特征,已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宁波从自身产业基础出发,持续打造在新材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新材料成为了推动宁波转型发展的原动力和"引领极",助力宁波经济发展"破茧化蝶"。一、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一)新材料产业基础初具规模产值规模双升。2013年,全  相似文献   

16.
新材料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其本身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又是信息、生物、航天、能源等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和基础,因此被各国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北京对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历来极为重视,在首都经济“四三三发展战略”、首都“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经济的集中表现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简称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economy)。知识经济的产业形态是知识和高新技术密集型的。依联合国的一种分类,当今高新技术可分为八大类: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软科学)科学技术。以八大高科技为资源依托的高技术产业,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8.
<正>2007年8月,四川理工学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全省获此荣誉称号的高等院校仅有8所。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委、市政府在1999年9月召开的科教兴市大会上,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引进和培养人才”作为科教兴市的“一号工程”。经过努力,宁波市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0年宁波市被国家列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兴贸重点城市”、“国家级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宁波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中心”。高新技术产值达306.58亿元,比上年增长57.6%。 抓“一号工程”落实;宪善科技政策环境 围绕市委、市府提出的“一号工程”,我市制订了一系列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蚌埠高新区)1994年4月成立,1995年5月启动建设,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滤清器产业基地、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集聚发展基地之一,2016年,蚌埠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蚌埠高新区在全国157个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居第42位,连续6年进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