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农业比较效益分析方法,对发展麻疯树生物能源产业与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当前发展麻疯树生物能源产业的农业比较效益还比较低,现阶段大规模推广麻疯树种植的条件还不成熟,文章还就制约麻疯树产业农业比较效益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培育高含油、高产量的麻疯树新品种、研究推广配套种植新技术、开发低成本麻疯树制备生物柴油技术以及制定实施促进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是推进麻疯树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日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签订《开发建设麻疯树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协议》,拟投资20亿元,到2015年在攀枝花市建设180万亩麻疯树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和550亩麻疯树良种繁育基地,并建设相应加工能力的生物柴油加工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人员发现,从一些特殊树种子中提取柴油为人们开发可替代能源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目前,南非正在实施商业化种植麻疯树、辣木等四种树木的计划,并利用它们的树种子提取大量的生物柴油。 利用树木提取柴油技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是可利用的树木资源丰富。 其次是综合效益高。四种树都具有抗干旱的特点,可以在贫瘠的环境中生长。每公顷树木每年能够生产2400升油,最终可以从中提取1560升生物柴油。 再者,这些树富含各种生物材料,其树种子被轧出柴油后,剩余材料既可以用于生产煤球和发电,也可以用来作为动物的饲料。同时,这些树木还具有各种…  相似文献   

4.
麻疯树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疯树是一种拥有多种用途的生态树种,不但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而且许多部位还具有应用和经济价值,提取成分可以制成药品或一些副产品,尤其是种子所含油分可直接作为生物柴油。许多国家对麻疯树的价值都有所认识,并且逐渐展开了研究和开发,使之应用到经济生活中。本文就麻疯树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做了简要综述和分析,以期对麻疯树将来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麻疯树的抗冷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三个不同产地的麻疯树用8℃的低温胁迫处理,以研究麻疯树的抗冷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麻疯树造成明显伤害,使麻疯树幼苗叶绿素含量减少,根系活力降低,生物膜的通透性增大.但各产地的麻疯树受冷伤害的程度不同,说明其抗冷性不同.三个产地的麻疯树幼苗的抗冷性永胜的最强,攀枝花的次之,红河的最弱.  相似文献   

6.
从全球能源形势与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柴油是大力开发的一种重要绿色能源.阐述了生物柴油的本质及其较石化柴油在使用上的优良特性,综述了生物柴油主要在欧美国家中的发展现状及原料供应情况,特别是以大豆和油菜等油料作物为主的生物柴油原料生产状况.在分析了我国油料生产与食用消费现状、油料作物与粮食生产对耕地资源的激烈竞争矛盾的基础上,介绍了极具潜力的2种能源作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Bge,)可以利用能源作物边际土地,即可用于种植能源作物的冬闲田和宜能荒地等,来开垦种植能源作物.在阐述了我国生物柴油原料供应情况后,粗略地匡算了生物柴油原料的供应量,分析了各种生物柴油原料供应的利弊,提出中国大规模发展生物柴油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对以菜籽油、麻疯树油和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估算了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的各子过程(种植、收获、运输、预处理,以及生物柴油的生产和配送)的成本构成。结果表明:原料种植或收购成本占总成本的76%~82%,扣除原料油支出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14%~21%。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油料作物种植及生物柴油生产。生物柴油的生产也受到甲醇价格的影响。以麻疯树油及地沟油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的经济性均优于石化柴油,且麻疯树油路线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系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耐干旱贫瘠,抗病虫能力强,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麻疯树种子对整体动物,如小白鼠、羊及人,特别是幼儿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且具有致死作用,麻疯树种子含毒成分主要是种子毒蛋白(curcin),该蛋白是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抗癌活性,是一种具开发成为新型抗癌药物潜力的蛋白.本文报道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从胚乳愈伤组织中可以获得此毒蛋白,为以后毒蛋白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离体条件下,不同培养条件对麻疯树花粉萌发的影响,取盛花期麻疯树花粉,分别在不同琼脂浓度、蔗糖浓度、温度、不同时间段下,检测麻疯树花粉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麻疯树花粉更易在3%的琼脂浓度、10%的蔗糖浓度、25~30℃的条件下萌发,并以此建立了优良的麻疯树花粉萌发培养基(3%琼脂+10%蔗糖+无机液体培养基).进一步研究显示,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麻疯树花粉活力不同,具有两个活力高峰期,分别为上午10~11点和下午16~17点.同时,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麻疯树花粉进行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麻疯树花粉,不同层花粉活力不同,其中第六层花粉萌发率可高达90%以上,而前五层花粉萌发率均在30%以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西昌、攀枝花、仁里、海口、三亚、东方六地的麻疯树种子进行资源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六个地区麻疯树种子胚乳核糖体失活蛋白含量均值为1.8770~2.5602mg/g,由高到低依次为西昌、三亚、海口、仁里、攀枝花、东方,且地区间差异较大.各地区内部种子胚乳核糖体失活蛋白含量数据分析显示,仁里地区种子胚乳核糖体失活蛋白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14.6189;海口地区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1876.麻疯树种子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胚乳核糖体失活蛋白含量与百粒重、出仁率值在0.01水平上没有相关性,与含油率相关性不显著,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01水平上低度负相关.综合各项指标认为西昌地区的麻疯树种子核糖体失活蛋白含量较高,可作为现阶段核糖体失活蛋白应用的材料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麻疯树叶水浸提液对4种农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研究麻疯树叶水浸提液对莴苣、油菜、玉米和小麦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麻疯树对作物的化感作用和浸提液浓度、生长发育期、作物种类及器官有密切关系.随麻疯树浸提液浓度增加,化感作用增强;麻疯树对4种作物的种子萌发主要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莴苣地上部分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根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其他作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部分体现了"低促高抑"的化感效应;总化感效应是萌发期幼苗期,以及莴苣油菜小麦玉米.因此在麻疯树林区适宜种植玉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硫化型NiMo/活性白土为催化剂,以非粮植物油麻疯树油为原料制备第二代生物柴油.利用等体积浸渍和CS2原位活化结合的方法制备出硫化型NiMo/活性白土催化剂,并通过XRD、BET、Py-FTIR和NH3-TPD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初始氢压、反应时间下麻疯树油的转化率及生成C15-C18烃类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7.5%、反应初始氢压3.5 MPa和反应时间60 min,在该反应条件下,麻疯树油的转化率达到95.19%,生成C15-C18烃类的选择性为84.53%.对最优油品的组分进行了分析,在硫化型NiMo/活性白土催化剂作用下,麻疯树油经加氢饱和、加氢脱氧、脱羰及裂化等反应生成含C15-C18链烃,即第二代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和开发丰富的麻疯树资源,本研究以四川省西昌市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麻疯树种子为材料,将种子浸水萌发后收集各组织用于实验。qRT-PCR结果显示胚乳中Curcin、Curcin C基因表达先增加后减少,在子叶中Curcin C基因的表达也是如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rcin蛋白在根、下胚轴、真叶、子叶中不表达,Curcin C蛋白在根和下胚轴中也不表达,而在真叶、子叶中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及亚细胞定位结果都显示Curcin:GFP和Curcin C:GFP融合蛋白定位在细胞壁上。本研究初步阐明了两种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Curcin、Curcin C的表达模式并对其进行了亚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0和2011年贵州省罗甸县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麻疯树主要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气象因子中,温度是决定麻疯树各主要物候的主要因子.日较差对打破麻疯树休眠有一定的作用,萌芽前日较差加大,有利于营养的大量积累,促进麻疯树解除休眠;有效积温对麻疯树物候的发生有决定性作用,当有效积温达到27~28 d·℃,树液开始流动,超过30 d·℃时,嫩芽开始萌出,35 d·℃以上时,开始展叶,积温达76~78 d·℃时,茎尖抽生新枝,并有花序出现,当积温达到110 d·℃,单花开放,当积温值达到约167 d·℃时,茎尖停止生长,积温220 d·℃时,茎尖再次开始生长,当积温值达到约320 d·℃,植株开始落叶;降水是麻疯树完成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因素,麻疯树在雨季生长快速,旱季休眠,但降雨过多会导致日照时间变短,树体因营养合成不足而停止生长;日照时间不是影响麻疯树开花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可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麻疯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经过溶剂脱酸预处理的麻疯树油、甲醇为原料,在氢氧化钠催化作用下,研究了通过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依次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脂肪酸甲酯产品(即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转酯化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用量为麻疯树油重量的1%,反应温度为50℃,醇油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为60min。在此条件下脂肪酸甲酯产品得率为87.2%。  相似文献   

16.
麻疯树外植体愈伤组织中毒蛋白的Western-blot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麻疯树外植体愈伤组织中毒蛋白的Western blot鉴定戎 芳1,2,王胜华1,赵小光1,郭 亮1,魏 琴1,唐 琳1,徐 莺1,陈 放1, (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2.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230039)麻疯树(JatrophacurcasL.)系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耐干旱贫瘠,抗病虫能力强[1,2],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麻疯树种子对整体动物,如小白鼠[3]、羊[4]及人,特别是幼儿[5]表现出一定的毒性,且具有致死作用.麻疯树种子含毒成分主要是种子毒蛋白(curcin),该蛋白是一种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抗癌活性[6],是一种具开…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高温对来源于海南和贵州的2种不同生态型麻疯树的光能利用和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引起了2种麻疯树叶片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降低和初始荧光(Fo)的上升,部分抑制了PSⅡ的功能.与贵州麻疯树相比,海南麻疯树在中度高温胁迫(30~40℃)时,增加了对过量激发能的热耗散能力,使其维持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当温度升至45℃,虽然热耗散机制受到破坏,海南麻疯树仍然有7%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而贵州麻疯树的这一比例降为0%.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海南麻疯树比贵州麻疯树具有更强的高温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麻疯树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生物柴油树种,了解其花部特征对主要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与访花频率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助于麻疯树的进一步繁殖成功。【方法】对麻疯树雌、雄花的形态特征进行测量,对花粉与柱头的微观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花部构成、花冠尺寸及花部颜色对蝇类与蜜蜂类访花频率的影响进行观测。【结果】麻疯树雄花的花冠直径显著小于雌花,雄蕊的直径显著大于雌蕊,可能会影响传粉者对雌、雄花的偏好。雄、雌花的花蕊和花冠的相近,利于花粉的携带、转移与落置。麻疯树花粉粒表面具有瘤状突起,含水丰富,直径大; 雌花柱头有孔状凹陷,能分泌少量黏液,利于花粉在柱头上的粘附与萌发。去除花蕊与花瓣均会显著降低蝇类与蜜蜂对麻疯树花的访问频率,去除花萼对传粉者访问频率无影响。随着花冠尺寸变小,蝇类与蜜蜂对麻疯树花的访问频率均显著降低。花部颜色的改变显著降低蜜蜂类的访花频率,但对蝇类的访花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麻疯树雌、雄花的花部形态特征有显著差别。蜜蜂类与蝇类传粉者对麻疯树的花部组成、花冠大小与花部颜色的视觉识别方式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麻疯树、乌桕、毛叶山桐子、油茶、巴豆、蝴蝶果和东京桐7种产于西南地区木本植物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的生物柴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各国制定的生物柴油标准,筛选出蝴蝶果、油茶和东京桐也是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植物.巴豆和毛叶山桐子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备选资源,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添加催化剂等方式达到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建 《科技信息》2010,(23):399-399,374
在各类生物质能源资源的开发中,木本生物质能源树种黄连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首要开发种植的新型生物质能源资源。通过对黄连木的特性、用途和发展优势的分析,揭示了生物质能源树种黄连木种植的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