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LF精炼工序在炼钢过程起着调节温度的关键作用,准确预报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对实际生产有重要意义.传统的LF精炼预报模型包括机理模型与黑箱模型.机理预报模型能够体现各工艺因素对终点钢水温度的影响,但由于LF精炼传热机理研究尚不完善,依靠机理模型预报终点钢水温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黑箱预报模型能够准确预报终点钢水温度,但不能反映精炼过程各工艺因素对钢水温度的影响,尤其当生产工艺条件发生改变时,黑箱模型在应用上会受到限制.本文以方大特钢LF精炼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机理预报模型与黑箱预报模型(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相结合的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灰箱预报模型.该模型既能反映各工艺因素对终点钢水温度的影响,又能准确预测终点钢水温度,其终点钢水温度预测误差在±5℃以内的命中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使转炉冶炼与连铸生产更好地匹配,通过对80t转炉氧枪喷头和顶底吹的操作改进,使供氧时间平均缩短了1.5min,并减少了冶炼终点钢水溶解氧和渣中铁损。同时评估氧气射流冲击熔池的深度、吹炼过程渣成分的演变以及钢水的氧化性,提出了终点钢水溶解氧含量与指数VO2/w[C]以及转炉炉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钢水终点氧含量是转炉炼钢的控制目标,它与钢水碳含量、钢水温度等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非线性关系。利用MATLAB环境,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转炉炼钢终点氧含量预报模型,并结合某钢铁企业一座90t转炉的实际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预报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案例推理的电弧炉终点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弧炉(EAF)冶炼生产过程中,出钢温度、碳含量和磷含量等终点参数直接关系到后续生产工艺,甚至影响产品质量.基于增量预报模型的思想,提出采用案例推理方法进行电弧炉炼钢的终点预报,该方法由于建立在已有的炼钢案例基础上,具有方法简单、不需要复杂数学推理的优点,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考虑到电弧炉炼钢影响因素较多、具有较强的非线性,采用支持向量机对案例推理的结果进行增量补偿修整.实践证明,经补偿后的案例推理方法预报精度较高,预报结果接近实际值,该方法是切实可行并有效的,可以用于电弧炉炼钢终点钢水温度、碳含量和磷含量的预报.  相似文献   

5.
针对转炉炼钢知识发现的特点,采用粗糙集理论进行分析,应用数据清洗、标准化及离散等方式对转炉炼钢生产数据进行预处理,以炼钢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知识发现的条件属性,以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目标作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建立了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实现转炉炼钢生产知识的自动发现、获取和规则提取。以转炉冶炼终点钢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做为知识发现的决策属性,采用210 t转炉炼钢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模型的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提取出的铁水硅含量、铁矿石质量、氧气消耗量等影响因素对转炉冶炼钢水终点温度存在重要影响,且模型提取出的转炉炼钢终点钢水温度知识规则与现行转炉炼钢现场的变化规律一致,证明基于粗糙集方法的转炉炼钢知识发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炼钢炉静态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炼钢转炉的采集数据,利用1种新型模糊神经网络(FNN),对其进行了静态建模,从理论上论证了该FNN的推理及非线性逼近能力。用新建模型对钢水终点温度,终点含碳量进行计算,其结果与相应的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控制钛夹杂对帘线钢盘条拉拔加工性能的不利影响,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结合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对铁水中的[Ti]-[Si]平衡、转炉脱钛以及精炼增钛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钛质量分数控制措施.结果表明:铁水中钛和硅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将高炉铁水硅质量分数控制在较低水平,对降低铁水钛质量分数具有重要意义.转炉终点钢水钛质量分数受转炉终点钢水碳质量分数和温度的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尤为明显.为了降低转炉终点钢水含钛量,必须做好转炉终点碳温控制.此外,为了尽量减少钢液精炼过程中的增钛量,必须严格控制转炉出钢下渣量和精炼渣料中的含钛量.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两种炼钢方法的终点磷的热力学状态。在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终点钢水温度、含碳量、炉渣碱度和氧化铁对脱磷影响的综合方程式后,逐个研究了它们对脱磷的影响程度,并对当前的操作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主元分析方法和新型ESN(回声状态网络)算法为核心,研究了转炉终点静态预测模型。通过对某钢厂转炉生产数据的主元分析,建立了ESN模型,同时将ESN模型与传统的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使用ESN建立的模型比传统的BP网络模型和RBF网络模型,在钢水温度预测方面精度分别提高了0.85%和0.45%,在钢水碳质量分数预测方面精度分别提高了0.45%和0.19%,能够有效的对转炉终点碳含量和温度进行预测,从而为转炉炼钢过程提供更准确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磷和硫含量预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转炉冶炼终点磷、硫含量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冶炼终点的控制变量,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常用BP算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转炉冶炼终点双节点输出模型,实现了对终点钢水磷、硫含量同时进行预报,选取现场实际生产数据为样本,对模型进行训练,使模型对磷、硫含量的预报误差在±0.003%的命中率均达到了85%以上,预报精度达到了炼钢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一类多总体线性回归模型,其特点是它们均具有部分相同回归系数.采用各个子总体内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方法估计回归参数,然后依据样本容量进行加权估计公共回归系数,最后把公共回归系数回代到各个线性回归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方法估计不同部分系数.理论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得到的估计量,不仅是无偏估计,而且方差比用单个子总体样本得到的最小...  相似文献   

12.
应用计算机技术,对部分电站设备用钢的常规力学性能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材料力学性能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可供工厂设计、工艺及材料等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河南省文峪金矿为例,应用灰色系统灾变预测的方法,初步探讨了矿体深部的变化规律,并将预测结果与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
应用相似与模化理论对旋风分离器进行了相似放大试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的相似分析,找出了无因次准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关系。并对不同形式的无因次准则表达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推荐使用的性能计算式。通过对总效率的验证计算证明,本文所推荐的分级效率计算式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5.
涂洁  刘琪璟 《江西科学》2006,24(6):466-470
树干生长量的调查是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制定木材间伐方案的重要依据。针对目前传统材积调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用枝条生长量解析树干生长量的方法。以千烟洲湿地松人工林特定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轮枝层枝条直径、节间长及材积的生长状况。通过对大量标准枝条生长量的测定,建立了枝条材积生长量与年龄及基径的回归预测模型。结合树干解析结果,得出了树干材积量与枝条材积量的相关关系方程。根据所得的回归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森林材积调查的工作效率,同时可以大大减少对树木的破坏。经一系列评价指标验证,回归模型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用回归分析法计算了平潭太阳辐射,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线性回归计算太阳辐射值其精度合乎要求,不必采用非线性回归。但各月的回归系数应分别计算。不宜采用固定的或分时段的回归系数。计算得出:平潭的太阳辐射年平均值为4.5×10~3瓦/米~2,与福州相近。但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旬直接辐射最大值出现在七月中旬,最小值出现在十二月下旬;旬散射辐射最大值出现在六月下旬,最小值出现在一月上旬。平潭的D/Q年平均值为48%。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对摩擦纺纱质量影响较大的刺辊转速、尘笼内胆安装角和吸风负压等工艺参数作为三个因子,用通用旋转试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试验,推导出它们与各主要质量指标间的二次回归方程,作出各因子与质量指标间的等高线图,并用复合形法进行优化,求出理论工艺最佳点。试验得出,适当提高刺辊转速,有利于成纱质量的改善,但刺辊速度过高质量反而下降;吸风负压和尘笼内胆安装角对质量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尘笼内胆安装角较小时,吸风负压的增长有利于质量改善,安装角较大时,吸风负压的增加不利于成纱质量。文章认为,适当的刺辊速度配以较小的尘笼内胆安装角和较大的吸风负压可以得到较好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8.
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作为该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的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其发生、发展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效益与土壤水分的平衡.文章概述了黄土高原地区刺槐生长模型方面所进行的一些研究,以期了解黄土高原刺槐生长模型的特点、进展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淮南颖凤区煤质分析资料为依据,给出了煤中灰分、碳、氢含量和发热量之间的关系式。校核表明:计算相对误差小于2%的煤样组数达83.3%,小于3%的达100%。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90名日语专业的学生为被试对象,运用定量研究方法,调查了不同性别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口语成绩之间的关系,并用SPSS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在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口语成绩的关系上有一定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