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冷链物流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了冷链物流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物联网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RFID、WSN、集成网络和智能节点等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监控系统,实现对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全程跟踪及有效追溯。  相似文献   

3.
医药冷链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随着我国医药流通规模的不断增大,原本作为药品流通供应链补充的医药冷链的发展更加引人注意。该文分析我国药品冷链物流现状及冷链系统验证的意义,按照新版GSP附录5《验证管理》的要求,借鉴国外冷链系统验证的理念,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冷链保温箱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医药冷链运输具有高成本性、时效性、高协调性、复杂性等特征.以允许承运人可在任意时间进入和离开拍卖平台为前提,根据其成本、运输时间、货损率、违约率属性设计了一种多标准函数以确定承运人的估值.提出了一种在线多属性逆向拍卖机制,将医药冷链托运人关心的所有属性纳入拍卖分配和支付的核心程序,为托运人定制多属性运输服务提供了方法指导,并通过算例演示了该拍卖机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证明,该拍卖机制可以满足激励相容和个体理性,不仅满足了托运人的需求,而且降低了采购成本,促进了医药冷链运输服务安全、稳定、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潜力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我国生鲜物流的特点,指出冷链物流对于生鲜品流通的重大意义,从而挖掘出我国发展生鲜品冷链物流的巨大潜力,结合当前国内生鲜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生鲜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冷链物流网络的复杂网络特征,提出运用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冷链物流网络,进一步结合冷链物流的实际状况,详细探讨了基于复杂网络的冷链物流网络的优化方法及研究内容,最后,概括总结了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频繁出现的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以及冷链物流资源投入的外部正效应问题,建立政府监管下供应商与加工商物流资源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结果显示:供应商与加工商的物流资源投入策略选择与各自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密切相关,当双方物流资源投入产出不断变化时,可以得到多种演化稳定策略;如果“搭便车”行为从对方资源投入带来的收益很大,会大大降低供应商或加工商进行冷链物流资源投入的积极性;当政府的惩罚或补贴力度大于相应临界值,供应商和加工商的演化稳定策略是投入冷链物流资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产品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保鲜程度智能监测及预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保鲜程度智能监测及预警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传统遗传算法自定义了交叉和变异的应用概率,增加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特定温度下的冷藏车中,推导时间与水产品腐败释放气体的函数关系,建立腐化方程,并在实际运输中,实时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风压、热压联合作用下高层建筑渗风中和界的计算方法。分析和推导表明:风速V、竖井与室外之间的温差Δt及建筑高度H对渗风中和界的综合影响取决于它们的组合V2/(H0.6Δt)的大小。以走廊两侧结构对称的建筑为例,导出了中和界位置与S(S=5.744V2/(H0.6Δt))的一元函数关系。并就中和界随V,Δt,H的变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琳 《科技信息》2011,(10):I0044-I0045,I0047
本文针对易腐食品的配送问题,指出了冷链物流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在研究配送过程中固定成本、运输成本、货损成本及惩罚成本的基础上,给出带时间窗的冷链物流配送的成本模型,探讨路径优化算法,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针对极寒条件下变压器油纸绝缘的击穿特性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实验数据,但对极寒条件下变压器冷启动过程中温度场和流场的研究较少。为探究极寒条件下油浸式变压器冷启动过程中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情况,本文以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FZ11-10000/35型35kV油浸式风冷变压器为例,利用COMSOL建立其二维轴对称导热模型,对极寒条件下变压器冷启动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仿真模拟,并设计实验验证了模型数值计算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冷启动过程中,铁芯和绕组上方形成多个小范围油流循环区域,随冷启动的进行小范围油流循环不断扩大并融合成一个大范围油流循环,420min以后温度场和流场逐渐趋于稳定,最高温度为64℃,最大速度为91mm/s,局部存在的较大温度场和流场梯度造成变压器内温度分布不均和油流不稳定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磨削温度作为影响磨削淬硬工艺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着工件的表面质量.为研究其在磨削淬硬过程的分布情况,确定磨削淬硬机理,建立磨削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通过对磨削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变化情况的分析验证磨削淬硬的机理,并根据仿真结果对淬硬层深度进行预测.最后进行磨削淬硬试验,对工件显微硬度进行测量,将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表明可以通过仿真来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火灾条件下混凝土柱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雷顺  赵建立  张剑 《河南科学》2004,22(4):515-518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火灾时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多种火灾情况下混凝土受压柱的温度分布情况,为灾后建筑物的检测评定与加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降雨入渗是影响内河驳岸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以福州晋安河驳岸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非饱和渗流计算模型,研究了降雨入渗对驳岸挡土墙后土体孔隙水压力、应力、位移及塑性屈服区的影响,并结合强度折减法,定量分析了降雨入渗对驳岸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降雨入渗的影响,驳岸由基本稳定状态变为潜在不稳定状态;驳岸土体容重增加、土体基质吸力区减小和有效强度降低是造成驳岸附加变形及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降雨入渗条件下驳岸的破坏规律与未考虑降雨影响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压管道粉尘在线检测装置对天然气站场内多管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分离器进出口管道内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进行测定,得到多管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分离器的实际分离性能。现场测试结果与常压常温下过滤分离设备的性能测定结果对比表明:多管旋风分离器现场的分离效率与实验室测试结果相一致,常压常温工况下的性能测定数据可以作为评价高压实际工况运行的指标。过滤分离器现场测试结果与常压常温下测试结果存在差别,主要原因在于滤芯现场使用过程中,滤芯纤维失效会导致较大颗粒穿透,使过滤分离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理论基础上研究煤自燃基础参数对煤自燃的影响,通过建立动坐标系下采空区煤自燃数学模型来掌握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煤自燃的过程.该模型结合煤自燃极限参数计算方法和热传导理论,计算简化后的自燃数学一维模型解析解,利用一维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参数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回采速度,可以有效地减低煤温;浮煤越厚,漏风速度越大,煤越易自燃;当遗煤放热量与温度成正比时,距离工作面越远的点其温度越高,且呈指数形式增加;当发热量为常数时,采空区距离工作面越远的点其温度越高,且呈线性形式增加;考虑到沿采空区的深部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遗煤放热量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该数值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由于采空区是一个立体几何空间,采空区温度场与氧气浓度场、速度场存在耦合作用,因此,有必要基于三维或二维数值模拟技术继续深入研究回采情况下采空区煤自燃.  相似文献   

17.
开放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阐述了"开放实验教学"与传统"课堂实验教学"的差异,分析了两者在现代教学体系中的关系,结合同济大学化学系开放实验教学的经验,从教学内容、开放方式、开放实验管理、实验考核几个方面探讨了开放实验的措施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寒区公路路基温度场的观测存在外部环境复杂、自动与连续观测难以实现等困难,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STC89C58单片机、DS12C887时钟和AT24C256外部扩展数据存储器组成观测系统,外接锂电池供电,对路基温度场实现了自动采集、储存和无间断观测。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期内,最大冻深在路基顶面下2.3 m,比天然地基深0.85 m,说明路基填筑改变了原天然地基温度场的状态;与气温变化时间相比,路基冻深变化在次年3月份达到最大,存在50 d左右的滞后期;在路基冻融过程中呈现不均匀现象,融化期内,路基内部存在马鞍形未化冻土区域,并在融化末期产生未化冻土核;其观测结果可作为寒区公路路基病害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庆外围油田的安全混输温度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外围油田的集输系统绝大部分采用环状掺水流程,该集输系统受单井产量低,气油比低、井口出液温度低、集输半径大,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的影响,集输系统生产能耗一直偏高.针对油田生产的这种现状,经过两年的现场试验及相关理论研究,给出了适合该类集输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界限,为外围油田环状集油工艺低温运行探索了新的途径,也为实现油田不加热集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