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研究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雷电波进入变压器引起高压绕组电压分布的规律,进行了不同纳秒脉冲宽度电压下绕组电压分布研究。基于一台带抽头的10 k VA-220 V/2 400 V变压器,搭建试验平台,测量和分析了不同脉宽电压下的绕组电压分布;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绕组电容参数矩阵并建立多导体传输线模型(MTLs),仿真计算了绕组电压分布;使用MTLs仿真计算和试验测量得到的绕组电压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深入分析得出:除波头时间外,脉冲宽度是影响绕组电压分布的重要原因,电压脉冲宽度越小,绕组电压分布越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直流绝缘子串电压分布测量方法及其分布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新型测量直流系统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静电计式仪器和测量方法.仪器采用振动式探头,把绝缘子的直流电压变成交流信号,处理后,语音直接报出绝缘子的电压值.通过在含有5 片绝缘子的绝缘子串上的各种试验,研究了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影响因素及电压分布特征.影响直流系统绝缘子串电压分布的因素与交流系统不同,污秽、空气湿度和电压极性对分布电压都有影响.电压分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绝缘子电压分布有很大的分散性.干燥情况下,直流系统绝缘子串电压分布更加不均匀,导线端绝缘子电压更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接地电流系统接地短路时各电气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导出了网络电压分布的公式,根据这些公式,不仅可准确而又简捷地求得网络任一点电压,并可用作图法准确地展示这一电压分布的规律,从而可获得电压分布的完整而明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大型超高压变压器线圈分区绝缘结构设计的优法算法。该算法以离散 变量优化方法为基础,通过调整分区线圈类型和分区长度,使入波绕组的起始电压分布 满足给定的对地电位或油道电压的限制,且尽可能接近最终电压分布,以减弱线圈内部 的电压振荡。此外,还提出一种快速计算起始电压分布的方法,使联立求解节点电压方 程的规模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5.
高压绝缘子串电压分布及其表面温升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绝缘子电阻劣化发热和表面污秽发热均与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有关,研究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以及与表面温升的关系,无论是对工程设计还是对实际检测都非常重要.利用绝缘子等值电路模型,在理论上讨论了高压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绝缘子串的电压分布与绝缘子表面温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得的结论对绝缘子故障的红外热像检测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放射状链式配电网络,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负荷节点的静态电压分布情况.首次建立了递减、递增和等腰三种典型负荷分布模型,并在此负荷分布模型基础上定量地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情况.讨论了分布式电源位置和容量的限制问题.结合仿真算例,考察不同位置和容量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后配电线路的电压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起到电压支撑作用,但不恰当的接入位置和注入容量会造成电压越限和网损增加;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各负荷节点的静态电压稳定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变压器绕组遭到雷电电压冲击时,在绕组中要引起很高的过电压,使绕组的初始电压分布不均匀,将给变压器的绝缘带来危害.为作好变压器的绝缘设计,必须掌握变压器绕组电压的初始分布情况.计算了DFP1-240000/500变压器的初始电压分布,得到了绕组首端的最大场强值,通过比较可知,此值有足够的绝缘裕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有限元软件的电磁分析功能,对电压互感器磁力线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电路等效原理,对电压互感器3种运行状态下磁力线分布进行理论分析.从而更加透彻地解释电压互感器磁力线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高压静电雾化过程液滴特性,运用信息熵方法建立油液粒径分布模型,通过静电涂油雾化实验研究液滴粒径分布规律.结果发现,液滴粒径随电压变化而变化,静电电压升高,液滴粒径减小;电压不同,液滴粒径的分布状态不同,电压为65 kV时,液滴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吻合.  相似文献   

10.
电网无功合理控制是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实现电网无功合理分布一直是电网运行实践中的难题。本文在充分总结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微机设计开发了一套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使电压无功分布得到优化,趋于合理。有效降低调度人员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11.
混纺试样束强测试中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混纺试样束强测试的实验方法,采用澳大利亚CSIRO研究所生产的SIROLAN-TENSOR束强测试仪,手工混制不同混纺比的毛涤试样,通过实验作比例分析,制定出可行的混纺试样测试方法(平铺式测试法)。  相似文献   

12.
为更全面地反映变厚度锥形厚环盘的振动特性以及满足机械加工对其高阶频率的需求,提出基于三维弹性振动理论,应用里兹法,以切比雪夫多项式与相应边界条件的乘积作为容许函数,得到特征值方程,进而求得环盘固有频率。对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收敛性验证以确保该方法的准确性。并与采用代数多项式与相应边界条件乘积作为容许函数的里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由于切比雪夫相较于代数多项式拥有更好的数值稳定性,切比雪夫里兹法可以求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利用TM—M型的Fe基非晶合金薄带,采用贴片的方法进行液压支柱载荷的测量进行了研究。论述了这种间接磁测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相应的测试系统,并通过对单体液压立柱的实测试验,证明这种间接磁测法比直接磁测法具有更高的测试灵敏度和准确性。另外,还对影响测试灵敏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连续深梁对我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讨论。其中对混凝土 开裂的混合模型做了探讨,并分析比较连续深梁支承的各种计算模型;论证了钢筋混 凝土连续深梁引用部分弹性支承的合理性;对单元开裂后的刚度处理做了改进;编制 了钢筋混凝土深梁受力全过程分析程序.对若干根连续深梁做了计算;做了六根承受 集中荷载的两跨连续深梁试验,用边加载边调平的方法保证试验梁为刚性支承.裂缝 分布、开裂荷载、破坏荷载以及P-δ曲线等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深梁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5.
系统识别是现代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了一种识别弱非线性振动系统参数的方法.本方法中,参数识别的数学模型是系统的一阶近似频率响应函数.首先,用多尺度法导出弱非线性强迫激励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接着,利用非线性参数变换将此频率响应函数变换为系统参数的线性函数,在此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识别系统的参数.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检验了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了单牙轮钻头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采用空间解析几何学的方法,毫无简化地、完整地建立了单牙轮钻头几何学和运动学基本方程,通过台架试验对单牙轮钻头轴承载荷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根据单牙轮钻头运动基本方程编制了计算机仿真软件.采用本文的研究方法,能完成单牙轮钻头几何结构设计、性能设计,能在短时间内作出许多设计方案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图像识别中模板匹配技术面临的计算量大、存储量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模板进行离散化处理,对图像离散点控制,从而把图像识别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离散点的组合优化问题;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种群优化的性能,对各个控制点组合优化,使各控制点与模板匹配;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对两种目前最受地下水工作者喜欢的数值迭代法SIP和PCG2做一对比 ,主要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效果的差异 ,并结合简单的实例进行验证 ,得出结论 :SIP法在方法本身和人为操作两方面都具有难以避免的不精确 ,而PCG2法则就这两方面而言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精确性极高的数值迭代法 ,而且在地下水数值计算领域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实测暴雨资料进行设计洪水复核,为龙脉水库除险方案和加固措施提供依据.复核中,通过对暴雨特性、暴雨频率分析,以设计点暴雨、设计雨型和设计面暴雨,采用扣损法进行产流复核分析,并进行时程分配,利用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复核计算,从而确定了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洪水.通过与推理公式、经验公式和原设计成果比较分析,采用瞬时单位线法的洪水复核成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