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抨击“外交总统”,不意自己也戴上了这顶帽子。新“外交总统”能走出老“外交总统”的旧辙吗?记得克林倾在竞选总统时曾跟随舆论,高声指责布于f是"外交政策总统","不关心美国人民"。当时他针对战后美国最严重的经拚衰退,'提出了"变革"和"振兴美国"的响亮口号,应得子多数选民的支持,击败了"外交政策总统"。执政之初,他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画家丸木位里、赤松俊子夫妇制作的杰出作品“原子彈灾害圖”,最近曾在我国首都美术展覽館展出。这次展覽会,是由中国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展出的作品,除了十部“原子彈灾害圖”外,还有二十幅“原子彈灾害图”的人体素描、一套六十余幅的連环画“原子彈”(参看封三画頁),以及一百四十一幅在我国各地旅行的写生。这次展覽会适逢日本广島、長崎遭受美制原子彈轟炸十一周年紀念日,同时也正当我国以許广平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屆禁止原子彈和氫彈世界大会”期间,这就愈發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二任期的班子中出现了不少新面孔,这些人都是他的得力助手,媒体对这些新贵做了充分报道。但有一个“新助手”却被忽视,可以说许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也难怪,这位“新助手”既不是满腹经纶的谋臣策士,也非折冲樽俎的外交干才,而是一副小小的助听器!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  相似文献   

4.
一原子弹外交以外 離尼林(Scott Nearing)的名著‘金元外交’底出版已有許多年了。贏得第二次大战勝利的美国更变成天之骄子,簡直要獨自裁定世界的战争與和平。原子彈像是目前美国所倚仗的主要武器,‘原子彈外交’似來得更轟动,有掩盖了‘金元外交’之勢。但事实上,金元在美国外交上的作用还是  相似文献   

5.
竞选剧又添新情节8月以来,美国各主要政治势力为1996年总统大选而展开的角逐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三党因素有了新的发展。首先是民主党的超级政治明星、来自新泽西州的老资格参议员比尔·布拉德利在8月初宣布,他将在1996年放弃寻求议员连任的竞选,同时暗示他可能作为无党派候选人与比尔·克林顿一决高低。接着,被舆论界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明年总统选举“黑马”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科林·鲍威尔展开了他的异乎寻常的宣扬自己的行动。鲍威尔从9月16日开始为他的自传《我的美国之路》一书助销而在全美进行旅行,为期5周。鲍威尔所到之处,欢迎的群众人潮如涌,新闻媒体也蜂拥而上,争相报道,一时刮起了“鲍威尔旋风”。可以说,这位黑人四星将军是美国政坛目前最受公众喜爱的人物。再下来就是曾在1992年大选中向两党候选人发出过挑战的罗斯·佩罗又卷土重来。这位性格多  相似文献   

6.
三年前,杜勒斯在就任美国国务卿以后不久,出發到中近东和南亞旅行的时候,曾听到一片“滚回去”的憤怒的声音,可是他似乎特别健忘,这次在出席喀喇蚩会議之后,他的“旅行”的癖好又使他鼓足勇气到东南亞各国首都去碰踫运气了。他去作客的第一个國家,是印度。印度人民向來是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政策     
美国石油王朝的巨擘、现任纽约州州长纳尔逊·阿·洛克菲勒在今年4月出版的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目的和政策”。这篇文章发表在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之前,可以说是美帝国主义为什么蓄意破坏这个会议的自供。这个参预美帝国主义决策的垄断资本家,十分害怕四国政府首脑会议将会增强美国国内和它的“盟国”内部要求减轻军备负担的压力,因而露骨地强调美国必须坚持“实力政策”和“威慑力量”,增加军事开支,加紧扩军备战。他惟恐人们将“谈判技巧误认为目的”,要求人们“认清我们国家的目的”,“不得把外交礼貌的策略上的改进同认真进行政治解决(读作侵略)混为一谈”。在这里,这个帝国主义者又一次自己揭露了自己。为了欺骗美国人民,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也不得不假惺惺地说什么“和平是一项根本的国家目的”,但人们也马上就可以从这篇文章本身中看出,他所要求的“和平”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俯首听命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和平”,是听任美国垄断资本控制、剥削、压迫和奴役所有国家人民的“和平”。在东西方关系问题上,洛克菲勒一方面肆意诬蔑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原意同苏联保持贸易来往的国家进行威胁;另一方面,他直言不讳地狂妄地表示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强迫苏联接受美国的概念,谋求使资本主义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复辟的所谓“政治解决”。尽管洛克菲勒在文章里不得不承认美国已丧失了战略上的优势,但他是至死也不忘情于美国的业已破了产的“实力地位”政策的。他竭力鼓吹为了“安全”要加强报复力量:要加强基地、加强导弹生产、加强整个所谓“报复”系统;极力强调“民防”来制造战争歇斯底里;恐吓“盟国”要有不惜进行全面核战争的准备和决心,并在以核武器为报复力量基础的前提下,要有决心在有限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和扩大常规部队。洛克菲勒并且在“不能完全从本土出发来保护自由世界”的借口下,公然提出美国有权直接军事占领和干涉任何一个“盟国”。在毫不掩饰地要美国纳税人和美国“盟国”花更多的钱从事“防御”的情现下,洛克菲勒对裁军问题根本当做没有这回事。文章里重复了以防止突然袭击作借口而妄想进行“视察”的破了产的滥调。洛克菲勒在文章里还恬不知耻地把美国自封为“自由世界”、“落后国家”的“保护人”和“恩主”,要“自由世界”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都在军事上承担更多义务——出钱、出人、出基地;在经济上克制自己,保证美国贸易出超,保证美元不疲沓,保证美国资本输出的市场……从这篇文章里面可以看出这位美国垄断资本的头面人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润,为了追求世界霸权,是如何阴险狡猾,如何顽固狂妄。洛克菲勒早从杜鲁门政府时期起,就在美国的“冷战”外交政策制订中起着作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洛克菲勒以垄断资本家的身份,更多地公开直接参与美国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比较系统地道出了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野心与阴谋,说明了美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们掠夺和奴役世界的目的,始终顽固地坚持他们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帝国主义本性是至死不变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无可奉告”“无可奉告”是一句外交术语。外交官在对外谈话时,特别是在答记者问时,有时会用到。然而,切忌滥用。看过《巴顿将军》这部著名美国影片的人可能还记得,这位狂放不羁的四星上将有几次在回答记者问题时都使用了“无可奉告”这句话。巴顿这样回答是有道理的。他做了两件影响他声誉和前程的事:他鞭打了一名  相似文献   

9.
笑话三则     
奇迹一个美国兵走进了一个欧洲的国家的教堂里。他看到了一个银质的老鼠。于是他把教堂里的神父叫来问道:“请您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鼠啊?”神父回答说:“在公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我们城里老鼠多得成灾了。于是我们就祈祷圣乔治说,如果他能使这种动物绝迹的话,我们就献给他一只银鼠。老鼠真的消失了。我们就献了这么一只银鼠。从那时起,这只银鼠就一直摆在这里。”美国兵问道:“噢,而您……相信这个奇迹是真的吗?”神父连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相信的话,那我们早就给圣乔治做一个银质的美国兵了。”“懂礼貌”的美国人一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在巴黎的一个大厅里讲演。讲演完了,掌声很稀落。这位美国人非常生气。当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有一个法国人上台了。美国人心想:我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有礼貌吧!  相似文献   

10.
《创新科技》2001,(2):6-9
“蓝牙”一词取自一位在公元10世纪统一了丹麦的国王——哈拉德二世(Harald)的绰号即“蓝牙”。这位丹麦国王原是一个海盗。他喜欢吃一种蓝色浆果,为此甚至将自己的牙齿染蓝,因此人们用“蓝牙”代替他的姓氏。开研究蓝牙技术先河的是北欧的两个著名公司——爱立信和诺基亚,为了突出他们是北欧公司,他们不仅将这个技术起了蓝牙这个名字,而且他们还将使用这个技术的产品商标定为H.B,这两个字母刚好是那个海盗王的名字和蓝牙的首位字母。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1月28日,美国芝加哥市一位名叫赛尼·史密斯的中年男人向法院递交了一份诉状,要求赎回自己去埃及旅行的权利。去埃及旅行怎么还要打官司讨权利呢?起因是40年前,当时赛尼才6岁,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老师让学生们各自说出自己的一个梦想,赛尼当时说出了两个梦想,而一位叫杰米的男孩却一下子没有梦想,老师建议他向赛尼购买一个,于是在老师的见证下,赛尼以3美分的价格把“去埃及旅行一次”的梦想转让给了杰米。40年过去了,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赛尼去过很多地方,然而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埃及,不是他不想去,是因为他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经过7天飞行,于5月6日返回地面。这次太空飞行,虽然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17次记录,运载太空实验室上天也是第2次了,但仍不失为一次不平凡的飞行。在这不平凡中,不仅包括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包括第一次有一位华人参加,而且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操作自己设计实验的科学家。这位杰出的美籍华人,就是王赣骏博士。王赣骏博士怀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在飞向太空前,他将亲自设计的一个太极图形臂章缝在宇航服上,臂章上面绣有“DDM”三个英文字母,这是他的实验名称的缩写,象征他的科学成就来自中国传统教育的启发;他还把王氏宗亲会的会旗和族谱带到航天飞机上。当  相似文献   

13.
帕森斯     
今年3月3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由于“身体不好”,提出辞职。现在,他的职位已由詹姆斯·格·帕森斯继任。帕森斯是一个以反动、顽固而又狡滑著称的老油子,在国务院里已经混了二十六年,他自以为对远东情况颇为熟悉。他竭力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多年来一贯发展而成的,并且吹嘘美国外交政策是美国国会、行政部门、外交当局、人民舆论所“一致坚决支持的”。他郑重其事地声明,他将同罗伯逊一样“继续执行”美国对华的“传统政策”。帕森斯一贯敌视我国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扬言要采取“坚定的态度”阻挠我国解放台湾。他诬蔑我国的人民公社是用来“监视”人民的,把我国广大群众冲天的干劲和  相似文献   

14.
纳丁和里丁     
英国外交副大臣、驻联合国首席代表纳丁十二月十二日在纽约公开叫嚣英国要跟着美国一道,用武力庇护蒋介石卖国集团,同决心解放台湾的中国人民作战。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台湾,那就是对一个联合国会员国的进攻,“英国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会员国,当然将会卷进去”。他还说,在朝鲜战争中,英国“在美国军队领先之下,无疑会相当快地采取了行动”。纳丁发出这种敌视中国人民的战争叫嚣,不过是为  相似文献   

15.
文化播报     
“深喉”出版最新回忆录现年92岁的美国前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菲尔特自从证实自己就是“水门案”的那名“深喉”之后,早已成为美国各大出版商追逐的目标。现在,这位注定将被载入美国历史的重要人物,也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在名为《一个绅士的人生》的回忆录中,他不仅将自己喻为“孤独的漫游者”,而且还详尽披露了《华盛顿邮报》当年在“水门事件”的调查中,自己是如何成为关键线人的。菲尔特还表示自己不喜欢“深喉”这个代号,并且从未“接受”过这样的称谓。此外,菲尔特也在书中首度否认了他当时之所以向媒体告密,是因为不满自己未能被…  相似文献   

16.
二十八日,美國與法國簽訂了十三萬萬七千萬元的借欵協定,並將法國所欠美國戰債總額十八萬萬美元,一筆勾銷。這是金圓外交的又一次展開。借欵原是美國手中最大的武器。他拿這配合了“原子彈”,在戰後世界作積極的活動。對蘇聯,在一  相似文献   

17.
从1964年北京大学毕业进入外交部,到前不久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李肇星的外交之路走了已近四十年。他以自己的敬业、智慧、胆识和情义在外交战场上折冲樽俎,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尊严,维护了合法权益。李肇星曾是外交部任期时间最长的发言人。那时他就多次以他的机敏、睿智回答西方记者一些尖锐的提问。曾经有一个法国记者问及当时邓小平的健康问题,李肇星回答说邓小平的身体是健康的。一个德国记者又追问:“邓小平是在家里还是在医院里拥有健康?”李肇星说:“一个具有普通常识的人是会知道,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应该住在哪里。”之后,…  相似文献   

18.
谁帮了布什谁坏了克里11月4日,跌荡起伏、充满悬念、紧张激烈的美国大选有了结果———克里惜败,布什连任。是谁帮了布什的忙,让他获得连任?是谁使了坏,使克里功败垂成?不管你信不信,追本溯源,他就是恐怖头目本·拉登!本·拉登发动了9.11恐怖袭击,而9.11改变了一切:首先,为布什从一个弱势总统“成长”为一个坚定有力的强势总统、战时总统提供了“契机”。其次,使美国人民丧失了安全感。冷战后,外交安全问题第一次上升为总统选举中选民最为关注的议题,而传统上,多数选民认为共和党比民主党更擅长处理此类议题;而布什“反恐”表现使他在这一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资本家伊顿今年5月初在纽约的一次电视广播中说,美国有着一个比希特勒德国规模更大的特务网。除了联邦调查局以外,美国还有将近一百个特务机关。这些机关都有广泛的“调查和警察权力”。而且,美国“政府的每一个部门都有它自己的调查人员和警察部队”。美国这位有名的工业家和金融家的感慨,不见得就是对一切在特务迫害下失去起码自由的人们的同情。但是,他的这些话不是空穴来风却是可以肯定的。不然,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何必在他讲话不久以后传讯他呢。  相似文献   

20.
4月22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就南越問題发表了一項演說。腊斯克居然把美国干涉和侵略南越的罪行說成是美国人“喜欢”和“尊重”越南人;把南越人民的反美爱国斗爭說成是“浸略”;把南越民族經济的破产說成是經济“繁荣”;把腐朽透頂的吳庭艳集团說成是“忠誠領导”。腊斯克的一派胡說,原本是重彈美国統治集团的老調,毫不新鮮,但稍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讲話的重点却放在掩饰肯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