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推动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体育各个领域,并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文站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前沿,对人工智能在体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人工智能应用于体育教学是未来智能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已产生众多优秀交叉成果,未来智能无线传感、虚拟现实(VR)、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将可实践部分与体育教学中各个元素进行对接.文章从应用形态、技术架构、业态趋向等要素构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并设计框架.结尾又对未来"人工智能+体育教学"的延伸做了展望,提出模拟教学应用与智能场馆构建.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0月17日,科技部正式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意味着,杭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科技部批复的新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杭州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在科研、应用、产业等方面都具备较好基础。一是研究基础全国领先。杭州的相关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创新研发底蕴深厚。浙江大学早在1978年就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人脑进行模拟发展研究及其深化的重要领域,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势头正猛,未来必将在全球诸多行业和多个场域得到广泛运用.深度学习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发展势头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绘制人工智能研究的知识图谱,全面分析梳理当下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动态,准确分析其未来发展态势,以便给予研究或产业提供准确判断,为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实践探索提供重要依据.人工智能从提出到现在,国内外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应用领域等方面有其差异性,国外人工智能的学者更加关注人工智能的算法研究及对农业、工业、交通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国内的学者们更加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其在教育、新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将是未来人工智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W=贾斯汀·卡塞尔H=华东科技人工智能已逐渐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可以大幅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准,改善我们的个人健康、城市的交通拥堵和污染,提升教育水平、工人的生产率以及政府的工作效率。"未来每一个灯泡都在观察和学习。"这是贾斯汀·卡塞尔提出的预言,她被称为"人工智能女王",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达沃斯的  相似文献   

5.
《广东科技》2021,30(5)
正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布局和发展,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和"智能+"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高度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等百余位科学家、企业家联名签署了一封公开信。据悉,这封公开信是由名为生命未来研究所的主旨发出的。公开信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它对社会的影响可能也会越来越大。由于人工智能具有巨大的潜力,研究如何在规避潜在威胁的同时从中获益便十分重要。"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按照我们的意愿工作。"信中称。它提醒人们需要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性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从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内容、应用场景、教师队伍等维度入手,探讨了人工智能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3D创意教学的开展,培养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地更新,青少年发挥主观创造力的意愿不断增强,"三维设计"、"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等应运而生。其中三维创意设计作为新时代科技教育的强有力支撑,正在以青少年群体为着力点,为未来社会培养创造性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了很大影响,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社会各领域,发展迅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简单地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了解,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大脑,人之根本;芯片,人工智能之根本;中国芯,国之根本。有这样一群平均年龄只有二十五岁的科技狂人,他们醉心于制造一张张通往未来世界的微型门票。他们致力于撑起人工智能生态链,引领人工智能的大爆发。未来已来,智能社会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11.
正人工智能阅卷评分、大数据帮助选科选专业、课堂由学生主讲……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奔涌而来,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正悄然发生转变,未来教育新空间进一步开启。重构课堂:颠覆传统学习过程"知识传输的过程从传统的课堂上转移到上课前,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个性化学习;而传统的学生知识内化过程从课下转移到了课上,学生和老师可以讨论、探究、反思,由学生来主讲、演示。"日前在北京  相似文献   

12.
 近期谷歌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以4:1的成绩击败了代表人类的世界围棋冠军李世乭职业九段,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学术界、产业界,再到职业围棋棋手、社会大众,都在热议"人工智能是否会超越人类智能",同时纷纷对"人机大战"进行各种解读和分析。一时间,关于"奇点到来"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意识永生"人类灭绝"等耸人听闻的观点,甚至开始引起包括史蒂夫·霍金、比尔·盖茨和埃隆·马斯克等在内的世界名人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对人工智能的社会关注度,确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正>11月28日下午,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会议大厅内掌声雷动,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动员大会向世界展现了杭州的未来蓝图——打造AI无限想象之城,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当好先锋、提供样本。人工智能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部门的大力耕耘、细心呵护。本刊对话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潘红华副局长,请他解读杭州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吴戈  刘冬亚 《科技信息》2013,(22):81-81
<正>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即生存,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上世纪七十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科技发展的挑战、社会公害的威胁。因此,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编写的一本名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专著中提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其中核心是学会生存。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教育,生存教育得到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真的无法细数时间,因为时间的指针转动得飞快。一转眼,未来已来;我们也真的无法深析科技,因为科技的脚步迈得比时间还大。一转眼,新的科技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就是这样的一项前沿科技,昨天它还只科幻小说中的惊人一笔,今日大街小巷都遍布着人工智能的身影,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到教育、医疗、物流、娱乐等各个产业,人工智能以它的"千变万化"为现代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成为日常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全球人工智能的创新版图正在加快形成,人工智能是当前及未来的战略必争领域,各个国家、区域、行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都在抢滩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希望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在战略、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用尽全力构筑先发优势,努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的发展无疑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学术界对人工智能确是充满了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主体地位、人工智能伦理设计不同方式和人工智能对人类及其未来影响。虽然议论纷纷,但这三个方面的争论显然都无法短时间得到解决或得到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答案,只有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才能逐渐看清人工智能和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时期系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成为微观组织层面支撑科技强国建设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演化下人类社会迈入了数智化时代,人工智能企业作为数智化时代下全新的组织载体,引领着未来新经济形态不断向前演化与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伦理与道德问题,加剧了各界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合法性与未来前景的质疑.如何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的力量为人工智能企业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赋能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A股人工智能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儒家文化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并检验了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儒家文化与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儒家文化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价值认知总体上能够激发人工智能企业不断开拓创新进而改善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②外部正式制度(市场化环境)在儒家文化与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之间产生负向调节作用,呈现出正式制度与儒家文化对人工智能企业创新绩效的替代效应.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丰富了数智化时代下的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度融合观最终为提升人工智能企业创新能力提供了经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广东科技》2021,30(5)
正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区域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按照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部署,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政策扶持+人才引培+平台构建+应用场景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战略措施的实施,以强大的政策红利引领驱动人工智能发展,形成了人工智能"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四链融合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引起了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三起两落,指出了人工智能目前正处于发展时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阐述了人工智能1.0和2.0 2个时代的特征,并指出2个时代的独立性与互补性,只有将2个时代的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才能高效、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阐述了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问题,指出了人工智能的主体作用是助力传统产业发展和促进工业经济快速转型;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分析了数学教育,着重强调了数学是人工智能的灵魂,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促进数学教育。但目前还未真正将效果体现出来,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还需深入到学科中去,积极而慎重地进行实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