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貝母素甲(C_(27)H_(45)O_3N)及貝母素乙(C_(27)H_(42)O_3N)的三个氧原子,其中两个氧原子的功能是已肯定了的。即貝母素甲含两个仲醇羟基,貝母素乙含一个羟基、一个仲醇羟基。但第三个氧原子較不活潑,可能是属于叔醇羟基或环醚。今将貝母素甲用Zerwitinov  相似文献   

2.
黄文魁 《科学通报》1957,2(13):404-404
前曾报告西貝素的各种衍生物,茲制备几种薪的衍生物。脫氧西貝素C_(27)H_(45)O_2N經鉻酸氧化,得脫氧西貝酮C_(27)H_(43)O_2N,無色結晶,熔点189—190°,[a]D+18.7°(乙醇),[a]D+25.5°(氯仿)。脫氧西貝素用常法乙酰化后,得乙酰脫氧西貝素C_(29)H_(47)O_3N,無色結晶,熔点222°,[a]D+4.9°(氯仿)。西貝素及脱氧西貝素用常法苯甲酰化,得相当的苯甲酰衍生物。  相似文献   

3.
黄葆同 《科学通报》1957,2(17):532-532
在我們的碳氫化合物自动氧化工作中,首先开始了异丙苯(Ⅰ)自动氧化的研究。在氧化过程中首先生成的是异丙苯过氧化氫(Ⅱ)。后者在反应温度下进行热分解,产生自由基,因而引起新的链,促进氧化速  相似文献   

4.
薛泰麟 《科学通报》1993,38(3):274-274
自1957年Schwarz和Foltz首次证明硒是动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以来,人们对硒在生物和医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硒在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不大,目前几乎仍停留在硒和硫具有相似性的认识水平上。我们以禾本科的小麦、玉米,豆科的大豆和十字花科的油菜为研究对象,首次系统研究了硒对高等植物的抗氧化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前曾报告从西贝母提得植物碱西贝素,并已确定西贝素的碳架及其功能基的性质。Fragner 及Boit 曾报告从德国柏林附近所产的一种贝母,学名为 Fritillaria imperialis L.,提得一种植物碱,命名为 Imperialin。我们根据这两种植物碱本身及其衍生物的实验式和性质颇多相似之处,猜测共可能系同一物质。兹列表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伟  童哲 《自然杂志》1997,19(3):149-152
在植物一生中,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根、茎、叶和花等器官,即狭义的发育,植物发育是基因型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最近,已鉴定出几种参与植物器官发育的基因,这是基因工程操纵植物发育的良好开端和基础。通过调节植物激素的表达也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器官的发育。可以预言,不久人们能够控制、改良植物发育的任何方面,赋予其理想的性状,造福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7.
第五振军 《科学通报》1988,33(13):997-997
自从Weil报道了亚甲蓝光敏氧化色氨酸(Trp)以来,人们已经研究了各种敏化剂敏化的Trp的光氧化,可是关于Trp的光敏氧化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竹红菌甲素(HA)是一种新型的光疗药物和优良的敏化剂,红细胞膜的光损伤实验表明:HA的光动态作用对Trp的破坏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8.
对于植物体内氧气运输的途径和状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van Raalte、山田登等发现水稻根系的空气间隙中氧气的浓度有自上而下降低的趋势,因而认为氧气是由相互连通的空气间隙从茎叶扩散下运到根部的。Barber等用放射性O~(15)所得的结  相似文献   

9.
白迺彬 《科学通报》1978,23(8):489-489
烯烃氧氯化反应是石油化学中重要反应之一。就乙烯氧氯化反应而言,显有催化活性的金属氯化物有AuCl_3、PtCl_4、RuCl_2、PdCl_2、CuCl_2、FeCl_3、AgCl、MnCl_2、NiCl_2、CrCl_3等。载体亦有Al_2O_3、SiO_2、活性炭等。Allen概括了有关氧氯化催化剂的主剂成份和常用载体,大体如上述。小南直也等试图建立催化活性与键参数(金属氯化物的生成热)之间的联系,并指出:  相似文献   

10.
张建成 《科学通报》1982,27(17):1052-1052
一、引言 单线态氧(~1O_2)与含有烯丙基氢原子的烯烃反应,生成过氧化物,同时双键移到α-位:RCH:CH=CH_2 ~1O_2真→RCH=CHCH_2OOH这通称为cnc反应。一般用两个机理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前几报中业已指出在La-Sb-S体系中,不同类型三元化合物的生成与反应温度密切相关,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化合  相似文献   

12.
安静仪  蒋丽金 《科学通报》1991,36(10):748-748
竹红菌甲素(简称HA)是由箭竹中提取的,它在我国云南省蕴藏量丰富。甲素配合可见光照射已被有效地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疾患。最近已报道了甲素可以选择性地停留在肿瘤细胞中,用光动力杀伤人癌细胞和动物实体肿瘤细胞并抑制肝癌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刘华银 《科学通报》1998,43(4):397-401
运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氰基丙烯酸酯 (酰胺 )类化合物和脲类化合物与D1蛋白间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它们的结合存在相似之处 :苯环部分 (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和π_环堆积相互作用 )、羰基部分 (氢键相互作用 )和侧链杂原子 (氢键相互作用 ) .研究发现它们以相似的作用方式占据D1蛋白中相似的地方 .由于氰基丙烯酸酯 (酰胺 )类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一插烯双键 ,在与D1蛋白结合时较脲类化合物有更多作用位点 ,尤其是与SER 2 6 8间氢键相互作用 ,表现在抑制活性上 ,氰基丙烯酸酯 (酰胺 )类化合物明显较脲类化合物高 .  相似文献   

14.
15.
白书农  谭克辉 《科学通报》2001,46(9):788-792
根据近10多年来从事水稻光周期敏感核不育研究的经验,对该领域中研究思路和结果的发展与变化进行了概要地回顾。并根据该领域研究中所出现的新现象和新数据,对长期以来在植物光周期现象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开花素假说及其思维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在开花素学说及类似的对值物光周期现象的研究思路中,忽略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对叶片信号物质所引起的开花现象是否一定应该具有专一性,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在植物光周期现象的叶片信号与茎端形态建成事件之间,叶片信号不具特异性,光周期反应中茎端形态建成主要由茎端决定。  相似文献   

16.
γ-环糊精与C_(60)包结物的制备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道道 《科学通报》1994,39(4):383-383
1992年瑞典的Wennerstr(?)m等把C_(60)置于沸腾的γ-环糊精(γ-CD)水溶液中反应48h,而得到能溶于水的γ-CD与C_(60)的包结物.但未能从实验上证实其组成.考虑到C_(60)作为客体的特殊性,我们采用研磨方法,经lh反应实现了γ-CD与C_(60)包结物的高效制备,通过不同的反应物配比1:1和2:1(摩尔比)首次制得了两种可辨的,相对单一的固  相似文献   

17.
方德彩  傅孝愿 《科学通报》1996,41(22):2110-2111
乙烯基亚胺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可以形成α-亚胺基氧杂环丁烷: 此反应的产物是制备γ氨基醇,β-内酰胺及β取代的丙酰胺等有用化合物的中间体。本工作首次从理论上用从头计算分子轨道方法研究了以上反应的机理及极性溶剂对机理的影响。Barbaro等人发现反应经常需要Lewis酸做催化剂,所以我们也研究了以BH_3作催化剂时的反应机理,即以下反应:  相似文献   

18.
杨晓娟 《科学通报》1995,40(15):1386-1386
近期,我们集中研究了金属羰基化合物氧转移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 ,这项研究的重要应用背景之一是合成特殊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关键步骤是起始物中部分羰基配体被氧转移试剂湮灭生成配位不饱和中间体“M·Solvent”,后者再与选定配体或E结合得到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整体为研究对象,基于研究区1980和2001年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解译数据以及该区1:50000DEM数据,通过GIS地图代数手段,分析土地利用和海拔因子与水系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为干扰的空间格局,将人为干扰与纵向岭谷区通道的空间分布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低海拔、水资源丰富的河谷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动态具有以河流为中心规律性分布的特点,土地系统的活跃程度具有一定的空间递变性;(2)以海拔因子为基础,从土地利用动态和人为干扰强度变化的角度,将纵向岭谷区分为4个海拔层,不同海拔层内,土地利用和人为干扰作用存在差异;(3)纵向岭谷区人为干扰空间分布不均匀,会对河谷的通道效应产生阻隔作用,形成4个具有阻隔作用的潜在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