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Er3+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不同的纳米晶ZrO2(CaO)∶Er3+系列发光粉体,所制备的粉体均具有Er3+离子特征强室温荧光发射.同时观测到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射.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976 nm激发下的上转换过程是双光子过程.荧光强度与掺Er3+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用378nm荧光激发,分别测量了Er3+不同浓度800℃煅烧样品的发射谱,掺Er3+浓度达0.6%(摩尔分数)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2.
纳米晶α-Ga2O3: Eu3+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晶α-Ga2O3: Eu3 发光粉体.对不同掺杂浓度、不同煅烧温度的系列样品,均观测到Eu3 的室温强特征发射.样品的晶相与发射性质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600℃到950℃热处理后,晶相为三方相;最佳的掺杂浓度为2%,特征峰613nm (5D0→7F2)最强;能量传递主要是电荷转移(CTB).  相似文献   

3.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aMoO4∶Eu3+发光粉体.并对不同掺杂浓度和不同煅烧温度下所制备的CaMoO4∶Eu3+发光粉体进行室温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室温下观测到CaMoO4∶Eu3+样品具有较强的Eu3+离子特征发射.通过对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发射谱的对比,发现800℃下煅烧的样品,荧光强度最强,样品的晶相与发射性质的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晶相与标准卡07-0212一致,荧光强度与Eu3+离子掺杂浓度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掺杂浓度中,Eu3+离子浓度为20%时,其相对发射强度最强.在四个不同的煅烧温度中,经800℃煅烧的样品其发光效果最好.此外,还观察到基质与Eu3+之间的能量传递.CaMoO4∶Eu3+与CaWO4∶Eu3+的激发谱、发射谱进行比对,并且通过计算发现M6+-O的共价键比W6+-O结合的强.  相似文献   

4.
TiO2薄膜制备及光诱导超亲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玻璃为基底,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利用旋涂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膜厚小于100nm,粒径在10-30nm之间的纳米TiO2薄膜;利用XRD,AFM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及膜厚对薄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可以控制TiO2薄膜晶相类型,从而强烈影响薄膜的亲水性,煅烧温度为550℃时TiO2薄膜亲水性能达到最佳,经紫外光照2h后接触角为6°;研究还发现TiO2薄膜的亲水性随膜厚增大而提高,当膜厚超过85nm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等离子体-化学方法制备的纳米结构ZrO2-Y2O3和ZrO2-Y2O3-AlO3粉体及其不同温度退火前后的结构、性质变化。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粉体,烧结后具有很好的聚合性能,聚合结构可达1-2μm,且内部晶粒尺寸很小(25-35nm), 在1200℃以下退火,X射线衍射图谱上没有Al2O3的衍射峰;对于两种体系,主相ZrO2的结构虽大致相同,但当低温退火(<1200℃)时其在ZrO2-Y203体系中的晶格畸变化比在ZrO2-Y2O3-Al2O3系统中的变化更大;晶粒尺寸(D)在10-15nm的粉体几乎没有晶格畸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胶-水热法制备了不同晶相组成的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XRD,Raman光谱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晶相组成对TiO2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00℃时,TiO2纳米粒子为锐钛矿相.从400℃到700℃是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转变过程.当热处理温度升至700℃时,TiO2纳米粒子完全为金红石相.在光催化实验中,580℃热处理的TiO2纳米粒子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光催化活性下降,这能够从晶相组成上给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采用简单的热蒸发方法,以ZnSe粉末合成了较均匀的纤锌矿的纳米带,及少量纳米线.纳米带有统一的宽度100~200 nm,长10~20μm,纳米带的生长遵循气—固的生长机制.纳米线存在立方相和六方相的相互转换,其直径约为30 nm左右.样品的光致发光显示出在2.00 eV较强的深能级发射峰,同时也可以观察到相对较弱的的位于2.66 eV的带边发射峰.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m3+、Yb3+离子共掺杂的Gd2O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粉体.XRD图和SEM表明样品在1000℃、1100℃、1200℃结晶状态良好,都是完整的立方相,制备的样品是纳米粉体.该粉体在波长976 nm(在LD激光器)激发下,观测到稀土离子的可见到近红外室温上转换发射.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光子吸收过程,Tm3+、Yb3+间的能量传递是该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以Gd2O3为基质掺杂Tm3+和Yb3+的产生的近红外上转换光表明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识和生物成像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氧化铋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功能粉体材料.以Bi(NO3)3.5H2O为起始原料,采用高分子网络法制得Bi2O3纳米粉体;通过XRD、TGA-DSC和TEM三种分析方法对产物的物相、前驱体分解、粒度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纳米Bi2O3粒子的晶粒大小为30~70 nm,煅烧温度为460℃,产物为单斜晶型α-Bi2O3;并对高分子网络法制备Bi2O3纳米粉体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MgCl2·6H2O和Na2CO3为原料,乙二醇为介质,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轻质氧化镁粉体.通过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前驱物的煅烧温度和组成,分别用X射线衍射、柠檬酸值法和扫描电镜对纳米轻质氧化镁粉体的组成、结构、活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用该法制备出的轻质氧化镁纳米粉体的柠檬酸值(CAA值)为12s,平均粒径DMgO=25.76nm,DMg(OH)2=20.26nm,化学式为MgO·8Mg(OH)2.  相似文献   

1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锌前驱物,设置温度范围为200~600℃对前驱物进行3 h灼烧处理;并取1 g前驱物原粉在5 MPa压强下作压片处理,500℃下灼烧3 h.通过XRD,Raman表征样品并观察铁酸锌的结晶过程,研究压强和温度对合成铁酸锌纳米晶的影响.发现样品经5 MPa压强处理后,Raman图反映出铁酸锌的两个常压下不明显的二维振动模式225 cm-1和249 cm-1处峰位特征明显.结果表明随着灼烧温度的升高,铁酸锌粒径增大;对前驱物加压能够促进铁酸锌晶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渍法和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含Ni量不同的Ni/ZrO2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高Ni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较温和的条件(T=573K,P=0.1MPa,GHSV=12000h^-1)下,C02的转化率达99.7%,CH4的选择性达100%,Ni与ZrO2的相互作用对催化活性有很强的影响,Ni的含量和CO2吸附程度决定了甲烷化反应活性,催化剂作用下活化能的大小与活性变化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3.
ZrO2作为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材料,其应用对制备的要求使ZrO2的制备成为材料制备的一个研究关注点.该文综述Gel技术制备高比表面积氧化锆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超声波分散和偶联剂处理的方法使纳米 Si O2 粒子在环氧树脂中充分分散,制得了纳米 Si O2/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拉伸测试 、冲击测试、热失重分析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 Si O2 粒子较大地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热稳定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浸渍法,合成不同的Cu-Fe基负载型催化剂,从中筛选出MCM-49分子筛为载体.研究了Cu、Fe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合成的催化剂分别采用XRD、FT-IR、ICP-MS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Fe活性组分的加入没有破坏MCM-49的介孔结构.在无任何有机溶剂的条件下,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为"绿...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对绿豆种子下胚轴插条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适当浓度的过氧化氢能够提高绿豆种子的发芽峰值和活力指数 ,绿豆蛋白质含量随过氧化氢浓度增加而降低 ,而过氧化物酶和电导率则相反 .用过氧化氢处理绿豆下胚轴 ,经数天培养后 ,发现 1 0 -1mol/L的过氧化氢对绿豆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热管炉内,利用760.1nm激光无多普勒双光子泵浦将Rb从基态5S1/2激发到7S态,然后用连续Nd·YAG激光将原子从7S态激发至电离态.离子由带负电的极板收集.离子信号经锁相放大器放大进入x-y记录仪记录.我们观察到选择性激发离化Rb85,Rb87信号,并给出了Rb (7S)态的同位素位移,同时也观察到5S→7S跃迁的超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将Er2O3和Yb2O3掺杂杂到SiO2和PbF2混合物中,烧结后,制成约2mm厚的薄片样品,为了便于比较而获得最佳的Yb^3离子浓度使上转换荧光峰强度最强,各样品中SiO2,PbF2和Er2O3的摩尔百分比是固定的,Yb2O3的浓度分别使用了0.6mol%,1.4mol%,2.40mol%,4.66mol%和8.0mol,在930nmLED激发下,测量了这五种样品的荧光光谱,观察到上转换谱线主要有绿光(约528nm,540nm,547nm和550nm),红光(约652nm,665nm和668nm),蓝光(约487nm和493nm),紫光(约412nm)和近红外光(约802nm,845nm,852nm),发现对于以上五种Yb2O3浓度的样品其浓度为2.4mol%样品上转换荧光的峰强度是最强的,其中绿光比其它谱线更强。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以GeO2 为基础的 6个Er3 与Yb3 共掺杂样品 ,并测试了它们在 85 8nm半导体激光和 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的荧光谱 ,测量发现 ,在 930nm二极管激光激发下各样品的荧光强度较之 85 8nm半导体激光激发下的荧光强度普遍要强 ,且Ge4,Ge5两样品较之其余四个样品在两种光源的激发下的绿光段的荧光强度要强的多 ,且用肉眼在白天即可见到很强的绿光 .简单分析了它们的上转换机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