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诗人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为我们描绘的李白肖像,其仙风道骨,卓尔不群的高士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定势,一谈及李白,是断断离不了“仙”、“酒”二字的。就连李白的死,人们也不愿承认诗人是“以疾卒”,①而更愿相信“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②更有甚者,说李白在扑碎一江月后,竞跨在一条鲸鱼背上飘然随波而去,足见李白之仙气十足,然而李白真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飘然洒脱,狂…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刘恺《“李白在万县”问题之我见》(载本刊1996年第2期)一文的答辩。文章主要就李白长流夜郎途中是否到过万州、涪州和渝州并留有作品这一问题摆证据,述观点,发表不同意见。作者不同意前人的“巫山遇赦”之说,对李白的有关作品进行了新的探究,得出了“渝州遇赦” 的结论。作者认为,李白三到万州南浦县(今万县市)并留有作品这一事实是难以否定的。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召开的万县市李白学术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几乎一致肯定:“李白三次到万县。” 鄙见以为,讨论“李白在万县”这个问题,要坚持两个前提:第一,要十分重视对李白诗文的深入钻研和全面理解。因为这是第一手资料,最具有说服力。特别是从李白死后,他的作品散失十之八九;辗转传抄,讹误又多。钻研他亲自写的作品,更显得必要和可贵。但这并不排斥各种注释和后人对他的种种评  相似文献   

4.
这是李白的名篇《峨眉山月歌》。对诗中的“思君不见下渝州”的“君”的理解,历来是有争论的,有人主张“君”指“峨眉山月”,有人主张“君”指与李白同住峨眉山的友人。我们认为:无论是见仁还是见智,都应结合诗人的行止和诗歌本身的具体内容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恺先生《再论李白在万县问题》所持论点不能成立。李白“乌江留别”是在涪州,而不是很阳;李白是在南浦县“登高”,而不是在汉阳市浦“登楼”;李白在“南平”及“夜郎天外”的作品勿庸置疑,不应模棱两可;说李白家在“浔阳”、“豫章”在湖北安陆、“长流”就是一辈子不能回来,等等,均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6.
李白从璘辨     
唐天宝年间入朝与“安史之乱”时从永王李璘,是影响李白一生的两大政治事件,也是最能体现李白政治理想,政治态度的重要史实。其入朝事,早已为人们所条分缕析,情形颇为明了,而从璘事,却历来有“自愿”与“迫胁”两说,并且彼此各持一端,至今尚未能有确论。然而,李白从璘是直接关系到对李白评价的大事,我认为很有进一步探讨、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谢眺与李白研究》一书的编者作者们,基于对李白诗作《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小谢”的误释,大做李白与谢眺关系如何如何的文章。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其错误:1从李白作品所涉谢眺者看,没有一首是李白以谢眺自拟;2从李白的思想抱负看,他也绝不会以谢眺自拟;3从李白的行文习惯看,他从不以大小谢指谢灵运和谢眺,更不以之谕指叔侄关系;4从诗的内容看,“小谢”应指“大谢(灵运)”之族弟谢惠连,李白用之指叔父李云之弟李华。结论:李白当时在宣州谢眺楼所饯者有李云及族弟李华,此二人均为李白叔父行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世界观属于哪一家?一说儒家,一说法家,一说道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为什么?从李白研究的对象来看,是否存在两个问题:一、李白的表现和思想状况是一个很复杂的矛盾现象。如果不是完整地、辩证地、阶级地去分析,容易流于片面。例如,对待文学事业上,他一会儿说“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一会儿又说“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对待求仙炼丹上,这里  相似文献   

9.
李白的一些生平事迹在他生前身后被非凡化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长庚入梦”的神话化、“醉使力士”的英雄化以及“捉月骑鲸”的传说化这三个非凡化了的形象是人们向往“非凡”的心理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古代“士冠礼”上的祝福语“字辞”是后世“名字序”这一文体的滥觞,名字序用来说明名与字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表达对被命名、字的人的祝福和训诫。宋代名字序的写作达到了兴盛,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代。名字序从形式到内容自由灵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体。  相似文献   

11.
乘风朝发古渝州,夕宿瞿塘峡上游。 浩气混茫江似血,崇山磅礴月如钩。 航标灯影联波面,渔户炊烟起渡头。 李白书堂何处是?红旗插在万城楼。这是郭沫若同志1961年9月14日乘船夜泊万县、上岸留宿时写的一首诗,题为《宿万县》,是《再出夔门》组诗七首之一。诗后对“李白书堂”有注释:“万县有白岩书院,传系李白读书处。”郭老是四川乐山人,看来他对万县有李白读书的地方并不持怀疑态度,只是不知道具体地点在哪里而已。何其芳同志是四川万县人,他对李白曾在万县西山山岩间读书、下棋、赋诗之事深信不疑,希望能在那里建起太白公园。他在1977年3月12日写的《太白岩二首》之一中说: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李白研究会、重庆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万县市文化局、三峡李白研究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的“李白与三峡”国际学术讨论会即将于1997年长江三峡截流前夕的10月18日至24日在万县市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①李白在三峡地区的诗文创作、游踪与交往;②李白的生平事迹与交游局李白诗文的渊源和艺术成就;④李白集版本源流与资料钩沉等。会议组委会已收到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10多位学者与会的回执。会议秘书处设在万县市文化局文化科内。“李白与三峡”国际学术讨论会即将在万县市召开@白苇  相似文献   

13.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杜甫赞“李白斗酒诗百篇”。又有“谪仙”、“诗仙”之美称。李白不仅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又是剑和剑术、旅游、登山、狩猎等体育活动的爱好者。十五好剑术李白少年时就学习剑术,自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李太白全集卷四》),“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卷十九》),“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卷十五》),诗人少年时代是一位骑  相似文献   

14.
大话胡续冬     
最开始知道“胡续冬”这个名字是在1996年。我还记得另一个朋友杜力说起这个名字时的情景:他咬着“攀西”香烟的过滤嘴,从牙齿缝里把这三个字挤出来,仿佛念叨仇人的名字;面前和他头发一样油腻的桌子上,一碗  相似文献   

15.
在鄂东南词汇里,有些成分简直称得上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这就是那些累累见之于古籍却不见或罕见于今普通话和别的方言的词语。例如: 何 “何”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疑问代词。荀子《天论》说“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今阳新人用“何”也很多,如“是何?”,“个是何解?” 个 李白有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个”作指示代词“这”、“这  相似文献   

16.
后世敬仰的“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李白、杜甫的诗歌思想有着一致性,他们同样爱祖国、爱人民,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人民的疾苦。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个方面比较了李白与杜甫诗歌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就李白初入长安在何时的问题对前人的推论提出质疑,根据一些记载李白生平事迹的“碑”、“碣”、“序”透露出的消息,与李白的相关诗句相互印证,并与后人对李白事迹的考证相联系,得出李白并非如前人所说在二十五岁以前未出过川,而是在开元三年至五年间就已经到过长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中心论点:“三峡情结”是李白思想感情和诗文创作的重要情结之一,它对李白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巨大影响。论证:首先着眼于事实,叙述李白自志学之年开始直到暮年,在漫长的生活、创作历程中与三峡结下的不解之缘,尤其是李白三经三峡的独特经历,从而证明其“三峡情结”乃事由天成。接着从宏观上剖析李白三峡情结构成的主要因素,从客观与主体的辩证统一方面阐明:三峡的自然美和三峡民情风俗与文化积淀,形成了李白独特感悟的三峡情结和三峡精神。论证的主体是第三部分,以李白的大量诗文(25)篇分七个方面证明三峡情结对…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浙江省的版图突然发生了大的变化,在原淳安、遂安两县的境内出现了一个面积相当于108个杭州西湖,内有千余座岛屿的湖,这就是我国第一座自力更生建成的新安江水力发电站蓄水后形成的巨大人工湖——新安江水库。如今,当年曾遭受“厄运”的光山荒岛,已变得树密林茂,葱茏苍翠,湖水也比李白吟咏“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的时候更清澈晶莹,为此所罕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赞美,所向往。终于,这颗曾被人们长期遗忘的明珠被园林学家发现了,新安江水库这个曾名扬中外的名字  相似文献   

20.
从《寄东鲁二稚子》看李白的儿女亲情闵尊蕃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历来少有论及他的儿女亲情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李白的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山水诗,游仙诗等构成了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留下的主要印象是“笑傲王候”、“佯狂放诞”、“飘然有超世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