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钦 《科学通报》1981,26(13):818-818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经常要对所获得的蛋白质晶体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通过电镜观察,可以了解在晶体内蛋白质分子的排列情况以及分子的形状和大小等重要资料。但是,这种观察多采用负染色法,所以照片的反差一般是低的。而且由于染色时对结晶的损伤、染色颗粒及胶片颗粒的干扰等因素,使电镜照片不可避免地带有严重的噪声,影响对结果的分  相似文献   

2.
Alan  J  Cann  王克夷 《科学通报》2006,51(6):678-678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第四版)以简明、清晰、图文并茂的风格论述现代病毒学.内容包括病毒基础知识、病毒颗粒形态、病毒基因组、病毒复制、基因表达、病毒感染、病理机制、亚病毒介质等.书后附有词汇和缩写、亚病毒感染剂的分类、病毒学历史等.最新版增加了“病毒和凋亡”、“噬菌体和人类疾病”等新的小节,增加SARS等热点.在每一章前列举了学习目的,每章后附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列表,内附有光盘,内含互动的学习资源,对本书的每一章加以补充,该书在国外的许多院校作为推荐教材,美国微生物学会称其“特色鲜明,比同类书中的任何一本都更适合大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3.
洋葱细胞核仁中DNA的原位位置和排布构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伟  赫杰  焦明大  何孟元  郝水 《科学通报》2000,45(14):1526-1530
真核细胞核仁中DNA的原位位置及排布构型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问题,以洋葱细胞为研究材料,应用电子显微镜常规技术和DNA细胞化学转异染色技术,观察并分析了洋葱细胞核仁的超微结构以及核仁内DNA的分布和特征;并进一步对NAMA-Ur DNA特异染色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在原位水平对核仁中DNA的位置以及排布构型进行了直观的观察,研究结果揭示出洋葱细胞核仁中DNA主要位于FC与DFC的交界处,并呈现出环绕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显微镜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科技工作者积累了大批的高倍显微照片,据此可以对生物体进行生理、病理及临床分析等研究工作.国内现在用于医学方面的电子显微镜,一般只能获得黑白显微照片,其所载信息是由照片上黑白密度的差异记录的.这类照片密度差异小,结构特征不显著,专业人员很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病毒OH/CHA/99株全长基因组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构建的口蹄疫病毒OH/CHA/99株全长cDNA为模板, 使用T7RNA聚合酶系统在体外进行转录, 得到病毒RNA.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转录物RNA导入BHK细胞, 可观察到典型的口蹄疫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 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 乳鼠毒力试验以及免疫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拯救到特定的口蹄疫病毒. 同时用空斑实验法观察了拯救病毒及其亲本毒株的生长特性, 结果表明二者在致病性上没有明显差异, 这将为进一步探索猪口蹄疫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及研制新型口蹄疫疫苗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书是软件开发必备、硬件维修必备、微机提高班教材。书中收集的电路和资料极为丰富,它包括了自APPLEⅡ生产以来的所有机型。因此,这实际上是一本“APPLEⅡ电路分析大全”。本书几乎对于所有使用和维修APPLEⅡ微机的人员都有阅读价值;对于渴望从事APPLEⅡ机进一步开发的软硬件工程师,则更有指导、参考、启发和实用性。内容:1.讨论了APPLEⅡ所有型号的主板和键盘电路。2.除帮助读者一般性地学习微型机硬件之外,还对APPLEⅡ硬件部分作了详细的讨论。3.提供了大量而精确的电路图和波形图,因此,可供维修服务人员准确地加以引用.4.对菊形链、中断、直接存储器访问及就绪线等比较深入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解释.5.为搞接口部分的读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6.对视频信号、存贮器芯片和6502微处理器及许多高级的概念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电子显微镜中,由于处于高真空状态,因此,所观察的试样水分要发生蒸发,试样就会变得干燥。生体物质由于都含有水分,在干燥时其外形与性质均要发生变化。因而在解释电子显微照片时总避免不了生体物质发生变性的问题。最近西德一研究小组采用在超低温下进行观察的试验,成功地观察到本来面目的病毒颗粒。在铜  相似文献   

8.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采用一种称为“离子浸蚀”的方法,首次弄清楚了2型人腺病毒的内部结构。这种病毒是引起感冒的许多病毒中的—种。科学家们通过“离子浸蚀”法,剥掉了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内部有12个大球体,分别位于20面体12个角顶  相似文献   

9.
呼肠病毒, 在SARS患者中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在北京造成了严重后果, 冠状病毒已被广泛认定为导致SARS的病原体. 但是临床和实验提示, SARS病因可能不是单一冠状病毒感染. 本文报道了我们从北京市第1例SARS患者和其母亲的咽拭子中分离出呼肠病毒. 在电子显微镜下, 可观察到典型的呼肠病毒. 血清学实验显示, 38例SARS患者中24例对呼肠病毒呈阳性反应. 针对呼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S2基因片段)设计引物, RT-PCR实验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 进一步DNA序列分析表明是一种独特的呼肠病毒(呼肠病毒科正呼肠病毒属). 初步动物实验显示, 该呼肠病毒可导致非典型样肺炎发生和小鼠死亡. 尽管如此, 呼肠病毒感染是否与SARS疫情有关,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阐明.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62,7(2):49-49
殷宏章等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关于农作物群体概念的问题,近年来在农业、生物学以及哲学界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兴趣。有关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发表很多意见,开展了热烈的争论。本书是中国科学院植物  相似文献   

11.
奇异的云     
世界上有许多观云爱好者,他们在世界各地拍摄各种奇异的云的照片。但对科学家来说,他们更关心的不是云千变万化的形状,而是云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卫星、传感器以及科研飞机等对云进行观察研究,以了解云在阳光和热量之间穿行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书刊简介     
《科学通报》1965,10(1):93-93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陀螺及惯性导航系统在远程火箭、飞机、潜水艇及宇宙飞船等运输工具中愈来愈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有了新的发展。本书作者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这门学科的观点及方法,来分析研究陀螺本身及一些主要陀螺仪表的特性;并从系统的观点阐述了包括有陀螺的各种平台、方位控制、惯性导航等复杂系统中的陀螺与其他部件的关系,以及陀螺在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作者还引用了拉氏变换、过渡过程分析、频率特性、反馈原理、闭路系统的稳定性、品质及根轨迹法等概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埃可病毒11型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是B族肠道病毒中的一个重要血清型.埃可病毒11型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脑炎和脑膜炎等疾病,在婴儿和新生儿中导致重症感染甚至致命的病例也时有报道.此外,埃可病毒11型还多次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群体中引起暴发性感染,如2019年中国广东省发生的院内感染暴发事件,造成了19例新生儿的感染和5例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CD55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的部分埃可病毒的吸附受体,该受体可以帮助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但并不能介导病毒完成完整的入侵过程.我们在2019年的研究中,发现了人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 FcRn)是B族肠道病毒的通用脱衣壳受体,并以埃可病毒6型为例解析了病毒入侵机制.本研究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解析了埃可病毒11型在入侵过程中不同pH条件下各阶段的病毒颗粒结构,以及病毒与两受体的复合物,共10个原子或近原子水平高分辨率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并结合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和脂质体模拟试验等分子水平试验,系统地阐述了埃可病毒11型利用CD55和FcRn"双受体系统"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埃可病毒11型利用其VP2、VP3结构域与吸附受体CD55的3、4两个短同源重复(short consensus repeat, SCR)结构域结合,结合后病毒颗粒不发生变构.病毒与脱衣壳受体Fc Rn结合之后,开始发生变构,并可在脂质体膜的辅助作用下释放遗传物质完成脱衣壳.与埃可病毒6型不同的是,埃可病毒11型结合FcRn之后在中性条件下即可起始变构.本项研究解析了重要病原埃可病毒11型侵染细胞的分子结构基础,并进一步完善了非囊膜病毒的"双受体"入侵模型.  相似文献   

14.
病毒致癌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七十多年前就已知道某些病毒有引起白血病或肉瘤的能力,但在癌基因发现之前病毒致癌的机制了解得并不多。逆转录病毒癌基因的分离和鉴定,以及与脊椎动物基因组中某个位点有同源性的发现,为从遗传上解释肿瘤发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肿瘤发生的机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  相似文献   

15.
纪中生 《科学通报》1988,33(11):879-879
我们曾报道,鼠胚的部分心室肌细胞呈心房肽阳性免疫反应。本文进一步用放射免疫分析、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出生前后大鼠左心室壁的结构变化和它与心房肽免疫反应阳性的心室肌细胞分布的关系。 放射免疫分析的结果表明,鼠胚和新生大鼠的心室均含有心房肽免疫活性物质,但  相似文献   

16.
RTCVD沉积在石英衬底上的多晶硅薄膜的生长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斌  刘超  梁学勤  沈辉 《科学通报》2010,55(7):615-619
使用快速热化学气相沉积(RTCVD)系统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多晶硅薄膜,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其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XRD谱显示单个很强的(220)衍射峰, 说明多晶硅薄膜表面具有<110>择优取向. 表面SEM照片表明多晶硅薄膜的表面由大量尺寸不等的多边棱锥形晶粒组成, 断面SEM照片则说明多晶硅薄膜内的晶粒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柱状生长. TEM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多晶硅薄膜内存在包括一次孪晶、二次孪晶以及三次以上的高次孪晶在内的大量孪晶. 以上实验结果无法用对常压化学气相沉积(APCVD)法制备多晶硅薄膜的生长习性的传统观点解释, 但是却可以由Ino等人提出的关于面心立方金属薄膜中高次孪晶形成和发展的模型很好的解释.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Ino的模型, 认为RTCVD在石英衬底上沉积多晶硅薄膜的成核、生长是以形成高次孪晶粒子为基础的, 然后这些高次孪晶粒子以岛状生长的模式连成薄膜.  相似文献   

17.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80,25(17):811-811
从一些急型与亚急型克山病患者的某些脏器分离到一些病毒株,并做过血清学初步研究.对其中一些未定型病毒株我们做了电子显微镜研究.从不同患者心肌、脾脏与血液分离的三个未定型毒株均观察到了病毒颗粒.病毒是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装配.毒粒的直径为35—37毫微米.虽然不能仅靠电镜观察最终确定病毒的分类地位,但本文的材料可以对分离的未定型病毒提出一些重要说明.同时对该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装配与核仁——染色质的关系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世界科学》2011,(5):F0003-F0003
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强大的视觉仪器,可以帮助人类以不同的视角清晰地观察事物。不久前,美国《连线》杂志公布了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提供的一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如下的这些照片以难以置信的特写镜头展现了蜜蜂、蝎子、鲨鱼、蜘蛛等动物的美丽、神奇之处。  相似文献   

19.
这次,在这里所推荐的,是一本颇为奇特的“科普”书。说它是科普书,可以有许多理由,例如,它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的“看世界”科普丛书中的一本,在这本书里面,也讲了许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内容;说它奇特,则是到目前为止,这还是本推荐者所见到的唯一一本专门讲述“民间科学爱好者”题材的书。此书的副标题“江湖中的科学”,也明确地说明了此书的主题。一方面,由于此书在目前的唯一性;另一方面,由于此书讨论的内容对于相当多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注意,在此书中,这个概念与“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有区别的)有着某种警示作用,并且在叙述中涉及到了科…  相似文献   

20.
X染色体失活现象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绮 《自然杂志》2017,39(1):25-30
在雌性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总是被异染色质化而失活,这个现象称为X染色体失活。X染色体失活保证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剂量在雌性和雄性动物之间的平衡。它是许多生物学现象和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X染色体失活的现象,基本生物学概念以及潜在机理,最后介绍了与之相关的疾病,例如X染色体数量异常和伴性遗传疾病的病理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