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面看一个《让兔子奔跑》的故事:小兔子是奔跑冠罕,可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是小兔子的弱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小兔子耗了大半生的时间也没学会。它不仅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现实生活中如果只注意改正一个人的缺点,而不重视发挥它的优点,只能造船一个平常或平庸的人。 相似文献
2.
3.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素质及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影响,往往会分解成多种不同层次、出现先进后进的差别。对问题学生,教育工作者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使他们赶上队伍,摘掉“问题学生”的帽子。 相似文献
4.
因材施教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然而孔子在具体运用时,有得也有失。他充分注意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忽略了统一标准的重要性。孟子在继承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同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成功教育以承认差异、尊重个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为目的,因材施教是保证成功教育的关键.实施因材施教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特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赵敏 《科技导报(北京)》2003,(12):29-32
教育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高效利用 ,新技术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过程、方式方法、教育组织和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等一系列过程。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整个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其最根本目标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 ,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培养出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的新一代公民。珠江三角洲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 ,10多年来 ,基础教育与经济一样迅速腾飞 ,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其中 ,信息技术是促进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的一个根本的因… 相似文献
7.
有人将教育学上的“因材施教”原则片面理解为“扬长避短” ,这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的。在学生的培养教育上 ,要努力去挖掘其潜能 ,“扬长”而不“避短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结构也呈现多样化,本文针对高职生的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因材施教中“材”的定位有施教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的因材施教观,提出了因材施教应当鉴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观点。通过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结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发展性教学的建议,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由于许多教师还没有完全从根本上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导致各种教育行为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学生主体的表面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肤浅化;合作学习的形式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片面化;教师课程能力的不足。审视与反思这些偏差,将有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个体差异、人格独立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这要求教师有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由统一标准教育向个体差异教育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本文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做了新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并形成了三种主要的理论观点.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教育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注重效率目标,强调传统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求基础教育的配套改革以及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面临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并尽快地适应、接受这种改变,保持体育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如何保证体育教学的高质量,以达到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已成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虽已加大了建设西部地区的步伐,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西部地区的经济仍较落后。目前全国近600个贫困(综合贫困指标)县,有90%以上集中在西部。因此,尽管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成绩(2000年,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在99%以上,小学毕业升初中的升学率在94%以上), 相似文献
15.
16.
有人将教育学上的“因材施教”原则片面理解为“扬长避短”,这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基本思想的,在 培养教育上,要努力去挖掘其潜能“扬长”而不“避短”。 相似文献
17.
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价值关系因素质教育实施得以保持和强化。教育活动主体素质教育观的牢固树立是二者价值关系保持和强化作用实现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19.
20.
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依靠增加情智投入寻求教育质量提高的内涵式教育发展模式已经在教育领域引领风骚。由此,师生教育感情的培养必然引起我们的重视。师生的教育感情对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必须重视师生教育感情的培养,通过多渠道培养师生的教育感情,以促进教育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