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1月5日揭晓的美国大选没有改变选举前的政治格局,连任成功的克林顿继续掌管白宫事务,共和党人则仍然占据国会两院。目前人们已把关注点转向大选后的政局变化和政府政策走向。目前的境况与选择选举后,美国舆论一致认为,如果说克林顿在其第一任期内的主要个人追求是争取连任的话,那么第二任期的重点则是以骄人政绩“青史留名”。因此,加强行使总统领导权将是未来四年美国政局的第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3,(2):12-12
美国总统奥巴马10日提名白宫办公室主任杰克·卢出任美国财政部长,以取代此前已确认将在1月20日离职的现任财长盖特纳。有趣的是,美国不少媒体被杰克·卢的个性签名所吸引,笑称他的签名基本是不停地画圆圈。杰克·卢目前担任白宫幕僚长一职,此前曾担任白宫管理及预  相似文献   

3.
<正>1月30日,曾经两度尝试问鼎白宫的共和党人罗姆尼突然宣布"不再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随着罗姆尼的退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可能演变成布什和克林顿两大家族之间的缠斗。1月上旬,罗姆尼明确表示"几乎肯定"会第三次逐鹿白宫,并启动组建团队、筹措捐款等准备工作,而且还半开玩笑地称"如若参选必定取胜"。罗姆尼及其竞选顾问也向共和党高层和活动人士征询其对于党内候选人的意见。与此同时,罗姆尼分别在三个不同场合发表关于贫困人口和中产阶级的政治演说,以测试民意反应。但外界对此并不买账,斥称罗姆尼"转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美国政治有两条主线,一是围绕大选而展开的政党竞选活动,二是在白宫和国会的相互制约中形成的总体政策走向。本文关注的焦点是后者,即大选活动之外的“常规政治”。由于大选和总体政策走向都会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美关系,因此这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进退攻守:克林顿对国会共和党人从决策的动机看,由于克林顿已没有竞选连任的可能,因此,他一方面要为本党“同志”助选,另一方面,他强烈希望在任期的最后一年多出政绩,尤其是  相似文献   

5.
罗木 《科技潮》2000,(2):30-30
美国白宫和政府机关长期以来一直都是黑客们冲锋陷阵的"战场",而且黑客们常能得手,1999年美国带领北约对南斯拉夫狂轰滥炸,不料黑客们不费一枪一弹,十根手指、一块键盘,对白宫计算机系统来了个信息"空袭",虽没有决定性胜利,却也让白宫一身冷汗。最近,财大气粗的克林顿提出一份规划草案,准备动用20.3亿美元来建立一系列国家计划来保护美国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包括保护美国在网络空间利益的一项国家计划、提供奖学  相似文献   

6.
评点克林顿     
美国总统克林顿即将结束白宫生涯。可以肯定,他的影响力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美国历史学家布林克利说,克林顿的传奇远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另一位历史学家威伦茨说,克林顿是20世纪末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但他的功过是非,恐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来,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纷纷刊登文章,对克林顿执政八年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作出总结。  相似文献   

7.
克林顿上台四个月后大发感慨称"改变华盛顿和这个国家的方向比最初设想的时间要长得多"。现在他较之当初高举振兴美国经济的大旗入主白宫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克林顿所奉行的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纲领与里根经济学针锋相对。其特点是用行动主义取代自由放任。目标是以增加税收、公平税负、削减开支特别是军费和福利费、扩大公私投资等手段又是一个坏消忽?验  相似文献   

8.
9月27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两天会谈。这是自克林顿1993年1月入主白宫以来俄美首脑举行的第5次会晤。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经济进步伙伴关系”和“战略稳定与核安全”两个联合声明。此前,叶利  相似文献   

9.
“佩罗旋风”重新刮起,虽不能将佩罗送入白宫,但它会鼓起布什还是克林顿的风帆呢?正当布什和克林顿为角逐美国总统职位进行最后激战之时,曾突然宣布参加竞选而后又突然退出的得克萨斯州亿方富翁、独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身边最具争议的智囊、白宫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8月18日离职下台,在华盛顿引发政治地震。班农离职消息最早由美国媒体在当地时间18日中午时分曝出。此后不久,白宫新闻秘书萨拉·桑德斯发表声明说,班农和白宫办公厅主任"同意当天应是班农在白宫的最后一天"。但这一简短声明丝毫没有提及班农离职的原因,也没有明确表示是谁作  相似文献   

11.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竞选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曾为争夺总统宝座而两度失败的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已于七月十六日被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目前,共和党为使里根当选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支持里根的呼声甚高,里根本人也仿佛胜券在握,已经开始以总统的口吻发言。但美国各界对他的看法却见仁见智,毁誉参半。其中一个问题是年龄。当年艾森豪威尔六十二岁入主白宫,在连任两届之后离开白宫时才七十岁,而里根到明年二月就满七十了。以其古稀之年问鼎白宫,这在美  相似文献   

12.
医疗、福利、犯罪,克林顿要抓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易事,但有所建树就能赢得民心。1月25日晚9点,克林顿向美国第103届国会发表了他入主白宫后的第一份《国情咨文》。在一个小时的全国性电视讲话中,克林顿简要回顾了他执政一年来所取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将任命罗伯特·奥布莱恩(Robert C.O’ Brien)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将是特朗普总统三年内任命的第四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本人是一名成功的执业律师和一名资深共和党人,现年53岁,获任之前担任美国国务院"人质事务"总统特使,具有丰富的外交工作经历。特朗普总统发推特称他为"我所知道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质谈  相似文献   

14.
治家有方,事业有成,备受职业妇女倾慕;辅佐总统,涉足朝政,将开一代白宫新风?随着克林顿宜誓就任美国总统,其夫人希拉里也就正式成为白宫的女主人。在那栋令人向往的白色建筑里,曾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是震惊世界、有时又并不超脱凡俗的故事。风姿绰约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好几个国家都将先后进入“选举年”,可以说1996年是一个通过政治领导更迭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的年份。美国将进行四年一次的总统选举。目前,竞选序幕已经拉开。以克林顿为一方、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多尔为主要竞争对手的另一方之间的较量已在不同领域展开(1995年底的削减预算之争可视为“前哨战”)。但不论谁当选(估计克林顿连任的可能性较大),共和党人  相似文献   

16.
刺激经济增长、削减财政赤字、改革医疗保健制度。克林顿执政头100天怎么烧这三把火,将是对其能力的一个重要考验。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位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入主白宫后头100天里的建树  相似文献   

17.
每年有85万以上的美国人受到心脏病的折磨,而他们中的一半人因心脏病猝死。甚至是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就职白宫时,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医生,却也不知道心脏病已悄然降临到他头上,更不用说我们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说美国大选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美国梦的"造梦机器"——好莱坞的作用。在美国,一个人爱不爱看电影,往往是判断他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支持者的依据。据统计,好莱坞的电影人多半是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民主党人士。2011年上半年,民主党人平均观影5.7场,而共和党人还不到四场。原因之一是有52%的共和党人会因为不  相似文献   

19.
知识窗     
6月26日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总统克林顿与美国两大人体基因研究组织的科学家在白宫联合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出,人体全部基因的初步测序研究工作完成。这项重大研究成果标志着人类在研究自身的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热闹纷繁的中期选举美国的秋季选举战通常是在9月初的劳工节这一天拉开帷幕。然后,各派政治势力正式投入各种公职的角逐。竞选的烈焰越烧越旺,直至11月初的选举日大局揭晓,尘埃落定,人们的政治热情才又重归平静。今年是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第一个中期选举年,由于克林顿遇到一系列麻烦事,声望一个劲下跌,连带着民主党受累,共和党则摩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