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先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了工程建设标准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接着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并用岭回归估计,修正了最小二乘回归中系数易受多重共线性影响的缺点;最后运用虚拟变量法对回归方程的结构稳定性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标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工程建设标准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1993年以后,其作用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
使用门槛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分别考察地方政府两种不同类型债务(负有偿还责任债务和或有债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测度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负债率没有达到抑制经济增长的阈值点;我国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或有债务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没有出现收敛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一类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此模型假设自变量的系数是某一平滑变量的未知函数,允许自变量,平滑变量和误差项存在通过共同因子结构引入的截面相关.由于一些共同因子的不可观测性,本文采用局部线性共同相关效应估计方法对未知的函数进行估计并给出了估计量的渐近性质.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该估计方法具有良好的小样本性质.利用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非线性关系,各省份不同的初始经济水平会导致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应用阈值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经济增长阶段, 经济增长、工业结构、全要素电力使用效率和电力价格对电力消费的 差异性影响, 并基于此揭示1980--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增长的非对称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 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各变量对电力消费的 作用存在差异, 人均GDP增长率高于9.25%时, 工业结构的重型化显著推动电力消费的增长, 而电力使用效率并未得到有效提高, 对电力消费 增长的抑制作用有限; 反之, 人均GDP增长率低于9.25%时, 经济增长是促进电力消费的主要力量, 电力使用效率的提高则有效地抑制了电力 消费的过快增长. 分析结果也表明, 电价扭曲削弱了价格机制配置电力资源以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的作用, 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势在 必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各因素与国际原油价格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时差关系,提出了基于时差相关多变量模型的分析 框架.根据该框架, 在确定影响因素和模型变量后,对各因素与油价间的时差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以 此作为确定和调整模型中变量滞后阶数的依据,结合变量系数是否显著和模型调整R2是否提高的判 断准则,对金融危机前后共七组样本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各因素与油价的相互作用并不都 是在当期完成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因素与油价的关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且油价有向基本面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应用双对数回归模型和广义差分方法,基于浙江省相关数据,对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金融资产总量与经济增长存在强互相关性,货币性资产对经济增长呈现较强的正面影响,证券类资产影响较小,保险类资产则呈一定的负面影响。建议通过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来增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税收增长的动态线性回归和动态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并对我国税收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素质与经济增长:一个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层次性,对不同的人力资源按其质量进行了加总,构造了反映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使用过程的宏观经济模型.在一般生产函数的简单假定下,证明了该模型存在平衡增长路径;同时分析了在平衡增长路径中,相关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长期影响,以及最优人力资本投资比例的存在及其相关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中国1996~2010年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争方差分解,全面研究了中国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内,信息技术投资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不存在时滞问题。长期来说,信息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0%左右,反驳了Lee等(2005)关于信息技术投资只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而不能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结论;经济增长同时也拉动了信息技术投资,但两者之间并不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实施了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是否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效应?为系统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基于实物期权原理揭示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投资和创新双轮驱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设定时变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投资和创新双轮渠道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了经济增长,且呈现出时变特征,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这种抑制效应在新常态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缓减;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干扰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正向驱动效应缓慢降低,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正向驱动效应略显增强.政府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一惯性,警惕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双轮驱动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利用我国72家上市公司组成的样本,分9种不同的情况,详细地计算了3类Merton型违约指标d2、DD(违约距离)、RNDF(风险中性违约概率)与Z分值,采用线性分析和严格的ROC分析方法比较了3类Merton型违约指标与Z分值的一致性.实证的结果表明,在我国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支持基于期权方法的Merton型信用模型与基于会计信息的Z分值模型之间的一致性.最后,阐述了这个基本结论的意义,并提出了后续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研究商业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 ,当存在高、低两种不同风险类型的代款企业时 ,银行相应的信贷风险决策机制 .揭示了在此机制的作用下 ,企业提供的低押品价值变现之后能够补偿银行信贷资金及其安全投资的收益 .证明了当低押品作为鉴别企业风险类型的手段失效时 ,银行提高利率的结果将会发生逆向选择 .指出在所给模型下 ,两类企业的投资都对银行有利.  相似文献   

13.
根据CreditMetrics信用风险迁移矩阵的时间效应和随机过程中的Brown运动来反映银行贷款风险的非系统因素,确定信贷资产风险随时间变动的数学关系;结合因子模型与Markowitz的均值-协方差模型,建立基于存量与增量组合累计风险的银行贷款决策模型.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决策前贷款存量组合的风险和收益率与其加入一笔新贷款后的总风险和总收益率的对比来决定是否发放该笔贷款.模型的主要特点:①综合反映贷款存量组合累计风险对贷款决策的直接影响,合理地考虑了贷款存量组合与贷款增量的关系;②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由扰动项定量的表示出来,而不是像流行方法那样由于因子模型的扰动项的均值为零而直接将σ2ei设置为0;③把微观层次的风险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充分考虑宏观经济要素对微观个体还贷能力的重要影响,即综合考虑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Wang  Ximei  Hu  Min  Zhao  Yanlong  Djehiche  Boualem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2020,33(5):1297-1309
Credit scoring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redit scoring problem based on the set-valu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which is use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ttribute vectors and classification for the credit worthy and credit worthless lenders. In particular, system parameters are estimated by the set-valued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given recognition criteria.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practical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for credit card applicants of Australia and credit card holders from Taiwan, respective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t-valued model has a higher prediction accuracy on both small and large numbers of data set compar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urthermore, parameters estimated by the set-valu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are more stable,which provide a meaningful and logical explanation for extract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borrowers' credit scorings.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运行效率的一个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DEA方法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价,对24只开放式基金和54只封闭式基金在2004年和2005年的相对业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基金处于无效状态,基金业绩不存在明显的业绩持续性和规模效应,但投资风格和业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封闭式基金的运营效率低于开放式基金,规模中等的基金大部分时间平均效率最高.债券型基金的效率值高于股票型和混合型,平均效率值都接近1.研究还发现,投资基金的相对业绩与证券市场的走势密切相关.通过对规模报酬状态的分析发现,一多半开放式基金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而封闭式基金绝大多数都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这些结论对我国基金业的发展和投资者选择基金有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Company bankruptcies cost billions of dollars in losses to banks each year. Thus credit risk prediction is a critical part of a bank's loan approval decision process. Traditional financial models for credit risk prediction are no longer adequate for describing today's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nancial health and potential bankruptcy of a company. In this work, a multiple classifier system (embedded in a multiple intelligent agent system)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financial health of a company. In our model, each individual agent (classifier) makes a prediction on the likelihood of credit risk based on only partial information of the company. Each of the agents is an expert, but has limited knowledge (represented by features) about the company. The decisions of all agent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form a final credit risk predic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our model out-performs other existing methods using the benchmarking Compustat American Corporations dataset.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如交易支付和物流配送等问题的逐步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信用问题已凸显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构建电子商务信用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并建立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的最小二乘近似支持向量回归模型. 同时,利用相关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根据实证结果给出不同的预警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其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家敏  彭虹 《系统工程》2004,22(7):38-43
建立CCK校正模型,分别检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股市整体羊群行为是否存在;在CCK校正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虚拟变量模型,以检验基金羊群行为与股市整体羊群行为二者的显著程度是否相同,从而证明基金羊群行为能否引起股市整体价格的波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金羊群行为与股市整体羊群行为均显著存在,且二者的显著程度基本相等,主要是基金在整个股票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少所致,因此基金羊群行为不会对股市整体价格波动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违约判别是信用风险评估的一种方式,提高违约判别精度一直是学界和业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最优信用特征组合而不是最优指标组合的角度建立违约判别模型,提高违约判别精度.本文的创新有三个方面:一是以信息值最大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将指标数据划分成能最大区分违约状态的多个信用特征.二是采用弹性网回归对信用特征进行遴选,反推违约判别误差最小的最优信用特征组合.三是以组间离散度与组内离散度之比最大为目标,构建数学规划,反推一组权重,得到线性判别方程.本文基于2000-2017年共2169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经过特征划分的线性判别分析、K近邻、支持向量机等模型的精度整体高于没有经过特征划分的模型精度.  相似文献   

20.
By analyzing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firms, the paper built an artificial credit markets with the 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modeling to simulate the real world credit transactions. There are firms, banks, different risk-type projects as well as legal and supervision environments in which debt contracts constitute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collateral, average success probability of projects, and the prime interest rate have materially impact on bank's average profit, bank's capital, the overall interest rate,the number of borrowing firms, loan size, and the degree of credit rationing. These results in line with those of the classical S-W model in the sens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profits and interest rates is non-monotonic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rationing and interest rates. And thus there is an adverse selection effect in credit rationing the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