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景观的符号学含义——以铺地景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铺地景观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各个时代的文化信息,具有符号学意义。本文以此作为理论基础,首先解析了文化符号、文化景观及铺地景观的概念含义;其次概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铺地景观和现代铺地景观的表象特征,认为各时代的铺地景观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一定的文化含义;再次,着重分析了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形成的文化成因,包含了社会制度、人文思想等因素;最后,对我国铺地景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全球化时代将是铺地景观表征多元化的时代,铺地的物质形式在现代形式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表现出材料多样、纹样多样的表征,其所代表的符号含义将是文化理性和现代科技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精神层次需求的提高,城市公园对外开放程度日趋增大,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主题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形式千篇一律,风格混杂.究其原因,主要是景观序列安排不当,没有从人的心理与生理角度出发,未能很好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公园设计思路停留在对国内外优秀作品的抄袭上,公园风格混杂,且缺乏本土文化特色.基于橘子洲景观空间序列的深入调查,指出目前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序列设计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总结了一些创新景观空间序列设计的手法,并提出要注重视觉上的通透性、层次上的丰富性、氛围上的文化性、环境上的生态性和区域上的标志性,建议从上述几方面入手来改良橘子洲公园的景观. 相似文献
3.
侯杰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16):120-122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设计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模式化,许多设计导引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可循,无法体现每个城市独特的文化与精神,而且许多不切合人使用尺度的空间设计也只能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因此,在城市设计中,我们要更多地探寻区域、城市的人文性特征及地域性特征,打造出具有文化标志和地域特性的城镇。以2009年ASLA(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美国园林建筑师协会)获奖作品"循环景观"为例,探讨了城市设计中的人文性与地域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现代住区的冷漠无序性,通过研究聚落文化的界域性、中心性空间特征,提出在现代住区景观空间中,营造归属感与交往空间的观点,并分析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当前城市中出现的包括环境在内的各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所造成的。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揭示城市生态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把握景观空间格局的演变过程与驱动力,从而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和景观生态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陕西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与动态研究——以柞水县下梁镇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以柞水县下梁镇为例对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表明,地形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的两个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景观空间格局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农业景观的生态重建必须考虑规范人类活动的性质,程度,本研究可对优化山地农业景观结构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林皆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3):9-13
提出了基于矢量数据和拓扑关系的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研究方法,介绍了应用GIS技术计算景观要素空间联系度指数和空间关联度指数的方法,并以厦门市为例,从土地利用视角对景观要素空间关系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期间厦门市景观要素存在明显分异的空间关联格局且总体趋向交错分散,反映了区域城市发展和地域开发的基本格局,特别是围绕建设用地扩张和农田变更的空间邻接特征变化,揭示了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取狮城镇的一个正方形区域作为实验区,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尺度下景观多样性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半变异函数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定量描述.结果表明:随着尺度的增加,景观多样性程度也不断增加,另外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也具有显著变化:在小尺度下不同多样性指数估计值形成的斑块比较破碎,随着尺度增加,景观多样性格局的复杂程度趋于简单,空间变化减少,估计值相同的区域连通性逐渐增强;不同尺度的最优拟合理论模型不同;4个尺度下景观多样性均具有弱空间自相关性,且空间自相关性只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水体景观是现代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阐述水体方式的多样性及特点谈起,并以成宁市为例。探讨水体景观在旅游城市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黄向向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5):33-36,40
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现水文化内涵载体的水利工程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应突出人水和谐的理念,在满足兴利除害要求的同时也应满足人们亲水、戏水、娱乐、休闲的文化需要。本文以西安市秦岭北麓旅游环线的建设为例,从环线区域的水资源入手,通过对不同地区水环境、不同类型的河流及水体景观营造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水文化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低碳住房小区建设及优化路径探究——以合肥市翠微南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城市化、集约城市化是新型城市化重要核心内容,而低碳住房小区建设是实现低碳城市化建设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合肥市安置房小区翠微南园的实地调查,运用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从低碳空间布局、低碳技术支撑、低碳制度构建和低碳文化培育等方面对翠微南园低碳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小区现状探讨了回迁安置房小区的低碳改造路径和策略.研究显示:小区存在空间布局整体上不紧凑、低碳技术支撑不够,以粗放式能源利用为主、低碳制度与文化构建匮乏等问题.建议小区在后期规划改造上,采用组团串联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绿色道路与绿色空间设计来降低碳排放和减碳固碳,美化空间环境;通过建筑技术低碳化、装饰环保化以及绿色本地营造低碳化环境;低碳技术的创新使用、低碳制度完善以及低碳文化的培育是低碳小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本文旨为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安置小区规划改造提供新的视角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空间扩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中心城市空间扩张及其景观格局变化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以黄河流域中心城市西安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5个时期的西安市建设用地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西安市2000年至2020年以来建设用地总面积不断增长,呈现“先快后慢”的扩张规律。城市扩张在结构上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圈层式扩张模式,建设用地扩张所占主要地类为耕地。(2)西安市建设用地扩张对景观格局变化存在显著的影响:随着建设用地扩张,景观破碎度上升,景观多样性逐步增强,景观斑块的破碎化加剧,斑块边缘长度增大逐渐呈长条状,斑块形状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村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村落的更新、建设缺乏对村落传统景观的整体保护,管理欠缺、规划滞后等将致使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逐渐散失.所以,保护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传承和延续区域的地方特色与景观特征刻不容缓,在此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孙家台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设计为例,从规划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公建配套,绿化景观,建筑单体,文化内涵,环保节能等方面探讨经济适用房小区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城市的形象问题日益受到市民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关注,而色彩景观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对于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与控制方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对城市色彩景观规划与控制方法做出初步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王乐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近几年来,由少数民族文化和乡土景观营造出的原生态的美,越来越受到更多的人关注和追求.作者参与贵阳市偏坡布依族乡村寨规划实践,在研究该民族文化内涵和建筑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此类设计思想、意向和方法,并结合各种造景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观赏性、游览性和参与性的乡土景观.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乡土景观设计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已显诸多弊端。基于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滞后性、非整体性和尴尬性的局限现状,探索运用系统的整体景观思维方法来控制具体场地规划,达到自然生态基础过程与人文人性功能配置的合理性、持续性统一在同一个过程的目的,并在重庆黔江城南新区规划的实际设计方案中进行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利用IMAGIS快速制作城市三维景观图的方法--以西北大学校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解决城市小区的三维建模及虚拟景观快速生成问题。方法以IMA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地基图等常规平面数据实施建模,生成虚拟现实景观图。结果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虚拟城市解决方案。结论该解决方案设计简洁,可操作性强,适应面广,成本低,速度快,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