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未来的岁月里,人类将到太空去生活、工作,并创造出许多奇观。 太空月球村 美国国会在1984年1月就已批准20年内拨款110亿美元修建月球村。按照这一计划,首先在月球上制造人工生态环境,利用月球岩石、土壤中的氢元素和  相似文献   

2.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7,(10):82-95
日本的月球探测器“月亮女神”于9月14日发射升空。这是自阿波罗工程以来,为解开遗留的“月球疑团”而实施的最大的探月工程。“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本应于2003年发射升空,有鉴于火箭在发射其他卫星时发生故障导致发射失败,遂决定推迟发射。现在,“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器终于发射上天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重返月球呼声再起 美国《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说,月球又在招手了,至少对愈来愈多的月球迷是如此。 人类首次远航25万英里抵达月球充满尘土及火山口的平原20年后,太空机构及其他探险者、幻想家正在研究新一回合的月球探险。现在,美国国家航空及太空总署正在考虑常年往返月球的计划,由太空人定期来回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的计划打算在月球远端设立太空现测站。另一项建议则是派太空人试着在月球生活,包括以  相似文献   

4.
时尚科技     
《华东科技》2012,(8):74-75
柔韧可折叠的纸也能做太阳能电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日开发出一项新印刷技术,并成功地利用其制造出纸质太阳能电池。目前,在太阳能电池制造所使用的几种方法中,其所需条件都是  相似文献   

5.
月女神(SELENE,是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的缩写,意为“月球探测工程”。而SELENE一词,又恰巧是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故译为“月女神”)月球探测器上,装备了15种观测仪器。主卫星将在月球上空100千米的极地圆形轨道上,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整个月球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各种观测。  相似文献   

6.
嫦娥一号微波辐射计观测月球虹湾地区表面物理温度昼夜时间分布月球表面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层由尘土、非集结性岩块、碎屑、玻璃熔融物质等构成的月壤层。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球表面物理温度昼夜变化极大。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相似文献   

7.
月球从地球偷能量地球上的潮汐现象多数是由月亮引起的(太阳的作用稍小一点),潮汐的秘密是这样的: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上的海洋受到月球的引力牵引作用,面对月亮的那一面就出现高潮,这恐怕  相似文献   

8.
<正>【美】《科学美国人》2017年10月近期,环绕月球飞行的日本航天器"月亮女神"号在月球发现了来自地球的氧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进程中,地球的地质活动逐渐抹除了早期地球大气层、地表及同一时间形成的陨石存留的研究线索。同时,月球一直被太阳发出的高电荷粒子气流(即太阳风)轰击,但每月都有约五天,月球会被地球磁场遮挡,来自地球的氧离子缓慢流到月球。科学家们认为,"月亮女神"号航天器发现的月球氧离子  相似文献   

9.
“月亮上有一个广寒宫,广寒宫里住着一位漂亮的仙女嫦娥,嫦娥的身边有一棵桂花树和一只玉兔……”几千年来,这一古老的神话传说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想像和牵挂。但是那时的我们只能站在地球上仰望月球的庄严和神奇,猜测它的奥秘和内涵而已。如今,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腾飞,与嫦娥会晤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现实。月球“何模样”月球是什么模样?据已知的资料记载,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中心与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只有38.44万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60倍。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见的是它所反射的太阳光。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8,约…  相似文献   

10.
陆金周 《华东科技》2007,(11):29-31
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上最重要的一环 在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中,分布着硅材料制造(将石英通过提纯和精炼加工成晶体硅)和生产线设备制造、硅片制造(将晶体硅熔铸锭再切成片)、电池制造(将硅片通过半导体加工工艺变成电池),组件制造(将电池连接并封装形成组件)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数个世纪以来,与月球相关的研究一直是令人沉迷的科学议题。可以认为,现代天文学的启蒙从伽利略的观测发现开始,这项令人惊奇的发现表明月球并不平滑。按照人们先前的想法,月亮应当是天空中的完美球体,相反的,月亮表面就像地球那样,具有不规则的外貌特征。阿波罗号登月成功,开创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针对月球进行的科学研究正处于一个令人兴奋的发展阶段。用于阐明月球起源的2个关键信息的研究数据越来越全面,首先是新的动  相似文献   

12.
十八世纪初,人类对三种相互作用迷惑不解:(1)重力任何抛出的物体都将作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面而不是其他方向;(2)月亮的圆周运动月亮在上帝的第一推动下,沿公转轨道运动将产生一种离心力,这就需要与之相平衡的向心力;(3)天体平衡天体之间为什么相互平衡?为什么既不靠拢而碰撞,又不排斥而远离?据说,有一次牛顿坐在一棵树下,思索着为何月球以地球为中心作圆周运动,这时,一只苹果掉在他的头上,在这一瞬间,一种灵感便闪电般出现了:月球受到的力与苹果受到的力会不会一样呢?由此便产生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是,这个定律合理吗?我们先探讨一下重力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月亮的明暗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广寒宫仿佛就在那月亮中的暗影处。为什么会有月明月暗呢?让我们一同探究。"每当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挂上枝头,在那冷清的月宫之中,嫦娥仙子仿佛仍在思念她的丈夫……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月亮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好的赞美与遐想:用"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来歌颂它的洁白,将月球上深色的"暗影"遐想成美丽而壮观的广寒月宫……中国人对月亮有着太多的憧憬。  相似文献   

14.
睿齐 《创新科技》2006,(9):37-37
月亮,名符其实的名字,应该叫做“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其平均直径约为3476公里,表面积为3800万平方公里,比亚洲的面积还小。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401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不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至今无环境污染。未来的月球,必将是人类的乐园、科学的基地和星际旅行的驿站,成为人类美不胜收的“天上宫阙”。然而,人们对月球的存在与归属,认识却是不一样的。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曾有五位科学家不希望月球存在,建议用核能将其摧毁。他们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月球探测卫星将以‘东方红3号’科学实验卫星为基础制造。自从几千年前“嫦娥奔月”后,人类就梦想到月球上一游。当年的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土地时,嫦娥给他们吃了“闭门羹”,使其失望而返。如今,家乡亲人们就要来喽!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已经“万事俱备,整装待发”。三年后,“嫦娥一号”月球卫星将被送上天;十几年后,中国人将乘坐太空船与嫦娥见面。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对月球感兴趣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的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经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科技潮》2005,(11):3-3
“买月球土地,就是花200多元买个证玩玩呗。如果女友要天上的月亮,我就把这个给她,哄她开心。”日前,北京一家名叫“月球大使馆”的公司,专门卖月球等星球的土地。和该公司在同一办公楼里的陈先生得知此事后如此说。  相似文献   

18.
正"乔治先生,您愿意和我一起前往月球,建造月球天文观测基地吗?"一个月以来,小北像个闹钟似的,每天都会问上好几遍。乔治招架不住小北的软磨硬泡,可心里还是犯嘀咕。"地球已经装不下你的壮志雄心了吗,为什么非要去月亮上?我恐高……"见乔治松口,小北立刻化身"月球推荐官",认真讲起了它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盲人村(六)     
<正>"您不知道,外面的科技很发达,人们在半个多世纪前就进行了核试验,现在都能把空间探测器放到月球和火星上去了。"牛一山试图劝村长接受他们帮忙。村长听了大笑,笑后说:"在这里,我们看不见月亮。但我相信,你们既然是中学生,一定知道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世界》2012,(5):13-13
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占主流的是大碰撞说。根据这个假说,在大约45亿年前,地球刚形成不久的时候,一颗火星大小的小行星忒伊亚(Theia,希惜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之母)撞上了地球。撞击将地球的一部分,主要是地幔,抛射入太空;同时部分忒伊亚的碎片也被抛入太空。在其后的数百万年中,这些环地球轨道上的物质碰撞合并形成了月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