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自古就与疾病进行斗争 ,从而形成了医学。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经常出现的。据历史记载 ,世界性鼠疫 (Plague)大流行有 3次 ,首次发生于 6世纪东罗马帝国汝斯丁皇朝 ,医学史上称“游西弟安娜瘟疫”,在许多国家持续流行 50余年 ,死亡近亿人 ;第二次发生于 1 4世纪 ,称“黑死病”,波及整个欧、亚两洲及非洲北海岸 ,欧洲死亡 2 50 0万人 ,几乎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 1 / 4 ,东方各国死亡 1 30 0万人 ;第三次发生于 1 9世纪初 ,波及32个国家。 1 8世纪 ,天花 (Smallpox)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数百万人致残、致死 ,仅欧洲就死亡 50万人 ,亚…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公元541-750年)中国的瘟疫流行状况,基于《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和最新获得资料,编制6-8世纪中国疫灾简略年表,对6-8世纪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中国腺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与中亚、欧洲鼠疫互传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 6-8世纪中国处于魏晋南北朝疫灾高峰期的后期和唐代疫灾低谷期的前期,总体上属于疫灾偏少时期;该时期瘟疫总体上主要在春、夏季流行,大瘟疫则多发生于夏、秋、冬季;十年尺度上的疫灾频度总体趋于下降,十年疫灾频度指数和十年疫灾等级指数均存在280 a、100 a、50 a的波动周期.2)中国早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就有了鼠疫记载,世界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恶核”“虏疮”“流肿”“暍病”“苦头痛”等称谓,都是对腺鼠疫某个方面症状的描述,其间中国境内肯定有腺鼠疫流行.3)世界范围内鼠疫的发生具有多源性,中亚地区是古老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期间,中国的鼠疫主要由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通过战争输入,首当其冲的中国西北是6-8世纪鼠疫流行最频繁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分子的非理性和滥杀无辜,使人类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各国都倾向于将非传统安全的认知锁定在恐怖主义身上。然而,随着非典、禽流感等全球性的瘟疫的爆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人类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还有比恐怖主义更具杀伤力的瘟疫:14至16世纪欧洲流行的鼠疫,至少导致3000万欧洲人死亡;20世纪初爆发的大流感,夺去至少2100万人的生命;自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已造成800万人死亡……而现代医学又同人类开了一个大玩笑。医学证明,大部分瘟疫的病菌都是由和人类朝夕相处的动物传播的,如鼠疫传染病,是由老鼠传染给人的;横行南亚的霍乱,其病毒是由鸡传染的;已有百年历史的炭疽病,病毒来自牛、羊等食草动物;还有1985年在英国发现的疯牛病,是由牛感染给人的;等等。于是,当人类一波接一波陷入瘟疫的恐怖中时,也一次又一次置身于与动物的不和谐中。如今,禽流感又通过禽畜类和鸟类向人类发起了进攻。难道人们又将生活在动物的“恐怖主义”之中?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非洲扎伊尔的基奎特市,“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旧译“伊波拉病毒”)的肆虐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历史上,病毒的流行曾给人类带来无数次灾难。1918-1919年,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大流行仅在欧洲即酿成5亿人患病、2000万人死亡的大悲剧;对于被称为“人类第一杀手”的艾滋病病毒,人们至今仍未找到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10月25日,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爆发的鼠疫已造成124人丧生,1192人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对南非等九个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的国家发出警告,提醒注意防范疫情传入。鼠疫又被称为"黑死病",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从2010年到2015年,世界上共报告了3248个病例,其中造成584人丧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感染者在72小时内死亡的可能性高达  相似文献   

6.
白桦尺蠖Phigalia djakonovi Moltrechti属鳞翅目、尺蛾科,为中国新记录。以往的国外资料也仅记录有雄蛾,对其生活习性未曾报导。近年来,内蒙古牙克石林区自桦尺蠖大面积暴发成灾,1981年开始发生,1982年成灾6万亩,1983和1984年成灾面积50万亩以上,白桦死亡达数千亩以上,严重地危胁着森林资源。作者于1983—1986年深入林区,通过定  相似文献   

7.
张佳玮 《世界博览》2014,(15):87-87
很可能,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传奇会战,也就是数万对数万.而非铺天盖地的四十万对四十万——我们的确比欧洲人多,但并没多到希罗多德幻想的那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通过19世纪最后20余年间中国、 日本、荷兰,包括192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爱克曼发现beriberi,中国专家吴存甫、罗汝兰出版《鼠疫汇编》,著名学者耶尔森发现鼠疫杆菌等历史过程的回顾,探讨了对当代学术思想的影响;在进一步论证古典脚气与鼠疫流行同一性的基础上,阐述了鼠疫流行对中国明清温疫与日本江户–明治脚气盛行的内在联系;分析了中西医家在宏观整体论与微观还原论等不同方法论指导下取得的历史成就与经验教训;结合百余年来有关病史悬案在中、英两种大百科全书注释中留下的疑云,剖析了近代医学发展史上涉及的科学研究 方法论与医学发展复杂性话题。  相似文献   

9.
凡鼠有害吗?     
《大自然》2017,(4)
正鼠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是哺乳纲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由于鼠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比较受关注。在人们眼里,鼠常被认为是有害的,因为它们会危害农作物、盗食粮食、啃咬设施、破坏草场和森林并传播疾病。我国对鼠害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甲骨文和《诗经》等古籍中都有相关记载。历史上,在世界范围内曾发生三次鼠疫大流行,共造成1亿多人死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引发了社会动荡。目前,我国的鼠疫自然  相似文献   

10.
引言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波及36个国家的非洲大旱,受灾人口达2500万人之多,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在200万以上。1970年11月,一个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使30万人丧生。1982—1983年出现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等国家造成了干旱和森林大火;而在美国、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家则引发了暴雨洪水,有近2000人死亡,全球范围内造成经济损失130多亿美元。1987年10月多次强风暴给西欧地区带来高达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我国1991年江淮大水,1998年长江大水,1997年、1999—2001年北方大旱,都给国家…  相似文献   

11.
流感是人类的宿敌。早在公元前412年,西方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对流感作了第一次描述。在人类认识流感的数千年里,几乎它的每一次大流行都会造成全球性的灾难,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18~1919年,当时患者达5亿多,造成2100万人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人类将再次面临流感大流行。我国卫生部正在组织制定应对计划及应急预案,以对付可能到来的流感大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一、劳动人口丰收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当代,中国的人口进入了高出生低死亡阶段,人口数量急骤增长: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夏禹时期,我国仅有1355万人,经历了至少3800年的漫长岁月,到十八世纪上半叶明末清初,才达到1亿人;之后,分别以21年、28年、44年和115年增加1亿人的速度,于1949年达到了5.4亿人;解放后则以平均6—7年增加1亿人的速度发展到1995年的12亿。据预测,随着建国以来三次人口生育高峰的推移,到2000  相似文献   

13.
金磊 《科技潮》1999,(12):51-53
年来,车祸惨案愈演愈烈,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全世界每年因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约70万人、伤1000万至150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的交通事故最为严重,每年死亡约50万人,车祸死亡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和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的10年间,中国每年交通死亡人数高达6~7万人。铁路车祸发生的次数和总计损失大大低于公路车祸。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交通事故基本上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呈上升的趋势,据统计资料分析,经过"三年自然灾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一组数据,另人触目惊心:1917-1919年欧洲爆发流感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1957-1958年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症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相似文献   

15.
受澳门欧洲研究学会的邀请和资助,2004年4月6—10日,笔者前往澳门的欧洲研究所参加学术会议。会议中,来自欧洲议会、欧洲联盟驻香港、澳门领事、葡萄牙、德国、印度、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越南、巴基斯坦、中国、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近20个国家及地区的专家学者60多人,就欧洲研究领域中的欧洲联盟目前问题,特别是欧洲联盟的东扩和欧洲的一体化问题,进行了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1991年初,霍乱在南美洲突然大规模流行,从秘鲁开始以后,波及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西和智利等国。霍乱在南美肆虐了一阵之后,又出现在非洲大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非洲目前霍乱患者已达7.5万多人,其中死亡近7000人,死亡率为9.2%。霍乱在非洲的流行程度远比去年初在拉美地区严重得多。当时拉美国家的霍乱病患者为251568人,其中死亡2168人,死亡率低于2%。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个癌症患者。不仅如此,全球范围内,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迅猛上升,近年来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2007年全球共有760万人死于癌症,2030年可能会增至1320万人。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有20%的新发癌症病人在中国,24%的癌症死亡病人在中国。目前中国每死亡5人,即有1人是死于癌症;而在0~64岁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癌症呈现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冯玉军 《世界知识》2020,(17):75-7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并未因“十四点计划”和“凡尔赛体系”而实现永久和平、抚平战争创伤。对于战败国来说,一战的结束反而是另一场巨大暴力灾难的开始。一战正式结束到1923年7月《洛桑条约》签署之间的“战后”欧洲,是地球上最为混乱的地区。内战交织着革命和反革命的厮杀以及新兴国家间的边界冲突,遍布从芬兰到高加索的暴力冲突导致近10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受伤。  相似文献   

19.
霍乱肆虐拉美、非洲 1月下旬从秘鲁开始,霍乱迅速蔓延至厄瓜多尔、巴西和智利等拉美国家,25.15万人被传染,2168人死亡。霍乱还侵袭了非洲20多个国家,死亡近7000人,患者达7.5万。非洲大旱 1992年,非洲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时间最长的本世纪最严重的干旱,尤以南部、中部和东部非洲为甚。严重干旱造成农作物减产,饥荒威胁20多个非洲国家。南部非洲因干旱有1800万人挨饿;苏丹约有500万人面临饥荒和营养不良;索马里由于内战和干旱,全国有45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其中30万人被夺去了生命。墨西哥瓜市煤气大爆炸 4月22日,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发生煤气大爆炸,造成200多人死亡,1470人受伤,许多人失踪;1124座住宅、450多家商店、600多辆汽车、8公里长的街道以及通信和输电线路被毁坏。  相似文献   

20.
我到过亚洲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从未见哪国的肥胖人有如美国这么多。在美国,无论走到哪里都常遇到比日本的相扑运动员还要硕大的美国人蹒跚地走来。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说,欧洲人游览了迪斯尼乐园得到的印象是:美国人的体重全都在250磅(等于123.4公斤)上下。据1986年1月20日《时代》周刊发表的调查表明,美国约有90%的人超重,其中年青人占20%,儿童占10—15%,在成年人中有3000—4000万胖子。有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说,年龄在20—74岁的男女中,体重超过正常指标的男人有1540万人(占此年龄限度内男性的24.2%),妇女则有1860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