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民主党政客哈里曼,已被任命为肯尼迪政府的巡迴大使,代表总统肯尼迪和国务卿腊斯克执行“重要的特殊使命”。哈里曼1891年生于纽约,1913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哈里曼财团是纽约财团之一,与洛克菲勒、摩根和库恩—罗比财团都有密切联系。哈里曼的父亲爱德华·哈里曼,是美国有名的“铁路  相似文献   

2.
加尔布雷思     
肯尼迪上台后竭力鼓吹“美印合作”,他先后派遣了巡回大使哈里曼、国务卿腊斯克、副总统约翰逊等人访问印度;不久前,又任命他的“谋士”之一、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思为美国驻印度大使。  相似文献   

3.
一只老鹰在山谷中盘旋,继而口衔食物冲向崖壁上的鹰巢…… 鹰巢里四五只雏鹰嗷嗷待哺。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老鹰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它的幼崽。然而,老鹰的喂食方式是很特别的。对那几个同是自已亲生的孩子却并不平等相待,更不会照顾谁,而是谁抢得凶老鹰就把食物送到谁的嘴里。  相似文献   

4.
几个月前,从苏联外交部里传出过这样一个笑话:莫斯科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加入了美国失业者的行列”,因为他在华盛顿没事可干了,只好在马萨诸塞大街附近的苏联使馆里边  相似文献   

5.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它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小鹰。  相似文献   

6.
两种战术     
纳尔逊·洛克菲勒和哈里曼争夺纽约州长的滑稽戏在美国是颇为轰动一时的。作为共和党的候选人,洛克菲勒大骂民主党人“眼光短浅,优柔寡断”;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哈里曼把“共和党反对派”叫作“口是心非和厚颜无耻的伪君子”。两位“政治家”一来一往,在纽约的政治舞台上大摆驴象抢肉的迷魂阵,把资产阶级的轮番执政表演得煞有介事。洛克菲勒和哈里曼的对骂是美国选举中的传统手法和看家本事,谁要是不会这一套,谁就不可能在美国的两党政治中显露头角。杜鲁门本人这次并不参加竞选,可是他也得四出奔走,大骂艾森豪威尔和尼克松,为民主党壮声势。艾森豪威尔还在当着总统,而且对新闻记者声明他不参加下次总统竞选,可是他也顾不得风烛残年,往返数千公里,大肆吹嘘共和党执政的功绩,把民主党骂个狗血淋头,一刀一枪地回敬杜鲁门。在美国,只要卷入政争的漩涡,就必须懂得对骂的技术,锻练对骂的本事,研究对骂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午后,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山区,乌鸦躲在树丛中打盹。突然,哗一声,乌鸦被惊醒了。它睁开眼睛,只见一只老鹰以优美的姿势从悬崖上俯冲而下,紧接着老鹰逮住一只黄鼠狼,有了一顿美味的午餐。乌鸦非常羡慕,心想:我如果也能这样抓一只黄鼠狼或者兔子就好了。乌鸦决定学习老鹰的本领。不久,它看见一只狗跟着一名农夫来到山下的田里,便学着老鹰的样子先飞向半空,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新的窃听装置——激光窃听器.在美国研制成功。美军将这种窃听器用于海湾战争,从行驶中的伊拉克汽车的反光镜上,“捕捉”到激光束所含的声音信息.经过特殊装置的分检和解调.即可掌握车内谈话的全部内容。 激光窃听器由氦氖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用激光发生器产生的一束极细的激光,射到被窃听房间或汽车的玻璃上。当房间或汽车里有人谈话时.附近的玻璃会受到声音变化的影响而发生轻微的振动.从玻璃上反射回来的激光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人们在一定的位置上.用专门的设备来接收和解调.就能监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一面筹划同德国、意大利搞法西斯轴心,一面又同美国谈判缔约。当时的日驻美大使就发牢骚说,这是一桩无法完成的谈判任务,正如一个人“追逐两只走不同方向的兔子”一样。这位日本大使的牢骚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笑话三则     
奇迹一个美国兵走进了一个欧洲的国家的教堂里。他看到了一个银质的老鼠。于是他把教堂里的神父叫来问道:“请您告诉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鼠啊?”神父回答说:“在公元一千二百年的时候,我们城里老鼠多得成灾了。于是我们就祈祷圣乔治说,如果他能使这种动物绝迹的话,我们就献给他一只银鼠。老鼠真的消失了。我们就献了这么一只银鼠。从那时起,这只银鼠就一直摆在这里。”美国兵问道:“噢,而您……相信这个奇迹是真的吗?”神父连想都没想就立刻回答说:“不,如果我们相信的话,那我们早就给圣乔治做一个银质的美国兵了。”“懂礼貌”的美国人一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在巴黎的一个大厅里讲演。讲演完了,掌声很稀落。这位美国人非常生气。当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时,有一个法国人上台了。美国人心想:我给你们看看什么叫有礼貌吧!  相似文献   

11.
小蝴蝶和老鹰是好朋友,小蝴蝶的飞行就是跟老鹰学会的。春暖花开的时候,老鹰就带着小蝴蝶在天空中、树林里、花丛里练习飞行,飞得可快活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是练出来的。”小蝴蝶牢记老鹰的话,练习得特别刻苦。  相似文献   

12.
霍晓军 《科技信息》2009,(29):I0416-I0416
“兔子蹬鹰”技法是摔打技术中一个以弱胜强的绝妙动作,与柔道“巴投”动作极为相似。由于它的动作过程恰似一只野兔被老鹰抓起时两只有力的后退猛蹬怀从而逃脱鹰爪,有时还可以造成鹰受伤取得败中取胜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曾有美国著名参议员说过,权力的争夺与战场一样,遵循相同的法则,即“战利品属于胜利者”。一些美国派驻海外或国际组织的使节就是新任政府“论捐行赏”的产物。竞选时谁的政治捐款多,谁就有机会过一把大使瘾。其结果是,美国许多公众认为有些大使是“金钱”大使,而不是“胜任”大使。去年美国《华盛顿邮报》抖出猛料,说布什派到荷兰当大使的罗兰德·阿诺捐出了110万美元,创下了美国外交官的“最高价”;美驻葡萄牙大使阿尔·霍夫曼原本是个地产开发商,为了当大使,抛出40万美元。当然,美国外交界不乏“胜任”大使,当下,美国就有三位走红大使。…  相似文献   

14.
1961年1月3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了一次意见听取会。出席作证的是由刚上台的总统肯尼迪提名为巡回大使的六十九岁民主党老政客阿弗里尔·哈里曼(William AverellHarriman)。据美国新闻处和西方通讯社透露的消息,在这次意见听取会上,哈里曼详尽地阐述了他对裁军和禁止核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赖》是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的回忆录。作者在序言中说:“我从1962年开始担任驻美大使,一直到1986年才卸任。”这就意味着他的外交生涯在苏联方面是从新大林时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在美国方面则是从杜鲁门总统任内开始,一直持续到布什总统任内。  相似文献   

16.
《厦门科技》2014,(6):21-23
在成立的头几十年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首要任务是:密切关注苏联的一举一动。它的敌人明确而庞大,那时,NSA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电话监听器、侦察机和窃听器。  相似文献   

17.
1989年7月3日,世界著名的外交家、苏联前外长葛罗米柯在他的寓所里写完了回忆录的最后两章,放下手中的蓝色铅笔,对秘书说: “就这样,一个字也不多写了。”同一天,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再也没能多写一个字。最近,世界知识出版社将他的回忆录《永志不忘》的第一版出版了。这是作者在众多的苏联公民和外国朋友的一再要求下,花了整整9年时间写作而成的。该书一问世,便引起苏联和西方政界、特别是外交界的广泛注意和重视,并已译成了多种文字。葛罗米柯自1939年涉足外交界起,先后担任苏联驻美国、英国大使,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代表和长达28年(1957—1985年)外交部长。1985年当选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0月1日的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了该刊记者的一篇文章,题为《葛罗米柯的谈判手法一狡猾与强硬相结合》。文章称: 1945年,当里根还在拍电影时,葛罗米柯在政治舞台上已经是一个出色的演员了,他当时是苏联驻美大使。从那时以后,他先后担任驻联合国大使和苏联外长,同美国9个总统谈判过,经历了5个苏联领导人。莫斯科的这位高级谈判老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谈判手法。  相似文献   

19.
谈起苏联对亚太地区的政策调整,人们势必要提及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他在海参崴、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讲话。戈尔巴乔夫在这两次讲话中重新估价了亚太地区在苏联全球战略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人们看到苏联的亚太政策有了大幅度的调整。苏联领导人认为亚太地区很可能成为下一世纪的“世界政治中心”;这一地区的一切复杂问题都与苏联息息相关,苏联理应参与解决。由于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长期保持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深,苏联要挤进来,首先就会遇到美国的强烈抵制。所以,苏联在调整亚太政策中不得不把协调同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关系作为主轴。一、推行全方位外交:苏联经过外交反思,深刻认识到由于过去长期推行重欧轻亚政策。致使苏联在  相似文献   

20.
苏联红色月亮上天以后,美国出现了两个所谓“绝密文件”。一个是“盖瑟委员会”的报告,一个是艾伦·杜勒斯的报告。从1957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也就是美国的感恩节那天开始,美国著名报纸就在不断谈论这两个“绝密报告”了。“华盛顿邮报”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竭力渲染这两个报告的“绝密”性和重要性,力图造成一种神秘的气氛,好像这两个“绝密报告”,特别是“盖瑟报告”,如果不公开的话,美国就会受到什么严重的损失似的。“绝密”的材料终于一点一点地透露出来了。12月3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如果把它可以得到的料材和这两个报告中提出的建议综合起来,就可以看出这样的情况:“苏联的军事力量不断地增长。苏联现在几乎在每一类武器方面——轰炸机、战斗机、中程和远程寻弹、常规武器方面——都走到美国前面,只有核潜艇在外。说明苏联力量不断上升的曲线一直伸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