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袁玉梅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34-36
本文从柯尔律治诗歌文本出发,并结合作者生平,分析了女性与其诗歌主题的密切关系.通过女性主要反映了诗歌以下三个方面的主题;(一)浓缩了作者悲郁的人生体验:(二)对爱的渴望和幸福的憧憬;(三)对生命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2.
论王冕的儒者精神和诗歌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冕是元代一位坚守儒精神 的诗人,无论是反映民生的时事诗,还是其隐逸、咏梅诗都贯穿着儒对理想的追求,这对探讨王冕力行儒道的心态与其诗歌艺术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王冕的诗歌艺术是其儒家入世精神的折射,在其救世之心受到挫折时,其咏梅诗更是这种精神的升 华。 相似文献
3.
宋末遗民诗人林景熙的诗歌创作反映了宋元之交遗民的爱国情怀和亡国悲愤,思想性极强;同时艺术上也达到丁很高水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诗歌意象与语词特性。(2)比兴与寄托、用典与寄托。 相似文献
4.
5.
邹建军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6):60-64
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之所以具有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正与其意象艺术直接相关。华兹华斯不仅讲究一切的感觉、感情与思想都以意象出之,并且讲究对意象本身的艺术化处理,让意象呈现出流动性、整体性、繁富性和连绵性,并以此开创出英国诗歌意象艺术的新格局。意象正是华兹华斯诗歌艺术的核心环节,也是毕其一生的其诗性、诗心、诗美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文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113-116
齐梁两代文学紧密相承,所以历来把齐梁两代文学视为一体。齐梁诗歌一向遭受批评,被认为是“华艳”、“轻靡”、“唯美主义”诗风的代表,虽近年来这种简单化的弊病有所纠正,但对齐梁诗风进行深入剖析的并不多。齐梁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其纯艺术的精神对后代影响较大。本文试从诗歌创作理论、诗歌题材及诗歌表现方法等几方面论述齐梁诗对诗歌发展的开拓。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能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情感,使学生的科学理性思维品质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卡尔.桑德堡继承和发展了惠特曼的诗歌风格,并且他还受到“意象派”创作思想的影响,使其一些作品具有意象主义特征。桑德堡的诗歌有的粗犷、热情、豪放,有的则婉约细腻。 相似文献
9.
意象概念用于文学领域始于六朝,此后以意象论诗渐成传统。在创作实践中,意象艺术主要表现于意象结构手法.诸如并置、叠印、融合、喻示等。这些手法又使诗歌整体产生了影像美、简约美、含蓄美等审美效应,增强了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11.
《我主沉浮》成功刻画了改革先锋赵安邦、腐败精英钱惠人、资本大鳄白原葳等人物形象。通过对作品的人物描写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我主沉浮》深刻的现实意义与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界定“艺术语言”、“意象”,解释“立象以尽意”的含义,论证“立象以尽意”是艺术语言的本体;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艺术语言的审美过程是析象悟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文艺创作中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机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艺术思维离不开形成人类民俗心理结构的民俗思考原型;它的三个层次(类化思维、自觉思维、艺术思维)都与民俗心理积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俗心理中的野性思维对文艺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发艺术思维的民俗心理结构的思考原型在创作中体现为两重作用:一是制导作者构思的整个过程;二是定位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之艺术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14.
霍晓珊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6):41-43
柯尔律治的诗歌以神秘、怪诞著称。本文通过分析《老水手行》中鸟和蛇的意象来解读《老水手行》,在宗教寓意之外发现柯尔律治在诗中隐含的另一个主题,敬畏自然、关爱生命。 相似文献
15.
郑秋萍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59-61
试图通过对安德森<林中之死>和波特<威塞奥尔奶奶的弥留之际>中女性形象的比较,探究女性悲剧的根源,以此揭示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解放自己的标准,是女性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她们在观念上、心理上对于自身的确立,唯有如此,女性们才能最终摆脱厄运,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围城》中的人物肖像描写独具特色 ,其中比喻手法的广泛使用是其形象生动的主要原因。从《围城》中人物肖像描写中的以物喻人、喻体的感情色彩及滑稽之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独特的比喻艺术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杜雪琴 《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3):84-91
易卜生后期象征剧《海上夫人》,建构了以“花园”“山坡”“大海”与“挪威”为中心的四种地理意象群落。是剧作家对亲情、爱情、自由、生命、生态以及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具有独到而深刻的审美内涵。四者以“花园”作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广阔,意境也越来越高远,形成一幅完整的圆形地理结构图。《海上夫人》整体艺术特征的“圆形结构”,不仅使剧作以某种地理意象为中心而形成了地理意象群落,重重叠加而形成圆形的艺术图式,同时也使剧作家圆润的艺术想象与艺术构思方式由此得到完整体现。以上各方面共同构成《海上夫人》艺术存在的基本内容,让它拥有了圆满而完美的地理艺术之图景。 相似文献
18.
论意境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章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3(3):53-57
启迪审美解悟是意境审美价值之一。结合诗词实例,从流连美景的意境,叙写情事的意境,直抒胸臆的意境三个方面阐述了意境启迪审美解悟的具体表现形式,指出意境启迪审美解悟是基于造境倾情抒发敏锐观察思考及欣赏与之共鸣互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陈绍恋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5):91-94
花园意象贯穿于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集《长谷》中的《菊花》和《白鹌鹑》等短篇小说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一点在过去的研究中未被给予足够的阐释。因此,从叙事场景的设置、人物的刻画、意境的营造以及主题的深化四个方面探讨该意象在这些短篇小说中的艺术功能,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作品内在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尤国辉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3):57-60
艺术批评学在艺术活动领域尚属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处在发展的雏形时期,但它却是一门支类繁多、体系庞大的学科,有太多的空白领域需要开拓。艺术批评学在艺术活动领域内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共下设三个基础子系统,即艺术批评学的总论系统、艺术批评学的分论系统和艺术批评学的史论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但又相互区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