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继新式通信广播空间站之后,下一代超级卫星的研制在进展中,手头还有两艘发射飞船的设计。它们试图于1990年后在商用宇宙飞船发射方面与美国航天飞机、欧洲阿里安运载火箭和苏联质子火箭进行竞争。用初级发射装置无论是航天飞机、阿里安火箭还  相似文献   

2.
美研制新一代运载工具代替航天飞机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已经着手进行取代4架航天飞机的计划,准备研制新型火箭飞行器,目的是研制出一种能降低宇宙飞行成本的运载工具。第一步是建造一种试验性的运载飞行器,美国航天局已选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进行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的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火箭成本是很大的一笔一次性开销,岗为火箭升空的过程就是自我牺牲的过程。一次航天发射任务之后.火箭便只剩下没有多少利用价值的残骸。美国一家民用太空探索公司决定改变火箭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条件苛刻的合金 争夺航天制高点必须发展大推力液体燃料火箭。美国大力神系列火箭单台推力235吨;欧洲阿里阿娜5系列单台推力500吨;俄罗斯质子系列火箭单台推力495吨。而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单台推力与航天先进国家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火箭发动机上,而发动机差距实质上就是制造发动机的高温合金材料的差距。 火箭发动机上使用的大量关键  相似文献   

5.
世界主要发射航天器的基地到底有多少呢?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拥有的发射基地(指正在使用的)是:美国、前苏联、中国各3处,日本2处,法属圭亚那(南美)、肯尼亚洋面印度洋上、印度、以色列各1处,总计15处。 从赤道上向东发射卫星最为有利,因为它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但是,在选定发射场的地点时,更为重要的是需远离人口密集地区,这是因为火箭满载危险物,一旦发射不成功,有爆炸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加之火箭发射时的噪声非常之大,并且还要确保飞行航线下火箭的第一级与第二级落入安全地点。  相似文献   

6.
6月4日阿丽亚娜-5火箭首次升空时的大爆炸,使全球的人们不仅看到了航天技术的复杂性,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大损失,也进一步认识到当今商用运载火箭市场竞争的残酷性,这笔“大钱”不是那么好挣的。 随着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卫星应用的广阔前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它已被公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的一条捷径。因此,除几个航天大国外,马来西亚、印尼、巴西、泰国、韩国甚至越南等许多中小国家,也都在积极建立本国的应用卫星系统。这就使世界卫星发射市场日趋火爆。各大火箭厂商不借投巨资,努力研制可靠性高、性能好、价格适中的新型火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的是在运载火箭市场这一肥得流油的宝地尽  相似文献   

7.
火箭自己造     
近日,在美国马里兰州东海岸的一个试验场,史蒂夫·伊夫斯自制的一枚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这枚火箭是伊夫斯按10:1的比例仿造土星5型火箭制成的,高约11m,重约748kg,是有史以来成功发射并成功回收的最大、最重的自制火箭。  相似文献   

8.
<正>Space X宇航服独具魅力2020年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15时22分,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再度迎来航空史上的奇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一枚"猎鹰9号"火箭在39A发射台升空,成功开启了这次取名为"Demo-2"的试飞任务,高达23层的火箭可提供近200万磅推力,足以让该公司的载人"龙"飞船进入地球轨道。火箭升空约2分半  相似文献   

9.
《科学24小时》2013,(Z1):26
<正>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着手打造全新的太空发射系统(SLS),高度达117米的重型火箭如同一个庞然大物,可将人类送往遥远的小行星和火星。按照SLS火箭研制的时间表,它将于2017年进行首次飞行,而与之配套的猎户座宇宙飞船也正在研发之中,预计在2021年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工程师为SLS火箭助推器使用了航天飞机的固体燃料发动机,并为太空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10.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遨游太空似乎是终生难以实现的梦想,因为鲜有人付得起动辄数千万美元的高昂太空游票价。然而,美国研究人员声称,真正的"平民太空游"时代很快就要来临,因为他们正在研制一种可以行驶在太空中的磁悬浮列车,每位乘客的票价可以降至5000美元。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乘坐火车游太空。真空磁悬浮系统将替代火箭在国产电影《星空》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女主人公的幻想中,自己乘坐的火车突然飞了起来,飞向浩瀚的星空。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05,(8):58-58
火箭发射技术曾经一度被美国和前苏联所垄断,但现在已经走向国际化。火箭点火倒计时的语言也变得更多样。  相似文献   

12.
正借助气球和飞机,人类只能在大气圈内飞行,然而人类还想去更远的地方。戈达德还在美国孤军奋战,火箭热却已经在德国民间悄然兴起。1927年,火箭研究专家奥伯特(1894-1989)发起组织了一个业余爱好者团体"宇航学会",该学会于20世纪30年代被纳粹军队接管,成为一个专门为战争服务的研究机构。1933年,德国研制出用于实验的液体燃料火箭。当年,希特勒曾在两种新式武器——核武器和火箭之间进行选择,最终他选  相似文献   

13.
美国休斯航空公司已宣布计划,建造一种新的基于60年代土星火箭发动机的不回收火箭。该发射器命名为Jarvis,它将是现今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商用发射器。Jarvis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63米,其燃料箱同航天飞机上的相似,其发动机则选用阿波罗登月飞行用的土星火箭的发动机。该火箭不用引起“挑战者”号爆炸的那种固体燃料助推器,而第一级用液氧和煤油,第二级用液氢和液氧。它能运  相似文献   

14.
火箭威力巨大。发动机是火箭产生运动动力的提供者,没有发动机,火箭就寸步难行,火箭发动机名目繁多。按能源的种类可分为化学火箭发动机、电火箭发动机、核火箭发动机、太阳能火箭发动机和光子火箭发动机等。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化学火箭发动机,它利用氧化剂和燃烧剂化合产生能量。在化学火箭发动机中,按推进剂形态可分  相似文献   

15.
前沿     
正长征七号改遥二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3月12日1时51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长征七号改遥二火箭。该运载火箭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改进研制而成,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长60.1米,芯一级、芯二级直径3.35米,芯三级直径3米,助推器直径2.25米,起飞重量约573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不低于7吨,同时具备零倾角轨道、奔月轨道等高轨发射能力,是国内第一个助推器与芯一级集束式分离的捆绑火箭。  相似文献   

16.
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客机或许终有一天会陈列在博物馆中,然而,人类对超音速空中旅行的梦想仍然会继续下去。现今,正在研制的用于太空飞机的强有力火箭引擎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运送我们,并将以创新的方式将燃油重量限制到最低。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可重复使用且强有力的火箭引擎。通常,亚轨道运行的太空飞机能够在四个小时内从伦敦飞到悉尼,包括使用普通喷气引擎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以2马赫(即两倍声速)速度飞行,而带有新型引擎的太空飞机其飞行速度将达到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04,(11):15
俄罗斯已经邀请美国参加其专门用于发射超级火箭的举世无双的“航天港”工程。  相似文献   

18.
行前火箭发生爆炸 列昂诺夫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成为人类历史上进行太空行走的第一人,还于1975年参与前苏联"联盟号"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在太空的对接,并与美国宇航员在太空握手,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正>100年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H·戈达德(Robert H.Goddard,1882.10.5-1945.8.10)研发的液体燃料火箭技术,为人类登陆月球铺平了道路,从而开启了太空飞行的时代。作为现代火箭推进之父的戈达德,共获得214项专利(83项专利在他生前获得),其中两项专利非常重要,第一个是液体燃料火箭,第二个是多级火箭。前者可以将一定质量的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后者在发射后逐级分离以实现质量降低,并抵达更高的高  相似文献   

20.
正把铅笔竖起来并不难,但要把铅笔扔上天,让它掉落的时候仍然竖着就很难了。如果有人说,他能让扔上天的铅笔掉落时平稳地竖立在晃荡的海面上,你信吗?想要完成海上竖"铅笔"挑战的其实是一家来自美国的公司,而且这支"铅笔"还是一枚巨大的火箭。最终,Space X(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火箭在完成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的任务后,稳稳地落在了位于大西洋的遥控船上,挑战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