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代中国城市公园的问题以及景观规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如何理解现代城市公园的本质内涵?这是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根本问题。古代园林的最初设计是从景观意境出发,其中没有商业目的。现代中国以园林用地作为商业赢利场地,大兴土木,充斥着混乱的商业气息,严重破坏了绿化景观,也扭曲了园林本身应该具有的生态本质。在国外园林用地都是没有围墙的,城市与公园景观融合为一体,园林绿地是公众社会福利事业。公园以绿化景观为主,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比中国的公园设计简单,但这并不是我们深刻的原因,而是我们对“现代园林”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2.
山地城市公园水景规划设计的重点是:水景水量的维持、水景岸线水土的保持以及水体质量的保证,水量及土壤侵蚀程度的计算结果可指导山地城市公园水景的科学选址.水景的形态与其选址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基址及水景类型.水源地的保护应以植被的保护及恢复为基础,并根据应用尺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策略,而水体景观质量的保证关键在于水体污染源的控制、滨水基础设施与场地的科学合理布局.该研究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通过控制水体景观污染源、合理布局滨水游憩设施与场地和保持公园水体景观水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山地城市公园水体景观,基于生态观的山地城市公园的水景规划设计研究弥补传统理论对山地城市公园水体规划设计的不足,为山地城市的公园水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七届中国(济南)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沈阳园"——"浑河晚渡"景观设计的介绍,引发人们对于景观地域特色塑造的重视和不断探索,一方面探索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景观特色化道路,另一方面增强城市公园景观特色塑造的可操作性,为中国蓬勃兴起的园林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无序的开发,在城市公园及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多破坏问题,针对当前公园景观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城市公园景观管理的措施:采用公园的总体景观管理规划,建立景观管理区,在管理区内严格控制建筑的形式和高度,以达到城市公园及周边环境的景观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景观偏好是研究人与被选择感知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与景观元素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研究城市公园的健康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对于城市公园的健康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游客自身需求出发,构建城市公园景观元素、景观偏好与景观健康效益评价三者之间的结构模型,探讨基于景观偏好的城市公园景观健康效益评价机制,为城市公园景观健康功能提升和优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福州西湖公园为例,运用位置大数据手段、问卷调查法、质性扎根法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等,探索疫情影响下基于景观偏好的城市公园景观健康效益评价机制。【结果】①与疫情前相比,疫情期间研究区景观环境中构筑物与设施类景观元素偏好增加4.918%,空间与氛围类减少4.996%;相对而言,无论是否涉及疫情,在各类景观环境的选择中,自然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游客更加偏好于自然元素较多的景观环境;②在景观偏好的反映特性中,修正后易读性(0.45)和神秘性(0.59)能够有效反映景观偏好,其中神秘性的影响系数最大;③消除疲劳(0.70)、集中注意力(0.67)、恢复活力(0.62)、稳定情绪(0.56)都能够有效反映景观环境的健康效益,其中消除疲劳的影响系数最大;④景观偏好对景观健康效益评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可以通过景观元素产生间接影响。【结论】通过质性分析,结合景观元素、景观偏好以及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结果,可以为提升城市公园景观健康效益提供一定的方向,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开发保护和改造,提高公园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群活动需求与景观的关系,从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满足民众活动需求的主、客观表现出发,提出服务量度、服务活动多样度、服务主体多元度、服务满意度4个评价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厦门市5个不同类型公园为案例,实证研究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实现度的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城市公园景观文化服务实现度应重点着眼于提高城市公园中社交活动的比例,并增加对青年和少年活动需求及偏好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蒲群  龚加辉  张绿水 《江西科学》2022,40(1):201-206
随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我国各行各业的贯彻实施,城市公园的人性化设计便成为风景园林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首先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及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实现途径,其次总结分析了南昌市人民公园人性化设计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系统提出了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南昌市人民公园景观提升五大策略:即合理增加城市公园的无障碍设施、科学规划城市公园的园路系统、完善提升城市公园的基础设施、充分彰显城市公园的人文关怀和全面加强城市公园的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公园绿地是最能体现城市绿地各项功能的绿地类型.在地理信息系统Map/info技术的支持下,采用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江苏省徐州市三环路内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三环路内公园绿地景观总量少;景观多样性偏低;公园绿地以大面积的自然景观类型为主;公园绿地总体分布不均匀,呈“内高外低”、“北高南低”之势.在徐州市三环路内各区的公园绿地布局中,泉山区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好,云龙区和鼓楼区次之,九里区最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景观生态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按照斑块大小对北京城八区的公园绿地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出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面积、数量等景观单元特征指数,计算出不同类型公园绿地的多样性指数、破碎化指数、分离度等景观异质性指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维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城市公园绿地类型组成不协调,大型公园比例偏大,小型、中小型公园比例偏小;2)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不尽合理,城市中心缺乏“绿心”,局部过于分散。3)城市公园绿地多样性不高,景观破碎度大,特别是小型斑块,人为影响严重。在城八区中,海淀区的绿地景观相对比较好。4)公园绿地边界简单,分维数普遍较低,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对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为北京公园绿地规划及绿色奥运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我国当前城市公园建设与开发的因素,归纳总结了我国城市公园现存的几大问题,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园是指向公众提供浏览、休憩、娱乐的城市公共绿地,为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乐园、居住区游园等,城市公园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城市公园的景观面貌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山区小流域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小流域由于人类干扰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和景观破碎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在对山区小流域景现生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景观建设应依据不同景观功能区的特征,集中于绿色景观建设,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增加大斑块和绿色廊道的面积.并以河南省淅川县铁瓦河小流域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植物景观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重要组成因素,色彩是其重要的观赏特征,也是直接影响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因子。探究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的内在属性,可为植物组合配置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哈尔滨古梨园、中东铁路公园、兆麟公园、体育公园、群力丁香公园、太平公园、清滨公园等7个城市公园中较为典型的26个植物组合为研究对象,采用ColorImpact色彩辅助软件提取各植物组合色彩的特征属性,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哈尔滨城市公园植物组合色彩进行评价,分析植物色彩影响指数与景观美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依据美景度值将哈尔滨城市公园3季植物景观美学质量从高到低划分为5个等级(Ⅰ、Ⅱ、Ⅲ、Ⅳ、Ⅴ),美景度集中在等级Ⅲ中,说明哈尔滨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色彩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对各色彩量化指标与美景度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哈尔滨城市公园植物色彩美景度评价的数学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得到了影响哈尔滨城市公园植物组合色彩美景度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色相指数(H)、色彩数量(XNC)、主色相比(XMHi)和冷暖色比(XTHi)。其景观评价模型为:${{E}_{\text{SBE}}}=-1.296-0.364\bar{H}+1.695{{X}_{\text{NC}}}+0.969{{X}_{\text{M}{{\text{H}}_{i}}}}+0.821{{X}_{\text{T}{{\text{H}}_{i}}}}$。【结论】对植物色彩特征进行量化提取,分析植物色彩因子与公众审美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公园植物群落色彩配置的完善及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武汉市自然环境与建设方针,探讨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问题,认为武汉市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切实做好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②合理规划生态绿地空间;③规划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使二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是老年人开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和人际交往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在构建城市公园老年人休闲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重要性与满意度分析法,对南昌市6个城市公园的老年人休闲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南昌市城市公园景观元素的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南昌市城市公园的适老化更新实践,提高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休闲满意度,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相似文献   

16.
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从重庆市山地公园入手,以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和山地城市突出的地势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视觉景观的相关理论和现场调研数据,从城市景观要素和城市景观立面两个层次解析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优化策略和从中观尺度完善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也被称为"景观建筑"的设计原则的主要产物之一。所以,要加强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理念及原则。并结合慈溪商务区中央公园实例,提出切实可行的城市公中央园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叶水送 《大自然》2013,(4):66-71
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娱乐及旅游的场所。而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以人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新组织和构建城市景观、防灾避难、自然美育以及科普实习等方面起积极作用。近年来兴起的"野生动物进城"运动以及各地昆虫生态馆的兴建,反映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公园仅着重于用花、草、树  相似文献   

19.
胡丽娟 《科技资讯》2009,(8):244-244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观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谐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俭 《科技资讯》2009,(22):120-120,12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城市公园湿地保护规划的必要性,相关土地规划理论及保护规划的程序,成果要求寻一系列内容,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