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拆除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志禹 《自然杂志》2007,29(1):41-41
三期RCC围堰挡水发电3年多,期间承担了三峡工程初期发电与航运的重任,并保障了三期施工安全。根据施工进度安排,为满足发电及纵向围堰坝身段排漂过流条件,必须于2006年汛前完成拆除工作。由于RCC拆除方量大、距右岸大坝近、规模超大,为达到安全顺利的拆除并保证已建大坝正常运行,通过一系列的科研和现场试验最终选定的爆破倾倒施工方案于2006年6月6日顺利实施,各项监测数据表明该方案满足了设计要求。三期RCC围堰爆破拆除装药量192吨、爆破网络分段959段均为世界之最,如此大规模的爆破施工自方案拟定至工程实施更无经验可以借鉴,它的成功实施再一次极大地提升了我国控制爆破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海域的樽鼻海豚正在变得越来越瘦骨嶙峋,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长期吃不饱肚子的缘故。而它们之所以会挨饿,是由于人类过度捕捞它们赖以为生的鱼类,在过去的6年里,科学家一直在对生活在这一水域的74头樽鼻海豚进行跟踪拍照。  相似文献   

3.
褚双林 《科学之友》2006,(10):54-55
在地球上1.6亿km2的水域中,生活着约1.3万种鱼类。千差万别的生活环境,形成了鱼类多种多样的生殖特性,说起来真是妙趣横生,我们不妨从鱼儿的“婚装”谈起。五颜六色的婚装有些鱼类在生殖期来临时,雄鱼的身体颜色会发生变化,有的体色变浓加深,有的显现出非常鲜艳的色彩。例如,麦  相似文献   

4.
宋珍炎 《自然杂志》2005,27(3):155-155
鱼是地球海洋和陆地水域中常见的脊椎动物。在地质历史上,鱼类大量出现的时代是距今3.86亿年前的泥盆纪中、晚期,故泥盆纪又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在泥盆纪以前,距今4.9亿年前-4.1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世界上仅在北美、欧洲斯匹兹卑尔根、澳洲和亚洲少数几个地点的海相沉积中发现鱼形动物中无颌异甲类的一些破碎骨片,如头骨、鱼鳍等。出自于安徽巢湖志留纪比较完整的鱼化石,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井巷的掘进与开挖中,钻眼爆破方法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施工手段,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文章指出了在井巷掘进爆破时产生毒气的危害性及其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南极洲附近水域盛产燐虾。目前人们正欲与鲸共争这类高级蛋白质营养品。 燐虾——长约2英寸,形状象虾;蛋白质含量与牛肉或对虾相当。——在气候寒冷,水生物丰富的水域里蕴藏量极为丰富;它是各种鲸、海豹、章鱼、飞鸟及鱼类的主要食品来源。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发现,终日生活在昏暗中的深水鱼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视觉,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视网膜结构。动物大脑感受视觉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普通鱼类的视网膜中含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适于感受正常强度的可见光和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对弱光反应敏感。科学家对深水鱼进行长期考察后发现,生活在不同深度水域的鱼类,其视网  相似文献   

8.
螨类与公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监测地面上的公害,常利用高等植物、哺乳类、鸟类及部分昆虫,而对水域的公害则利用硅藻、水草、细菌、水生昆虫、浮游生物以及鱼类等作为有效的生物指标,而且已有很多的研究。最近对陆地地面下土壤中的生物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指标,引起科学界及环境保护科学工作者极大注意。由于对大气、地上、地下以及水域的环境破坏与污染日趋严重,联合  相似文献   

9.
海上溢油、井喷和废物排放对沧海的污染,使部分地区的渔捞陷于停顿。前年加勒比海沿岸水域几百万尾海鱼大量死亡,去年因食物短缺造成圣诞岛上1650万头海鸟突然飞离。这些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了鱼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桥梁水中桩基及平台的施工根据实际的地质、水文、水深、结构设计、承台埋置深度采用围堰的类型不径相同,在水深大于2 m,或不允许筑岛填筑平台的地方,一般采用钢板桩围堰或钢套箱围堰施工,文章主要论述了钢套箱围堰的设计与施工,及钢套箱围堰和钢板桩围堰施工的成本对比。  相似文献   

11.
桥梁水中桩基及平台的施工根据实际的地质、水文、水深、结构设计、承台埋置深度采用围堰的类型不径相同,在水深大于2m,或不允许筑岛填筑平台的地方,一般采用钢板桩围堰或钢套箱围堰施工,文章主要论述了钢套箱围堰的设计与施工,及钢套箱围堰和钢板桩围堰施工的成本对比.  相似文献   

12.
卢静  朱幼安  朱敏 《自然杂志》2016,38(6):391-398
硬骨鱼类(osteichthyans)是脊椎动物演化的主干,硬骨鱼下分的两大支系,即肉鳍鱼类(lobe-finned fishes)和辐鳍鱼类(ray-finned fishes)分别成为今日地球陆地和水域的征服者,前者最终演化出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志留纪-泥盆纪是硬骨鱼类乃至整个有颌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阶段,硬骨鱼纲的起源、辐鳍鱼类与肉鳍鱼类的分异、肉鳍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四足动物的起源等关键演化事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直到20世纪末,化石资料的匮乏长期以来一直限制着学界对这些 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关键事件的了解。近年来,来自中国的梦幻鬼鱼、初始全颌鱼、晨晓弥曼鱼、于氏箐门齿鱼和奇异东生鱼等一系列关键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上述情况,将硬骨鱼类起源与早期演化推到早期脊椎动物研究的聚光灯下,为脊椎动物“从鱼到人”的演化历史补上了大量缺失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发现,有毒鱼类物种竟然多达1200多种,这是一个巨大的医药宝库。澳大利亚的著名环保人士史蒂夫·欧文于9月4日在潜水拍摄一部纪录片时,遭到毒性最强动物之一魟鱼的袭击,毒发身亡。史蒂夫·欧文生前曾说“:我跟危险的蛇打交道比谁都多,但我从没被咬过,这是种天分。”但在这一次,幸运之神没有垂青于他。我们很难把水域中可爱的鱼儿和毒蛇联系在一起。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鱼类已经超过蛇类成为世界上有毒品种最多的一个动物门类。最新研究统计表明,在全球1万多种鱼中,有毒鱼类物种竟然多达1200多种,而非以前估计的200种。…  相似文献   

14.
鲍铁薇 《大自然探索》2003,(2):51-51,53,55,57
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到华盛顿州,美国西海岸附近的巨大水域里,掩藏着高峻的海底山脉、深邃的海底峡谷、平展的海底平原以及各种暗礁。这种独特的海洋地质环境造就了物种繁多的海洋生态环境,鲸鱼、海獭、海鸟,以及许多鱼类都生活在这里。因此,这里被称之为“生物避难所”。  相似文献   

15.
陈春福 《科学通报》1965,10(11):1033-1033
浮游桡足类是一类小型低等甲壳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是水域食物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它与鱼类的关系很密切,很多经济鱼类,特别是鲱形鱼类都以它为饵料。因此,可以根据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和分布,探索这些鱼类的索饵洄游和鱼发点,这在渔业生产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很多种浮游桡足类还可以作为海流或水团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分布,可以探索海流的来龙去脉,这对国际航运有重要意义。解放前,我国这门学科基本上是个空白点,仅在分类研究方面做了些零星工作。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这门年轻的生物学科,和其他学料一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分类和形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今后进一步向实验生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大跨径深水桥梁基础多采用群桩基础,大体积砼承台。水中承台施工与钢吊箱围堰的设计施工密不可分,如何在保证钢吊箱围堰施工质量、安全的情况下让结构更为简单,将工程成本降至最低,文章根据以往施工的经验,结合九龙江特大桥钢吊围堰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钢吊箱围堰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广雅大桥为例,对双壁钢围堰方案和钢吊箱围堰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笔者认为,广雅大桥基础施工的封水方案采用双壁钢围堰是科学的、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大跨径深水桥梁基础多采用群桩基础.大体积砼承台.水中承台施工与钢吊箱围堰的设计施工密不可分,如何在保证钢吊箱围堰施工质量、安全的情况下让结构更为简单,将工程成本降至最低,文章根据以往施工的经验,结合九龙江特大桥钢吊围堰施工实际,详细介绍了钢吊箱围堰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井巷的掘进与开挖中,钻眼爆破方法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施工手段,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文章指出了在井巷掘进爆破时产生毒气的危害性及其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海探秘     
海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左右。中层深度,也就是200米深度的水域,占海洋总体的90%。过去,对中层深度的研究集中在相对耐久的生物,如某些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上。近年来,美国利用潜艇和遥控运载工具进行的研究表明,在中层深度上有大量胶状浮游生物,如品目繁多的水母等。这些生物的躯体非常脆弱,甚至用浮游生物网也无法搜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