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评价的困难和需求,研究了区域组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并根据地区经验、统计规律以及不同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的地区适用性考察结果,确立了利用电阻率径向特征、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油水层及应用套后补偿中子测井识别气层等有效方法。引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资料处理解释方法以及核磁成像等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为区域油气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信息,经进一步配套、组合,得到了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综合判别方法,并在生产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地区经验,采用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判别技术,是解决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测井方法识别划分水淹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测井曲线的水淹特征,分别对砂泥岩剖面和下套管的老井水淹层段进行分析,阐述了自然电位、电阻率、双频介电测井、人工激发极化电位、声波时差、中子伽马、自然伽马、热中子寿命及碳氧比等测井曲线识别划分水淹层的方法、技术及特点,指出提高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实用效果的进一步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水淹层测井解释软件系统,通过84块S^43Ⅱ油组小层油藏实际应用,处理区块开发期120多口井相应水淹层测井地质资料,分别利用水淹层测井解释的研究成果提取和集总油藏及剩余 油参数。  相似文献   

4.
神经网络技术在测井相分析及水淹层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测井相分析和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勘探阶段的探井进行了沉积相识别,并对油田开发阶段的水淹层进行了级别划分.对长庆、大港等油田的4口探井进行了测井相分析,并对20多口开发井的单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测井中.  相似文献   

5.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将平方王油田滩坝相沉积储层地质条件约束、岩心刻度及动、静态相结合,进行了细分层原则下的多学科综合水淹层测井建模和评价。对427口井水淹层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实际处理,解释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靠性和推广价值。根据单层试油、试采生产的动态资料,按产水率±5%进行检验,水淹级别判别符合率为80.25%.同时,对9口新井进行了现场检验,其符合率为77.8%.  相似文献   

6.
华东石油局在资料二次开发中获硕果最近,华东石油地质局组织局属测井站、六普大队、试采大队、地质所等各方专家,对过去的18目测井资料进行二次解释,经过分析研究有不少新发现,新提出复试层10层,测试层7层。测井资料解释技术从60年代到90年代有很大提高,应...  相似文献   

7.
视标准层的构成与测井资料数据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部油田以陆相沉积为主,且被断层高度复杂化,导致缺乏可在全区追踪对比的稳定的标准层,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利用交会分析技术,借助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测井,感应测井,井径等测井曲线,通过选择合理的截止值,构成不受井眼条件,岩性,物性,油气,界面等因素影响的沉积特征、地层埋深一致的非渗透层组-视标准层,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择常规数字测井中采用的视电阻率、人工放射性、自然放射性等三种测井曲线,进行吕凤区童子岩组第三段中亚段15、20、22、25等四层煤层进行对比,其思路是:利用测井曲线连续性中的突变性和突变组合性规律,对它们进行对比,发现其效果显著,为利用地质模型难以精确对比的P1t^3-2、P1t^3-1等四层主要煤层,开辟了对比的新思路,为吕凤矿区煤炭资源开发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氧活化测井实例,阐述了脉冲中子测井方法,分析了测井资料在厚层细分、井下工具封隔器失效等疑难情况下注水井中的优势,以达到精确判断井下生产情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神经网络技术在测井相分析及水淹层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测井相分析和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勘探阶段的探井进行了沉积相识别,并对油田开发阶段的水淹层进行了级别划分,对长庆,大港等油田的4口探井进行了测井相分析,并对20多口开发井的单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油田勘探开发测井中。  相似文献   

11.
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的计算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稳流场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对于包含井眼,侵入带,围岩和目的层的地层模型,计算了阵列侧向具有不同探测深度的视电阻率的径向侵入特性,井眼效应和层厚影响,给出了阵列侧向的伪几何因子曲线,结合仪器常数的计算讨论了该仪器的测井响应特征,将计算结果与双侧向测井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阵列侧向测井能够同时给出6个不同探测深度的响应值,具有纵向分辨率高,径向探测信息丰富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薄层测井和测量井周围非均匀地层的性质,是1种新型的,有效的测井手段。  相似文献   

12.
孤东油田七区中水淹层测井资料综合解释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孤东油田七区中测井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水淹层的定性判别模式。利用关键井分析技术建立了多种地质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并利用灰色判别技术制定出有效厚度和夹层厚度的确定标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水淹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评价解释结果与生产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某油田D区块C层组为研究对象,以实验资料、测井资料为基础,对钙质砂岩水淹层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技术重点研究了钙质砂岩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而提出了利用其深电阻率测井、自然伽马值测井、声波时差测井响应特征及交会图技术,定性识别钙质砂岩水淹层的方法.该方法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为D区块水淹层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水驱油田地质,测井及开发动态特征,提出了用生产井含水率资料结合测井资料求取产层平均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评价水淹层,主要是揭示产层的含油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并由它们实现对油气层的最终评价。  相似文献   

16.
针对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评价的困难和需求,研究了区域组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并根据地区经验、统计规律以及不同油气层测井识别方法的地区适用性考察结果,确立了利用电阻率径向特征、电阻率时间推移测井识别油水层及应用套后补偿中子测井识别气层等有效方法。引入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资料处理解释方法以及核磁成像等测井资料解释成果,为区域油气层识别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信息,经进一步配套、组合,得到了泌阳凹陷深层系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综合判别方法,并在生产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地区经验,采用多信息、多方法的综合判别技术,是解决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识别难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欠压实作用产生的超压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声波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和电阻率测井在欠压实超压层中的响应特征,研究认为:欠压实超压地层的声波时差、中子测井响应值较正常压实情况下要大,而密度、电阻率较正常压实情况下小.其中,声波时差、电阻率的这种现象最为明显.通过对常规测井在欠压实超压层中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提出了利用综合压实曲线判别法来识别欠压实超压层,通过对某区块井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深部气层和干层的区分是常规测井解释的一个困难问题,文中依据东濮凹陷深层试采资料,并参考诸多测井解释的可能气层,建立了两个模式各四个参数的隶属函数,拟定了两个模式各参数的权分配,经该地30层试采层验证,效果良好,因此模糊模式识别对区分深部气层和干层是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廊固凹陷沙三段受构造、油藏、岩性变化、泥浆侵入等因素影响,利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层难度较大.在分析常规三孔隙度、中子伽马测井及核磁、阵列声波测井对油气层响应机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不同测井信息,建立多种定性与定量的气层测井识别方法.通过对不同测井系列油气层解释技术及应用效果的总结和分析,提出测井采集优选方案,建立了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解释方法,有效提高了低阻和疑难气层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种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将测井和地面地震资料(如层速度或波阻抗)联系起来,自动建立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告性间的非线性关系,从而有效地进行岩性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