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在不同的造林场地进行造林时需要运用不同的造林技术。进行造林的时候,要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选择合理恰当的造林技术,以此来增加林木的成活率。该文主要通过育苗、造林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经营方式方面探讨了林业营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桉树作为南方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但随着社会大规模造林,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造林问题,该文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品种、把好造林环节、加强抚育管理等调查研究,提出了增加桉树营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鄂西红豆树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登科 《科技信息》2011,(23):16-16,27
福建华安金山国有林场2005年开始开展鄂西红豆树育苗造林试验,文中对育苗与主要营造林技术进行总结,为推广红豆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营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抓好造林工作是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从事造林绿化工作实践,对长白落叶松营造林技术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探讨,对创优当前开展的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对促进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河西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生态林系统脆弱,对提高营造林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林区造林和抚育管理措施成为主要途径,通过分析林区建设各环节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营造林和管理的关键措施,为切实强化建设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松苗木质量评价及在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苗木质量的优劣,是营造林事业的基础,它关系到造林能否成功目前国内外评价苗木质量的方法仍以形态指标为主,由于此法存在着不少缺陷,所以国内外都在努力探索运用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7.
郭永俊 《科技信息》2007,(30):308-309
随着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政策配套的完善与落实,全省人工造林积极性日益高涨。为加快资源培育业发展,摸清造林用地数量、质量及分布等信息,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资营造林,推动规模造林、集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福建省林业厅开展了全省用材林地利用规划。三明市是福建省林业重点市,对其进行用材林地的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可为本市用材林的培育发展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罗福全 《广东科技》2011,20(8):47-48
造林技术就是科学造林的手段,为了达到造林目标,通常采用一系列合理的培育措施,主要包括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和抚育保护等.按速生、丰产、优质、高效要求营造林,即需采取适地适树、良种壮苗、细致整地、合理结构、精细种植和抚育保护等合理的培育措施,才可达到科学造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杨丞伟 《科技信息》2011,(35):I0426-I0426,I0491
在新形势新条件下,根据森林植被演替规律,本文简单介绍了二种迹地营造林技术,即块状清理植被、块状整地造林(补植)、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次生幼龄林的培育、人工造林不可及之处长期封山、中幼林的间伐抚育、择伐利用等技术、使恢复、重建的森林能符合人类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10.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来发 《广东科技》2012,(3):153-154
为了更好的完成造林工作,对影响营造林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赵洋毅  段旭 《科技资讯》2013,(7):246-247,249
云南松是云南特有的造林树种,其分布在云南中心的西南山地带,同时它在云南的社会和环境发展中与其他树种有着重要的地位,且带动着云南的经济发展.众多研究学者对云南松的苗木培育,自身所遗传下来的苗种以及丰收产品所运用的栽培技术和化感作用这些方面上做了许多研究,但是对苗木生长和综合质量上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都缺乏理论研究,当前国内对这方面幼苗的研究还没有报道连.所以,以后要对云南松在育苗的需要水的特性和生理指标以及采取的措施和综合的质量上的研究联系起来,为云南松的栽培技术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还对云南松在育苗质量上有所提高,同时还对育苗抗性上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亮 《太原科技》2008,(6):22-24
从山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出发,通过对三倍体毛白杨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选择最为适生、高产、高效的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从而保证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基地建设的高效持续发展.并提出仅依赖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异地相关实验结果远远不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育苗、造林实验.  相似文献   

13.
移植苗因其根系发达,造林成活率高,目前在造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从圃地的选择、品种的确定、苗木的定植及起苗、包装等方面介绍了移植苗培育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并论述了移植苗在提高石质山区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彦栋 《太原科技》2007,160(5):19-20,22
环城林带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总结分析环城林带建设中不同立地因子、树种生物特性与成苗之间关系,提出适中的植被盖度、混交粗放整地、多树混交、混交后科学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效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为例,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了相关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并探讨了社区参与旅游规划的方式、策略及参与机制问题,以期为我国各地合理制定旅游规划和开发旅游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容器苗造林是我国发展造林事业的一项带有方向性的技术措施。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详细介绍了容器育苗中农作物秸秆复合基质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源涵养林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工程建设,改善汾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恢复汾河流域沿途的自然景观。介绍了襄汾县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中摸索出的一套提高当地水源涵养林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2011—2020年MODIS_NDVI与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趋势分析、变异系数法、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法与地图学的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近10 a昆明市的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以及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10 a昆明市植被覆盖情况良好,且呈增加趋势,增速为3.6%/10 a;(2)昆明市植被覆盖率高(NDVI>0.6)的区域,占整个昆明市92.45%,整体植被覆盖状况良好,低海拔地段处NDVI更容易出现低值。全市NDVI小于0.6的区域面积主要集中在西南部;(3)昆明市过去十年约71.44%的区域得到改善,远大于退化的区域,可能得益于近年的退耕造林工程;(4)研究区植被变化波动特征内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波动大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人为影响大,多为城镇用地、交通要道和耕地。波动小的地区主要是林区;(5)从未来趋势上看,植被覆盖良性发展的占19.64%,恶性发展的占22.40%,基本不变的约为57.96%,其中嵩明县、昆明市市辖区、呈贡县、宜良县和石林彝族自治县等地需要引起重视;(6)由于昆明市整体光照充足,降雨量比气温更能影响到植被覆盖情况,且近10 a的植树造...  相似文献   

19.
浅谈抗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高速公路边坡抗旱造林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蓄水和集水及保墒造林技术、保水剂与化学抗旱剂抗旱造林技术及其他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浮山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壤分布情况,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春季、雨季和秋季侧柏容器苗造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雨季造林平均成活率比春季造林高出40.1%,比秋季造林成活率高出6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