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层大气与全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层大气与全球变化MiddleAtmosphereandGlobalChanges吕达仁(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北京100029)处于10~100公里高度的中层大气,其范围包括对流层上部和对流层顶、平流层、中间层以及低热层...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层大气臭氧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层大气臭氧研究的某些进展ProgressintheStudyofOzoneintheMiddleAtmosphereinChina王庚辰(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北京100029)一、引言中层大气臭氧的研究在整个大气臭氧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大气中的臭...  相似文献   

3.
 采用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对44a(1958~2001年)的大气臭氧资料及对流层顶气压场资料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结果发现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在全球大部分区域中的突变性都比较明显,表明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受到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中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还发现,利用曾庆存所定义的参数RW(t)及有关的一些概念和方法确能很好地反映对流层顶大气臭氧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钠荧光散射激光雷达对中层顶(75 ̄105km)高度的钠原子层进行探测,以钠原子作为示踪物,通过反演得到了该区域大气密度起伏随高度分布和随时间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中层顶附近大气密度起伏远大于平流层和对流层,在2h内,密度起伏可达5%,3日平均Richordson数为0.46。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流季节和低频变化的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大气对流层顶的臭氧时空分布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1958~2001年的臭氧垂直分布和NCEP资料,计算出全球对流层顶的气候场,并对其空间分布、季节、年际和年代际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流层顶臭氧质量比呈纬向分布的特征明显,南北半球中纬度和南极为高值区,赤道和北极为低值区,且与对流层顶高度和温度场有对应关系;②从400~70 hPa的温度和臭氧质量比垂直经向剖面中,显现出对流层顶的上层和下层由于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导致垂直分布存在差异;③对流层顶臭氧质量比纬向距平场的年代际变率具有不同位相的时空演变尺度,南半球的时空差异比北半球大,南极最不稳定,低纬和赤道地区幅度变化较小,但时间尺度较大;④极地各季节对流层顶的臭氧分布和高度场特征相似,低纬则与温度场分布较一致;⑤对流层顶断裂带中臭氧质量比最大值出现在春季,秋季为最小值,其对应的纬度存在明显的季节空间经向波动,夏季达到最高纬度,冬季到达最低纬度;⑥对流层顶臭氧质量比纬向距平的季节变率表现出准半年变化趋势,且两半球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7.
关于大气臭氧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臭氧是非常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在全球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受到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近几十年来由于对流层臭氧增加造成正的辐射强迫会增加大气温室效应,而平流臭氧减少会使其吸收的紫外线辐射减少,为负的辐射强迫,使得平流层大气降温。因此关于大气臭氧浓度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自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发现臭氧浓度有减少的趋势。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队在南纬60°地区观测发现存在大气臭氧层空洞;自此开始,大气臭氧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并给予很多研究。目前,平流层和对流层臭氧浓度的观测仍然是研究的重点。鉴于对流层臭氧浓度持续升高和平流层臭氧浓度的不断下降,以及他们在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温度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本文将主要针对近五年来大气臭氧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包括对流层和平流层臭氧浓度及其观测研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述。最后给出目前研究工作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继文献[1]的研究之后,进一步对大气臭氧层活动与东亚大气环流及天气季节转换之间的关系所作的探讨。我们从天气和动力上简要阐述了大气环流与臭氧层活动的一般关系、对东亚上空的臭氧总量分布和季节变化。臭氧层活动与东亚天气季节转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付臭氧总量变化与自然天气季节转换资料作了初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东亚上字臭氧总量的季节变化在纬向和经向上存在着差异。东亚西部中高纬地区上空的臭氧层变化与东亚季节转换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75°N~70°S UV-B辐射经向变化特征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99~2000年中国首次北极和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资料,对75°N~70°SB段紫外辐射(UV-B)经向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到达地面的UV-B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且北半球平均UV-B小于南半球;UV-B的日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到达地面的总辐射相同.在极地夏季地方时中午前后,冰雪表面反射率很大的地方,有时能观测到接近于赤道地区的最大UV-B辐照度(垂直太阳光线面上).在中山站附近海域,到达地面UV-B的增大与高层大气臭氧减少密切相关,而与地面臭氧浓度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纯氧大气”气泡室模式模拟研究得出;每日由于太阳天顶角变化而引起光致离解系数的变化,导致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并建立了臭氧浓度扰动方程,臭氧浓度扰是光化学应过程中臭浓度纱落增高的结果,而臭氧层的层奖精细结构是扩散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1.
12.
臭氧与过氧化氢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了溶解O3与H2O2在298K和不同pH时的液相反应动力学,总的反应相对于O3和OH-分别为一级,初始H2O2/O3摩尔比小于25,反应几乎与H2O2浓度无关;在较高的H2O2/O3摩尔比时,反应级数相对于H2O2为一级,实验结果与推导的机理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臭氧在水中的吸收和自分解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臭氧在水中的吸收和自分解特性,探讨了pH值和气速对溶解臭氧平衡浓度的影响。实验测定了臭氧在鼓泡反应器中的传质系数。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桡足类的群落组成与现存量季节变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87~1989年在鄱阳湖进行的6个采样站的调查资料,共获得23种浮游桡足类,隶属3目6科16属。新记录10种。根据各种类出现的月份,把23种桡足类分成终年出现型、夏秋季型、冬春季型和畏严冬型;并据出现的区域,归成沿岸型、敞水型和广布型。年数量变动曲线与生物量变动曲线有春、夏和秋季三次高峰。秋季高峰比春、夏季高峰更突出,持续时间约两个月,但生物量与数量三次高峰出现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笔者还初步讨论了影响桡足类群落的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多疣壁虎个体状态及一些贮能部位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成幼体和雌雄成体的状态指数无显著差异,状态指数的月间差异显著,休眠开始时的11月下旬最大。雌雄成体躯干、肝脏和胃肠道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躯干、肝脏和胃肠道水分含量的月间差异不显著。雌雄成体躯干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躯干灰分含量的月间差异不显著。成雌脱脂躯干灰分含量显著大于成雄,雌雄成体脱脂躯干灰分含量的月间差异不显著。雌雄的肝脏指数和胃肠道数差异显著,成雌的肝指数、胃肠道指数及成雄的胃肠道指数月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臭氧处理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性,采用单一臭氧氧化法来代替常规的化学药剂法对其进行处理。在自行设计的动态模拟循环冷却水实验装置中进行长时间的挂片试验,借助先进的测试手段对臭氧氧化法进行了综合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不仅可以除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各部件的垢层,还可防止重新结垢,抑制了设备的腐蚀。用臭氧作为单一药剂的水处理方法,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地理教学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的过程.空间观念的建立和形象思维的运用是突破地理教学难点和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遥感图象作为地理表象材料的图象语言,其判读应用是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互结合的一系列心智技能的培养训练过程.借助遥感图象在地理教学中的判读应用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教学表明,形象思维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使地理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情感色彩丰富、持久  相似文献   

18.
O3/H2O2氧化处理废水中污染物及其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O3/H2O2氧化反应产生自由基OH机理和污染物在O3/H2O2氧化过程中的降解机理,推导出污染物被O3/H2O2氧化降解时的动力学模型。废水中的无机物氨和有机物甲苯在O3/H2O2氧化降解过程中的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比较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详细对比分析了黄山,九华山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特点及其原因,并根据两山旅游资源,客流季节分布和国内客源市场的互补特征,认为两山应该联合促销,协同开发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