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古人说:“先器识,后文艺”(注)。马老总是从器识、文艺两方面着眼的,尤重其器识。在马老面前,我是小字辈,今虽早知天命,他仍亲呢地戏称“青年作家”。这个戏称源于解放后三年,我才二十挂零,他居然圈点我参加评选全省为“维也纳禁止原子弹、氢弹,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戏剧、电影文学),都是作家历尽千辛万苦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谁个不求自己的作品既具有现实意义又能有深远的影响,具有马克思所说的“永久的魅力”呢?那么,“永久的魅力”之奥秘何在呢? 我再次地阅读了传世佳作《红楼梦》,几经玩味,略有所悟:文学艺术的“永久的魅力”就是某种“美的延续”。“美的延续”的条件就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的统一。在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创作和评论中,经常使用这样一句术语——意境(或称“境界”),以为散文创作、诗歌创作须讲求意境创造,所谓“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然而,什么是意境?许多文学艺术理论家从不同角度加以阐述论证,使之成为一个自古而今仍无定论的问题。在古代文论家中,清代画家布颜图在他的《画学心法问题》中云:“情景者,意境也”,他把意境的构成要素定为情与景,把情景交融当作意境;清代文艺理论家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云:“何之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显然,他的解释除了布颜图的观点之外,还格外强调意境的情感和形象性。应当说,他们二人的看法基本揭示了意境的内涵,因此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今天的文学理论家中,对意境的解  相似文献   

4.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文艺的产生和发展,文艺的创作和批评,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这个问题曾引起古今中外的不少理论家、文艺家的注目。一些进步的理论家、文艺家曾对这个问题提出过不少有益的见解。远在古希腊时代,亚里斯多德就明确指出文艺是对现实的摹仿,同时还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因而,诗所写的“多半带有普遍性”,“画家所画的人物应比原来的人更美”。还认为文艺对人们有“陶冶”或者“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靖,都4点了,还不起床?”爸爸一边推我一边说着。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说:“人家还在做美梦呢,干嘛吵醒我?”爸爸凑过来:“想不想杀一盘?”我一听,一  相似文献   

6.
对于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评价,一直争议颇多,其中争议较大的是他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问题。有人认定他是日本“唯美派作家”,甚至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有人则只认为他是有个人特色的“新感觉派作家”,或是思想艺术倾向都“相当复杂”的“著名小说家”,并不认为他应当属于唯美主义作家之列。那么究竞该如何认识川端创作的总体倾向呢?他的创作同唯美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上述基本问题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7.
动物也幽默     
诚实的小老虎一只小老虎慢慢地走了过来,红着脸问小松鼠说,“请问,我可以吃你吗?”小松鼠觉得这个问法蛮好玩的,说:“你是第一次吃动物吗?”小老虎便不好意思了,说:“是的。妈妈不在家了。”“那你以前吃什么呢?”小松鼠又好奇地问道。“……”“什么?说大声点,我听不到。”“吃奶!”说完,小老虎的脸更红了。老鼠吹牛三只老鼠在一起吹牛。甲说:“我每天的夜宵都是吃,几包老鼠药。”乙说:“我每天早上都在老鼠夹子上锻炼身体。”丙叹了口气道:“你们就在这”儿吹吧,我得赶回去了,我床上还:有只猫在等我回去陪它睡觉呢。”小懒人家的狗有个家…  相似文献   

8.
清代戏剧家李渔,在他那总结自己创作经验的文章《李笠翁曲话》中,把结构问题置于首位,他把戏剧的结构比作胎儿的孕育,比作建筑的周密设计,主张剧作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向前,始能疾书于后。”西方古典文艺理论家圣·托马斯·阿奎那也说过:“美的条件有三:第一,完整性或完备性,因为破碎残缺的东西就是丑的,第二,适当的匀称与调和;第三,光辉和色彩”。(《西方文论选》第149页)在这里,他仍把结构布局放在首位,为什么古代文艺理论家都如此重视文章结构呢?因为结构作为艺术的形式,它是为艺术的内容服务的,结构与内容的关系,恰  相似文献   

9.
刘忠诚是近年来中国剧坛较活跃的剧作家与戏剧理论家,是有思想、有方法的文学评论家,是小说本体意识和作家主体意识很强的新锐小说家。他构建了自己的文艺思想体系,他的文艺探索的逻辑起点是人性本体审美论,他的文艺创作的理论基石是生活与心是的“二源泉”论。他的小说强力追求主体感悟的显示,感觉情绪成为小说的中心,讲究叙事的密度与活性,叙事者往往与人物交织重合,显示了主体创造的内在活力,他的小说是小说领域的一道奇观。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作家的头脑是充满想象力的头脑,科学家的头脑是充满知识的头脑,那么有谁能具备这两种头脑呢?苏联早期科学文艺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科学文艺作家马·伊林就堪称是具备这两种头脑的巨匠。伊林把他的一生献给了“胶合”科学与文学的事业,致力于用文学  相似文献   

11.
星期天,我和哥哥来到大树下玩耍。忽然,我发现头顶的树杈间有一个大蜂窝,而且小蜜蜂们还在不断地扩建它们的家园呢。哥哥见我舍不得离开,便凑到我跟前与我一起欣赏。我对哥哥说:“这蜂窝别具一格,还挺美的。”哥哥马上反问我:“它美在哪呢?”我说不出来,但还是不肯服输:“就是美。”哥哥见我不肯服输,便神秘地说:“那是因为蜜蜂的房间里还藏着秘密呢,我们一起来研究吧!”经他这么一指点,我对这个蜂窝更感兴趣了。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蜂窝的每个小房间都是正六边形的,而且其它的房间都是围绕着中间的一个正六边形建造的,很有规律。…  相似文献   

12.
我第一次作为家乐福总裁访问中国时,有位市长问我:“总裁先生,您准备在中国卖什么?路易·威登、爱玛仕,还是别的?”我说:“我准备卖大米。”他又问:“那么多人都卖大米,你怎么会做这种选择呢?”我说:“我卖得比别人便宜。”这就是家乐福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3.
近一个时期以来,“主体”一词颇为“时髦”,作家讲“创作主体”,评论家讲“欣赏主体”,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讲“实践主体”,……那么,出版界是否存在着一个“编辑主体”呢?对此,同行们是肯定的。本文拟从学报的角度,对编辑主体意识与学报质量的关系及相关的几个问题,略陈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一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性理论刊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毋庸讳言,它的整体质量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怎样进一步提高学报的质量,学报同仁发表了许多正确的见解,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我认为,要提高学报的质量,不能扬汤止沸,头痛医头,脚  相似文献   

14.
谁最高明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  相似文献   

15.
三言两语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掸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有的。”禅师回答。“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暗淡和贫穷呢?”他问。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爱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掸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他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命运呢?”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二战时,在德黑兰三巨头首脑会议上,斯大林不断对罗…  相似文献   

16.
(一)《讲话》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想思,究竟有没有文艺理论体系?回答是肯定的.从做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理论体系,依我之见,有两个:一个是以一九三四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为标志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体系;一个是以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的文艺政治学体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体系姑且不论.为什么要说毛泽东同志建立了文艺政治学体系,并以《讲话》为标志呢?因为前此,《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和《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已经为它提供了科学方法论;而《新民主主义论》(一九四○年一月)则为它规定  相似文献   

17.
"情"亦称"情感移人",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无生命的对象以主体的情感使事物和艺术形式具有人类的情感性质。主客体通过移情作用得到统一,自我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运用于线描、赋色等创作过程中,从"应目","会心"至"畅神",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完全的融合,达到"物我合一",创作主体进入物我相忘的"物化"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境是由移情产生的。"移情说"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巴尔扎克十分重视文艺的教育作用,认为如果一个作家在创作时不向自己提出“教育他的时代”的任务,那么“他只是一个逗乐的人罢了”。同时,巴尔扎克又十分强调一个作家只有非常了解文艺的特殊规律,严格按照美的原则进行创作,才能达到“教育他的时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学巨匠的茅盾,是以他反映时代的广阔与深刻显示其作品的独特性而蹻入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列的。他在检讨自己的创作时说:“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他认为“站在时代的阵头,吹起前进的号角”,这样才能使文艺“克尽了它的使命”。 茅盾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是和时代共着脉搏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果我们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茅盾的散文在表现时代性上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这就是:表现时代的多样性;揭示历史生活的连贯性;反映特定时期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下面,就这几方面,分别加以论列。  相似文献   

20.
“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50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隆一个爸爸呢?”孩子的眼睛暗了下来,“我的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妈妈,从没有见过我的爸爸。我很想让爸爸回来,但是爸爸已经有一个新家,不能回来了。我很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非常需要父亲的爱。”我点了点头,问道:“你妈妈同意吗?你能提供你爸爸的细胞吗?”小男孩说:“妈妈同意了,她还把自己保存的爸爸的头发给了我。”说着,递给我一个盒子。头发里提取的细胞足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