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气相甄别法和封闭空间挥发减量法研究了多种气相缓蚀剂(VCI)对铜器文物的缓蚀效果,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缓蚀性能优异的复合气相缓蚀剂,其缓蚀率达到94.5%。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该缓蚀剂吸附在铜器文物上形成的自组装缓蚀膜的形貌,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气相缓蚀剂缓蚀原理的基础上,对缓蚀剂的使用浓度、特定体系选用缓蚀剂种类及其最佳用量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气相缓蚀剂具备使用方便、干净、效果好的优势,能够满足结构复杂、系统庞大的热力设备的停用保护。  相似文献   

3.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在模拟溶液中一种以十八烷基胺(ODA)为主体的复合缓蚀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碳钢电极的缓蚀行为. 结果表明, 经该缓蚀剂处理的碳钢样品耐蚀性明显提高; 成膜效果气相优于液相; 温度在220 ℃左右成膜效果最好; 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成膜效果变差; 样品在气相中缓蚀性能随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当质量浓度大于25 mg/L时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设备腐蚀现象严重,直接威胁到化工设备的安全问题,开发新型缓蚀剂Anti-C。通过动态失重实验对比传统缓蚀剂与Anti-C缓蚀剂的缓蚀效果,发现Anti-C缓蚀剂能够使腐蚀速率降低66%。实验对比发现,Anti-C缓蚀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50 mg/L,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上升,Anti-C缓蚀剂的效果逐渐变差,但是变差的趋势变缓。实际应用中,Anti-C缓蚀化工设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保护化工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5.
用超生波辅助浸提法从银杏叶中提取有机缓蚀组分,并将其作为饱和二氧化碳盐水溶液中缓蚀剂的主要成分.对以银杏叶浸泡提取物为主的复合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的缓蚀率最高可达84.7%,与硫脲复配后缓蚀率最高达到94.7%.电化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液与硫脲复配的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效抗CO_2腐蚀缓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缓油气田环境中CO_2的腐蚀,以氨基三亚基甲基膦苯、吗啉、硫尿和其他缓蚀剂为原料复配了一种缓蚀剂GT-1,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GT-1对CO_2腐蚀的缓蚀效果.结果表明:GT-1对碳钢的阳极活性溶解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复配后对CO_2腐蚀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高达96.07%,是高效的气相缓蚀剂;氨基三亚基甲基膦苯、吗啉、硫尿和其他缓蚀剂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泥浆缓蚀剂HZ—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胺类和卤代烷反应,合成出在盐水及泥浆介质中具有较好缓蚀效果的缓蚀剂HZ-1。分别从溶剂、反应物配比、浓度、pH值等影响因素对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反应物配比的影响最大,通过实验确定了HZ-1的最佳合成条件和合理的基团结构。该缓蚀剂对泥浆的流变性影响小,克服了目前胺类缓蚀剂在泥浆体系使用中使泥浆粘度增稠及流变性变差、失水增大的缺点。实验仅对缓蚀剂单独存在时的缓蚀效果进行研究,并未考查其它添加剂(如除氧剂)存在时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在泥浆中当其质量分数为0.01%时,缓蚀速度为0.06mm/a。  相似文献   

8.
模拟延长气田现场环境,通过高温高压动态挂片法对3种市售常用缓蚀剂进行效果评价,针对其不足,室内自主合成并筛选得到适用延长气田的一种水溶性缓蚀剂和一种油溶性缓蚀剂,研究其缓蚀性能和作用机理,并采用2种不同的缓蚀剂加注工艺进行缓蚀剂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性缓蚀剂MZL-1402和油溶性缓蚀剂MZY-C性能最佳,加量为100 mg/L时缓蚀率均超过90%;在现场试验过程中,2种缓蚀剂都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量热法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盐酸蚀铝的缓蚀作用,发现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根据实验数据,应用溶液吸附理论推导出反应数与缓蚀剂浓度之间,缓蚀率与缓蚀剂浓度之间的两个直线方程,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缓蚀作用是铝表面吸附氯代十六烷基吡啶的结果,对进一步研究缓蚀剂的缓蚀机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笔者还研究了温度与缓蚀率的关系表明呈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10.
聚天冬氨酸在盐酸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对聚天冬氨酸(PASP)在1mol/L盐酸中对45#碳钢的缓蚀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PASP具有一定的缓蚀保护能力,缓蚀效率可达80.66%;实验浓度范围内与传统缓蚀剂乌洛托品的缓蚀效果相当,有望成为酸性环境的绿色缓蚀剂.  相似文献   

11.
致密砂岩气藏孔隙度、渗透率较低,微观孔喉尺度细小,在生产及压裂过程中极易产生水锁伤害。为开展致密储层防水锁作用机理研究,本文将常规岩心自吸实验、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从微观角度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级孔喉中的防水锁作用机理,为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加入防水锁添加剂后,流体表面张力下降,接触角增大,自吸速率变慢,渗透率有一定程度恢复;在此基础上,通过核磁共振T2谱从微观角度评价缓慢自吸阶段液体在不同孔喉尺度范围内的液相水锁滞留现象,其中加入防水锁添加剂后在自吸20h时在较小孔喉处自吸液相平均占比为38.61%,整体孔喉平均液相占比为35.79%。而在未加入防水锁试剂的样品中在自吸20h时在较小孔喉处液相占比为67.48%,整体孔喉占比为54.52%;通过防水锁剂抑制水锁伤害实验得出,加入防水锁剂后渗透率恢复程度在15.38%~20.19%,整体液相滞留占比平均下降幅度在10.73%。研究发现防水锁剂有效地降低了较小孔候处液相滞留占比,降低流体表面张力以及增大岩心疏水性能,揭示了致密砂岩气藏防水锁作用机理,为致密砂岩气藏降低水锁伤害程度、提高返排效率,为实现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并讨论了采用改进的Zeisel反应——气相色谱法测定聚醚中的甲氧基含量.实验表明:以磷酸-碘化钾为Zeisel反应试剂,以饱和水的苯溶剂为萃取剂,乙烯基甲基硅橡胶为固定液来分离碘代烷烃,可以获得较宽的检测范围及良好的定量结果.标准偏差<0.5%,本方法还可适用于多种高聚物中C_1~C_4的烷氧基官能团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选用长2m,内径为2.7mm 的不锈钢柱,用6201担体为载体,三乙醇胺为固定液,碘化钾为去尾剂,三者重量配比为100:28:4.5制成色谱柱.在103型气相层析仪上,选用热导检测器,对乙醇胺化产物(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氨、乙醇、水混合物体系)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定量因子,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完成乙醇胺化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此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一般具有较高的原始含水饱和度,测试显示干岩芯的渗透率是原始含水岩芯的10倍以上;除此之外,各种水基工作液均会接触储层进而侵入地层,形成液相滞留,增加近井地带或裂缝面附近的基质含水饱和度,进一步降低储层气相渗透率,大幅度降低产能。基于这一基本现象,研制了一种储层干化剂主剂ACHM,通过注入干化剂消耗地层水的原理性实验来评价地层水的消耗程度,并利用色谱及XRD衍射分析了反应后生产气及残渣组成。实验结果显示,该ACHM具有一定延迟反应时间、延迟反应时间与温度呈反向关系,且干化主剂的耗水量不受地层水类型及矿化度的直接影响,两种干化主剂的最佳混合摩尔比为0.25。  相似文献   

15.
简要说明了柴油添加剂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氯化稀土和活化剂在45~50℃与有机酸反应4h,分离油相和水相。将该油相和二甲基甲酰胺及柴油混合,制得改善燃烧性能的添加剂。添加剂使用量为0,1%。在汽车、渔轮和发电机上进行实验,可使燃料消耗减少约10%,排放气中残炭减少14%。  相似文献   

16.
空隙率是计算气-水-泡沫三相管流压力、温度的重要参数,准确预测气井中气-水-泡沫三相管流空隙率对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高效实施及方案优化至关重要。目前关于气-水两相管流空隙率模型研究较多,而气-水-泡沫空隙率研究相对薄弱。因此通过开展气-水-泡沫三相空隙率测量实验,研究了泡排剂浓度、气量、液量对空隙率大小的影响规律。基于漂移模型,考虑泡排剂浓度、气液表观流速、密度、滑脱速度等参数,建立了适用于垂直管的气-水-泡沫三相管流空隙率模型,并分别利用145组实验数据和602组文献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度。结果表明,预测实验数据时平均相对误差为2.24%,平均绝对误差为2.47%;预测文献时平均相对误差为-4.65%,平均绝对误差为6.21%;证明新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需求。新模型可为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高效实施和方案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推导出“煤气作还原剂时计算煤气需要量的公式”和“煤气作热载体时计算煤气需要量的公式”。用这两个公式计算的结果表明:熔融还原是用煤作一次能源,作还原剂需要的煤气量大于作热载体需要的煤气量,降低还原剂需要的煤气量才能降低熔融还原的煤耗和氧耗。本文还讨论了煤气循环利用对熔融还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涂布固体吸附剂XAD-4 和衍生剂五氟苄基羟胺(pentafluorobenzyl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PFBHA)的环形溶蚀器-滤膜(annular denuder-filter pack, AD-FP)系统, 联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 同时采集和检测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羰基化合物的方法. PFBHA 涂布在环形溶蚀器内壁和滤膜上, 当大气样品经过环形溶蚀器时, 气相羰基化合物被吸附, 颗粒相则被采集到滤膜上, 样品用正己烷洗脱和氮吹浓缩后再进行GC-MS 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当PFBHA 涂布量为15 μmol(气相)和0.8 μmol(颗粒相)、采样流速为5 L/min、采样时间5 h 时, 对单羰基和二羰基化合物的采集效率达到最佳, 为84%~95%; 上海市宝山区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呈现出季节性变化(夏季<冬季), 且颗粒相羰基化合物浓度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 羰基化合物的气粒分配系数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了在一室电解槽中,槽内式间接电解氧化对二甲苯为对甲基苯甲醛的研究.电解液为偏钒酸铵的硫酸水溶液和对二甲苯的混合物.电解时,往阴极表面不断通入氧气,所产生的过氧化氢与V4+组成Fenton试剂,从而高选择性地将对二甲苯氧化为对甲基苯甲醛.电解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10 m ol.L-1,电流密度1.5m A.cm-2,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V5+浓度0.4 m ol.L-1以及C TAB浓度0.001 m ol.L-1的条件下,生成对甲基苯甲醛的电流效率为161.9%,反应后的水溶液相可以循环利用.图1,表2,参15.  相似文献   

20.
川西老区中浅层气井已总体处于低压低产阶段,井口压力低于1 MPa占比76.13%,产量低于0.2$\times$10$^4$m$^3$/d占比57.14%,80.62%的气井已介入泡排工艺,但泡排工艺效果逐渐变差。针对高含凝析油气井泡排效果差、低压低产气井泡排低效及积液与乳化并存致气井治理难度大等问题,研发了3种新型SCU系列泡排剂。通过建立CHSB—SDS—PFBS三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研发了高抗凝析油泡排药剂SCU—2,可将气液表面张力降低至26.73 mN/m,抗凝析油含量达50%;优选反应体系及催化剂,研发了自生能量型泡排药剂SCU—3,可在井筒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_2$,并释放热量,提高低压低产井泡沫举升效率;优选复合酸与抗油性表面活性剂复配,研发了净化与排液一体化药剂SCU—6,同等浓度下降黏能力优于常规净化剂,起泡能力优于常规泡排剂。SCU系列药剂应用138口井,有效率89.73%,增产天然气774$\times$10$^4$m$^3$。新药剂拓展了泡排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